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东韶关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兰花种植业为例,基于农户视角,构建三个维度下7个外因潜在变量,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台湾农业(兰花)技术扩散效果(内因潜在变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社会网络与主观规范因素、农户对台湾农业的认知因素、台湾农业特点因素、台湾农业技术服务特点因素及基础条件因素等对兰花技术扩散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应假设通过检验;农户创业特征及政策环境等两个因素对兰花技术扩散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相应假设未通过检验;试验区特殊的地域文化在促进兰花技术扩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试验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兰花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兰花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韶关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兰花种植业为例,基于农户视角,构建三个维度下7个外因潜在变量,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台湾农业(兰花)技术扩散效果(内因潜在变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社会网络与主观规范因素、农户对台湾农业的认知因素、台湾农业特点因素、台湾农业技术服务特点因素及基础条件因素等对兰花技术扩散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应假设通过检验;农户创业特征及政策环境等两个因素对兰花技术扩散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相应假设未通过检验;试验区特殊的地域文化在促进兰花技术扩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试验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兰花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兰花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张锦生,男,1959年12月出生,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现任山西兰花集团北岩煤矿有限公司董事长、山西兰花集团东峰煤矿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4.
<正>山西兰花集团公司望云煤矿位于高平市西北约12公里的寺庄镇望云村。矿井始建于1958年,1998年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后成为其核心企业,矿区内  相似文献   

5.
兰花,世界名花,拥有“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王者之香”、“花中君子”、“空谷佳人”等诸多美称。兰花是个大家族,全世界有一万五千余种。我国种养兰花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周易》词中就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说,兰在国人心目中占有极为崇高的地位,皆因兰品兰德早已深入民心。孔子在  相似文献   

6.
雨季不同土地利用下表层岩溶泉中脂肪酸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述南川表层岩溶泉中溶解性有机质的来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采自南川柏树湾(BQ)、兰花沟(LQ)、后沟(HQ)表层岩溶泉水中的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BQ、LQ和HQ中5~7月泉水脂肪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4 870、12 912和8 801 ng·L~(-1),脂肪酸组成均表现为饱和直链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支链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检测到的脂肪酸中,单体脂肪酸以C16:0、C18:0含量最高,BQ、LQ、HQ中5~7月脂肪酸总浓度随时间推移呈升高趋势.各泉域植被覆盖和基岩裸露率不同,以及降雨带来的稀释作用与土壤迁移增大效应相互作用引起脂肪酸含量和组分变化.通过分析3口表层岩溶泉水中的脂肪酸分布特征和特征参数H/L、CPIh、TARFA,及细菌源、浮游植物源、陆源高等植物源脂肪酸含量发现,兰花沟泉脂肪酸5月以高等植物源为主,7月后沟泉脂肪酸以藻类来源为主,其他月的兰花沟、后沟泉、柏树湾泉的5~7月脂肪酸主要来自于细菌.  相似文献   

7.
旱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岩溶碳汇效应差异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碳酸盐岩溶蚀对土壤CO2消耗量的差异,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选取了柏树湾泉、兰花沟泉和后沟泉这3个岩溶泉进行水化学分析及野外监测.结果表明,在上覆植被为林地的柏树湾泉域,泉水的HCO-3浓度最高,草地与耕地下的兰花沟泉次之,耕地为主的后沟泉最低.柏树湾泉的HCO-3主要来自于碳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Ca2++Mg2+与HCO-3的摩尔比接近0.5,而兰花沟泉和后沟泉的HCO-3则主要来源于硫酸和硝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Ca2++Mg2+与HCO-3的摩尔比远远大于0.5.柏树湾泉域由于凋落物的输入以及土壤透气性差,土壤CO2更容易溶于下渗水并与碳酸盐岩反应,而兰花沟泉和后沟泉的耕地由于土壤疏松,土壤CO2更容易以土壤呼吸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因此,为准确评估岩溶碳汇作用,需要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碳酸盐岩对CO2消耗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蛋白核小球藻出发株及其离子注入突变株在实际城市污水中的生长情况和产脂性能,以及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突变藻株在污水中油脂产率为32.5mg/(L·d),相比于出发株分别显著提高了23.81%(P0.05).通过对生成的脂肪酸甲酯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离子注入诱变并未改变小球藻脂肪酸成分,但提升了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利于改善所得生物柴油的品质.培养结束后出水水质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相较于出发株,突变株对污水中污染物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可以发现出发株和突变株藻细胞形态差异较小,元素含量分析发现突变株H/C值相比出发株有所下降,系统发育树构建说明突变株与出发株属于同种变异.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在部分县城见到,一些老百姓大批采挖野生兰花当街兜售,价格甚是低廉.据售者介绍,前几年山上野生兰花很多,但不知道这么值钱,现在已经被挖得差不多了.有很多人还在山上挖,有的是专找名贵品种,有的则是见兰就挖.  相似文献   

10.
野生兰花资源亟需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笔者在部分县城见到,一些老百姓大批采挖野生兰花当街兜售,价格甚是低廉。据售者介绍,前几年山上野生兰花很多,但不知道这么值钱,现在已经被挖得差不多了。有很多人还在山上挖,有的是专找名贵品种,有的则是见兰就挖。  相似文献   

