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法宗旨或者立法目的是每一部法律都不可缺少的.在<安全生产法>立法过程中,围绕立法宗旨进行了长期的调研、论证、争论,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定它的立法宗旨,即<安全生产法>到底按照什么思路制订?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当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有法律问题,有经济问题,还有社会问题,到底哪些是法律问题,哪些问题需要在<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并且能够通过法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安全生产法》贯彻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理解和履行法律赋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这就需要准确地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进行法律定位,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法制化。《安全生产法》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作为立法宗旨,又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确定为基本法律制度,这就标志着  相似文献   

3.
全面深入地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石少华同志是《安全生产法》起草工作小组副组长参与了该法的主要起草工作。应本社之邀,从本期开始他将就《安全生产法》的立法宗旨、法律地位、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投入、工伤保险、安全中介服务、事故应急救援、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问题陆续撰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安全生产法》自提出至今已有20年,论证最多、争论最大的问题,就是该法的适用范围。一种意见认为,《安全生产法》是在诸法林立、管理部门众多的条件下立法,为了同其它有关法律相衔接,处理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与其它有关部门的关系,该法的适用范围不宜过宽。另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安  相似文献   

5.
新的《安全生产法》修订的幅度较大,增加17条,修改57条,由原97条增加为114条,补充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那么新法与原先的《安全生产法》相比,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  相似文献   

6.
界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是实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过程中亟待明确的问题。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明确合法与违法的界限,了解哪些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知法才能守法。《安全生产法》虽然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作出了原则的界定,但不可能包括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界定。由于这方面的法律规定较多,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诸多法律规定的制定背景和规定各不相同,未对主要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作出概括性的规定,在实施中缺乏明确的法律界限。有的生产经营单位不明确哪些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难以准确地规范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以至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屡禁不  相似文献   

7.
(上接2005年第7期)三、关于制定条例的依据 本条例是结合江苏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解决我省在安全生产及其监仔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而制定的,所以,本条例的主要立法依据是《安全乍产法》。本条例规定了一些禁止性的法律规范,并且设定了相应的处罚.设定和规定行政处罚.不能违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因此,《行政处罚法》也是本条例的立法依据之一。一些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的法律、行政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许可证条例》等,也是本条例的立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法的适用范围即法律的效力范围,是指法律在什么空间、时间范围内对什么人具有适用效力。《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没有直接对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适用范围作出具体规定,但不等于没有法律界限,它是与《安全生产法》的适应范围相衔接的。所以它的适用范围包括:1.空间范围《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在我国领陆、领水和领空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在我国国家主权所及范围内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等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除…  相似文献   

9.
常纪文 《安全》2014,35(10):1-8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并将于2014年12月正式颁布实施。新《环境保护法》是一部比较严格的法律,它的严格程度让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有了可超越的目标,有望出台一部更严格和严厉的专业领域的行政法。这种严厉和严格程度主要从法律的设计理念和原则、责任和义务、管理和监督以及法律的责任方面来体现。对于时下"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弊病,新《环境保护法》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对于目前社会的信用危机,新《环境保护法》建立的企业信用制度。安全生产领域已于2010年初步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信用制度,修订后的《安全生产法》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巩固和加强呢?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法>是在诸法林立的条件下,历经二十一年才审议通过的.早在<安全生产法>出台以前,国家制定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已有三十余部,形成了庞大的安全生产"法群".那么,<安全生产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它在如此之多的安全生产"法群"中居于什么地位?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安全生产法>本身的学习宣传贯彻,还关系到如何认识它与有关法律的关系及其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截至2017年底,新《安全生产法》已颁布实施3年,各地对新《安全生产法》的落实情况如何,制订和完善了哪些配套法规规章,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哪些问题?截至2017年底,新《安全生产法》已颁布实施3年,各地对新《安全生产法》的落实情况如何,制订和完善了哪些配套法规规章,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哪些问题?实现新旧《安全生产法》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2.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是在安全生产领域内实施行政许可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它的立法依据主要来自《行政许可法》和《安全生产法》两部法律。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对于深刻领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立法依据,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至关重要。《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自始至终都是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设定范围和法律制度来制定的,是法律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具体化、专业  相似文献   

13.
界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是实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亟待明确的问题。生产经营单位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明确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界限,了解哪些行为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做到知法守法。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4月2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出通知,公布了2002年立法计划。计划立法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修订)。计划立法的行政法规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修订)、《特别重大事故调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确立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是在原有的相关法律制度及相关立法已经实施的条件下创制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与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有机结合的组成部分,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虽无“法律冲突”,但有一个衔  相似文献   

16.
依法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是《安全生产法》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于《安全生产法》的主线。《安全生产法》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地表明了其立法的宗旨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第三章,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作出了具体规定,从法律的高度明确了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不受侵犯,这是社会进步与法制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安全生产法》实施3年多来,在保障从业人员权利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尽…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第一部主体法,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但是,正因为是“第一部”,这部法律在立法的完整性和司法的可操作性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 1 关于法律适用范围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05,(6):92-95
《安全生产法》与同一层级相关法的关系如何?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同一层级的法律规范有普通法与特殊法之分,这两类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各有侧重。普通法是适用于安全生产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共性问题的法律规范,它们不解决某一领域存在的特殊性、专业性的法律问题。特殊法是适用于某些安全生产领域独立存在的特殊性、专业性问题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法》已经正式实施,作为我国在安全的基本法,明确了各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与《建筑法》等法律一道,对于我国加入WTO以后,提高建筑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打入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建筑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以人为本,有一套动态的、能自我调整和完善的管理系统来规范安全管理,才能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低限度.那么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建筑业企业应具备哪些安全生产条件?如何进行动态管理呢?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法》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工作的专门性法律,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主体法,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武器.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法,其重要性和法律地位不容置疑,其它专门性法律、条例、地方性法律法规、标准、规定、政策及地方、部门、企业单位的规章制度等都不得有悖于《安全生产法》的条文、宗旨和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