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2008,(2):16-17
1.汪洋强调环保“软约束”要向“硬约束”转变,2.清远清城区、茂名茂南区和肇庆四会独水河流域被区域限批,3.首次评选南粤十大环保之星,4.广州3700市民横渡珠江,5.佛山创模通过国家验收。  相似文献   

2.
问责制,如利剑出鞘,或许是对污染减排不达标最直接、最严厉、最有效的一击。回顾几年来的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给人希望,成就带来喜悦;现实更显无奈,问题使人担忧。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极为重视,为达目标,法律、行政、技术诸手段组合并用,更有“环保风暴”、环境经济政策、区域限批等重拳出击,但到有些地方却总是难以落实,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河北省政府新近出台《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先“划区域”再“禁限批”,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力求实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相似文献   

4.
《河北环境保护》2007,(10):38-39
日前,衡水市环保局正式启动“区域限批”预警机制,对辖区内8个区域和行业下“区域限批”预警通知。通知要求有关县市区限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逾期完不成整改任务的,“区域限批”将自动生效,环保部门将停止审批这些区域和行业的建设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双三十”节能减排、“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区域禁限批”是我省环保工作的三大亮点。2009年5月7日,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省政府4月27日出台的《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1月环保区域限批政策正式启动至今,环保区域限批政策对推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区域限批政策在实践中存在一些缺陷,有待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07,(7A):17-17
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将对“三湖”流域实施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进一步扩大“区域限批”范围。  相似文献   

8.
孙钰 《环境保护》2007,(7B):51-52
针对中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7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施“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至此.在“区域限批”之后.又一次令全国上下瞩目的大规模限批行动——“流域限批”行动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07,(8B):70-70
7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都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或“区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  相似文献   

10.
一线传真     
《河北环境保护》2007,(3):35-37
衡水市市长高宏志提出:环保工作要实施新跨越;唐山“区域限批”被解除禁令;秦皇岛对“四类”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清查;邢台市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武强县五项措施确保环保优先。  相似文献   

11.
《贵州环保科技》2008,14(1):42-42
2007年年初,为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环保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十三条和第二十一条,动用了“区域限批”这一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环境监管措施,以惩戒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随后,环保总局又把“区域限批”这项被称作“连坐”的处罚制度用在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两县和5个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将对“三湖”流域实施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进一步扩大“区域限批”范围。  相似文献   

13.
那西 《环境保护》2007,(1B):36-36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2007年1月10日向媒体通报了投资1123亿元的82个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钢铁、电力、冶金等项目,并表示将首次启动“区域限批”政策来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环境补偿费价格标示化设想的形成背景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状况,政府相关部门长期以来作了大量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接连不断地提出了诸如区域及流域限批制度、绿色信贷机制、“环评风暴”以及对环境违法项目进行曝光等等,但其效果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5.
《环境工程》2008,26(4)
限批:2007年年初,为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环保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十三条和第二十一条,动用了“区域限批”这一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环境监管措施,以惩戒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随后,环保总局又把“区域限批”这项被称作“连坐”的处罚制度用在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两县和5个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6.
山西一直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同时也是众多高污染企业的集散地。因污染严重,从2006年9月开始,山西一些市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实施“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依法取缔污染企业。有人担心:一大批污染企业的消亡,是否会影响山西经济的发展?一年以后,“限批”改造后的山西,经济发展反而出现增长势头,获得了重生……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资讯     
《环境》2005,(6):83-88
今年首季度环境质量状况公布,第二批“广东省绿色社区”评出,广东复查“绿色学校(幼儿园)”,荔湾区大坦沙将再现西关风情,佛山:顺德区环保局首掀地方“环保风暴”,……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部日前公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办法(试行)》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拟规定,区域限批将全程向社会公开,限批最短的时限定为1个月。  相似文献   

19.
是时候需要“冷处理”了。继前不久“堵截”多个地方环保违规重大项目后,环保部的督察组不停地奔赴各地.跟进落实整改。尽管有观点认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这场“环保风暴”如同“泼冷水”,不利于“保增长”;但是,“4万亿”方案中追求的并非仅是“保增长”,更重要的还包括“调结构”,面对已是扩张之势的投资热潮,这场“环保风暴”是难得的“降温”。  相似文献   

20.
事件     
《环境》2007,(3):11
中国生态现代化排名居世界末流,我国POPs削减有了行动纲领,环保总局再扩“区域限批”范围,2006年环境污染上访率上升,山西叫停15县新增污染建设项目审批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