11.
降解氰化物细菌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含KCN的分离筛选培养基上分离出的 2 0株菌株进行了质粒抽提 ,对质粒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发现了 1 1株细菌带有质粒 ,对其中几株带质粒菌和不带质粒菌进行了降氰力的测定 ,说明了质粒对降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并对 6株菌测定了质粒分子量 ,但未发现降氰力与分子量间的相关性。通过进行革兰氏染色发现 ,这 2 0株菌株都是革兰氏阴性杆菌 ,较好地说明了革兰氏阴性菌所普遍具有的降解能力。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从甘蔗糖厂污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革兰氏阳性厌氧产氢菌。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Clostridium sp.60E(注册号:JF708079)。对该菌株生长及产氢特性的研究发现,其产氢主要发生在细胞生长对数期的中后期和稳定期。温度及pH值单因素实验显示,Clostridium sp.60E为一株中温产氢菌,有较好的耐酸能力。采用正交实验研究方法优化产氢条件,发现起始pH值为5,培养温度为35℃,碳源选择葡萄糖时,其总产氢量最高可达到(208±8.01)mL H2/100 mL培养基,比优化前提高了142%,产氢纯度最高达到55.32%,最高产氢速率为(188±8.72)mL H2/(L.h)、15.99 mmo(l H)2g(/dry cell.h)。以上研究表明,从糖厂污泥中筛选的Clostridium sp.60E是一株良好的厌氧发酵产氢菌,将其应用于废水处理,可以实现有机废水的高效制氢,是实现废水和有机废物资源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西兰花百盛煤业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天然水体中筛选得到1株能高速异养生长的藻株WLZ-H.用扫描电镜对藻株进行细胞形态分析,并结合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确定藻株WLZ-H属于小球藻属(Chlorella sorokiniana).对藻株WLZ-H 进行环境因子单因素试验,发现KNO3和葡萄糖浓度对藻株WLZ-H生长影响显著;过高的温度会降...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概史 古地磁年代学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经历了几十年的过程。十九世纪M.Melloni(1853)对意大利火山岩的天然剩余磁化强变的测量发现,它们的磁化方向大致平行地磁场方向,实验的结果证实了火山岩的剩磁是在岩流冷却时由地场磁化而获得的。但是古地磁研究中一个极其重大的成果是发现了反向磁化岩石的存存。1906年,B.Brunhes对法国熔岩和其下伏的烘烤粘土的剩磁测量结果发现,它们的方向与  相似文献   

16.
在10℃条件下,以亚硝酸钠为唯一氮源从长期淹水的冬水田中分离得到了12株亚硝酸盐型反硝化细菌.采用乙酸钠为唯一碳源,以高效去除亚硝酸盐氮和总氮且产生较低生物量氮为主要指标筛选出了一株反硝化能力最强的亚硝酸盐型反硝化细菌,命名为Y-12.研究发现,该菌在20℃条件下,对亚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9.87%和57.74%,产生了3.25 mg·L-1的生物量氮;在15℃条件下,对亚硝酸盐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9.48%和51.53%,产生了3.00 mg·L-1的生物量氮.对其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该菌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同源性达到99%;对其特异性磷脂脂肪酸进行分析,发现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biotype A)的相似指数为0.469,初步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7.
煤炭的形成来源于森林、这是普通的煤炭科普知识。但是,对体态完整的树成煤化石却十分罕见。1985年,阳泉市效燕龛乡燕龛村村民,在北山岭上发现了一大块似树状石头,他们抱着好奇心情报告了有关部门。近年来,经省、市林业生态专家考证,这是一株距今约两亿年的大株油松树成煤化石。这株油松高18.5m、直径1.2m,长期裸露在地表的4m已形成化石,埋在地下的14.5m已形成煤炭。这株树成煤化石虽苍桑变迁、风餐  相似文献   

18.
共基质对优势菌降解多环芳烃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萘为唯一碳源驯化长期被焦化废水污染的污泥,7周后,平板划线分离出两株黄杆菌FCN1,FCN2及一株短杆菌BCN1;并利用静态反应曝气及生物摇床试验对其降解菲、芘的效能进行了试验,同时研究了共基质及无机离子对它们降解菲、芘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BCN1对菲、芘的降解效果最好,淘米水对分离出的三株菌降解菲或芘均有明显的共代谢促进作用.苯酚、尿素、葡萄糖对两株黄杆菌降解菲有抑制作用.加入Fe3+使淘米水在两株黄杆菌降解菲的反应体系中的共代谢促进作用减小,但却增加了短杆菌反应体系中淘米水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2010年开始,西双版纳的黄竹出现了大量开花结实后死亡的现象。通过对7个黄竹全部死亡、5个黄竹部分死亡及2个对照样地的调查比较发现,黄竹开花结实后产生了大量的种子,这些种子萌发出了大量的幼苗,最多的可达357600株/hm~2,数量最少的为1120株/hm~2,平均为46547株/hm~2。黄竹死亡后出现了较大的林窗,这些林窗同时有利于林下其他木本植物幼苗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大量的更新幼苗,有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对一株海洋发光细菌保存方法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乌贼体表及内脏中提取一株海洋发光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四种不同保存方法对该株发光菌进行保存,测定了发光菌在存活期内的相对发光强度,探讨了最佳保存方法,比较发现:低温甘油法可在短期内替代条件苛刻的冷冻干燥法,可保存至少一年,沙土管保存法发光菌复苏效果差,不适宜保存发光菌,常温石蜡保存在实验室条件下可短期保存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