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煤炭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对煤炭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煤炭资源利用率较低、资源严重浪费、超强度开采、无序开发现象等等.重点论述煤炭资源开发所引起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大气污染,地质灾害等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最后提出关于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从而实现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布局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煤炭生产与消费状况基础上,按照从东到西3个开发区带,共7个规划区的开发格局,依据不同规划区煤炭资源保证能力和现有生产布局,提出了各规划区煤炭资源的开发思路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设想。针对煤炭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探讨了通过适当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开发模式,给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综合开发模式类型。从建设能源基地、解决能源运输问题和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等方面讨论了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煤炭资源开发外部成本估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分析了煤炭资源开发外部成本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煤资源开发外部成本的组成,初步建立了煤炭资源开发部成本的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且生态恢复难度大、费用高、周期长,这是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普遍问题,处理不好将阻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延长煤炭资源开发的生命周期,实现企业和社会双赢是煤炭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煤炭矿区规划环评重在优化煤炭资源的开发布局、开采规模,提出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本文以新疆大型煤炭基地白杨河矿区总体规划环评为例,介绍了在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评中,通过早期介入和全过程互动,在深入论证煤炭资源连片大规模开发对区域生态系统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对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空间布局管制、煤矿建设规模和建设时序提出了环境可行的优化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点及资源环境特点,将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约束界定在土地、水资源、煤矸石、人口搬迁、生态现状、煤炭资源6个主因素上,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约束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府谷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中出现的整合方案设置与杜松自然保护区冲突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方案或思路,实现煤炭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卢波 《环保科技》2014,(2):8-12
贵州盘县属典型的煤炭资源城市,煤炭资源开发为盘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地质沉陷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盘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试论煤炭开发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煤炭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出发,着重从煤炭资源的可用性、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等基本特征及其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以及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煤炭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五项对策性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疆已有一些涉及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内容,包括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地方经济发展费等方面,但存在生态补偿标准低、真正用于生态治理恢复的资金极少等问题,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本文就新疆煤炭开发的生态补偿制度提出了提高生态补偿征收标准、调整生态补偿税费使用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围绕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相继出台了一些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建立起包括资源税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在内的一些生态环境补偿法律制度,但现有的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法律体系和政策设计不完备,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部门化利益倾向,政策手段较为单一,生态补偿资金没有来源保障,缺乏统一的补偿标准等问题。为此,要不断健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将矿区开发的生态环境补偿纳入到法制化和市场化轨道,完善煤炭资源税费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煤炭资源大量开采以及环境保护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等诸因素,山东省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了一些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开发利用资源,也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应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对策。协调好煤炭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加强法制建设和科学管理,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简述天山北坡地区煤炭资源优势及开发综合利用策略的基础上,分析水资源、生态环境两大区域发展的关键资源环境制约因素,指出天山北坡地区煤炭资源产业发展潜在的中长期生态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的耦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出明显的正、负价值的耦合性。正价值是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所能获取的一切社会经济环境净效益,负价值是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所导致的一切社会经济环境损失。论述了正、负价值的表现形式,指出正价值与负价值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矛盾的两面,在获取正价值的同时,负价值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关键是要靠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以及现代化管理,尽可能使负价值向正价值有效的和不断地转化。  相似文献   

15.
大同市煤炭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同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型矿业城市。40余年因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输,形成了该市畸重的工业结构。在优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同煤炭资源在全国的作用、资源赋存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论证了大同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最后提出了优化配置资源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煤炭主导产业结构以及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等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榆林市煤炭资源的快速开发,在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结合现状,提出塌陷区治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煤炭资源势的空间分布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研究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空间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借鉴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和原理,提出了煤炭资源势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了煤炭资源相对势、煤炭资源潜力势以及煤炭资源-经济势的计算方法,导出了其计算公式,借助GIS技术,实际计算了我国78个主要煤矿区的3种煤炭资源势,并以煤炭资源-经济势为例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势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初步提出了煤炭资源势的一些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刘腾飞 《能源环境保护》2012,26(5):16-18,23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丰富且条件复杂,历年开采引发或加剧众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煤炭资源开发各环节活动及开采形式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煤矿建设和生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探讨了问题类型及特征,并给出了不同开采形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关系,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几点建议,对我国发展绿色、高效矿山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煤炭行业环境保护工作近几年发展较快,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已进入新的领域。特别是煤炭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日益被人们普遍关注。随着环保法的贯彻、执行,各类与环境有关的规范、规程都在不断地进行修改及完善。煤炭资源勘探的有关规  相似文献   

20.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我国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约占70%,支撑着我国工业、农业和居民日常生活的能源需求。近年来,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炭开采力度增大,煤炭资源可探明储量逐步降低,东部煤炭资源日渐枯竭,资源开发加速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西部转移。此外,全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