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作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典型模式,运用296份问卷数据,系统分析了构成要素和农户特征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农户满意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农户的满意度受补偿机制构成要素和农户特征的双重影响;②将农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的耕地保护基金构成要素依次为补贴资金账务公开度、补贴资金监督管理力度、补贴依据、补贴资金使用要求、补贴资金分配比例、补贴方式和补贴标准;③农户的年龄、党员身份、家庭实际耕种面积、流转出耕地面积、农户对政策的了解度和政策价值性的认知均显著且正向影响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的农户满意度,而家庭需抚养人数和承包地面积具有反向的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实地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居民生活用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和家庭人口是影响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用电的主要因素;家庭对大功率电器的拥有情况在较高的程度上影响着其生活用电的水平;从农村到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存在明显的阶梯变化特征,其结论为研究中国居民生活用电特征及电力的开发利用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济型酒店已迅速发展为安徽酒店业一个新的增长点,已成为国内外酒店管理集团的焦点.然而,经济型酒店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许多问题.现代酒店的竞争非常激烈,只有以顾客为中心,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阐述了安徽省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对影响安徽省经济型酒店顾客忠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安徽省经济型酒店提高顾客忠诚度面临的问题,最后从顾客忠诚的角度提出发展安徽省经济型酒店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省10县664农户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最小二乘估计(OLS)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对城镇化和农户林改满意度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不同教育年限农户和不同社会身份特征的农户家庭影响存在差异性;林改满意度对农户家庭林业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家庭影响不显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造林和抚育投入两阶段影响方向不同,对两阶段整体投入的影响显著为正。因此,为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提出积极推进落实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优化劳动力配置效率和建立深化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提升城镇化与林权制度改革综合效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赤水河和长江洪湖段233名退捕渔民为调查对象,基于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从家庭禀赋、政策认知、政策执行三个维度构建禁捕补偿政策满意度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家庭禀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家庭禀赋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从路径系数来看,家庭禀赋、政策认知和政策执行三个维度对禁捕补偿政策满意度的路径系数分别是0.264、0.198和0.435;从中介效应来看,家庭禀赋通过政策认知间接影响政策满意度。基于此,本文认为建立多元化禁捕补偿制度、确保按时发放补偿资金、切实提高退捕渔民受教育水平、积极开拓渔民转产转业渠道可以进一步提升禁捕补偿政策满意度,确保长江大保护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CFPS数据库中选取3期4316个家庭的面板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和面板熵值法量化生计资本,利用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生计资本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发现:①生计资本对整体家庭旅游消费呈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该影响在城乡家庭、东中部地区家庭与东北家庭、不同年份家庭、中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作用。其中,东北地区家庭生计资本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高于东部地区家庭。相较于2014年和2016年,2018年生计资本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减弱。②生计资本通过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增加可支配收入,有效促进了家庭旅游消费。基于上述结论,从家庭、政府、旅游经营者3个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从优化生计资本配置视角改善家庭旅游消费行为,激发居民旅游消费欲望,并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多民族聚居村落郑家庄为例,从农户微观主体视角出发,采用3S和PRA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该区域全覆盖式调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郑家庄农户居住空间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郑家庄多民族共生性较强,农户居住空间在亲缘关系"小聚居"的基础上形成"互嵌"特征,各民族"互嵌—共生"分布特征明显。②整体上,农户居住空间满意度较高,满意度的社会环境住宅内空间住宅外空间,和谐共生关系得到很好体现。③局部上,农户居住空间满意度其他4个民族藏族白族汉族,各民族满意度虽然存在差异,但民族共生关系逐步加强。④个体上,农户居住空间满意度差异明显,受访人员性别、年龄、家庭人口数量、就业方式等因素是影响农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结合传统旅游六要素和智慧旅游相关理论,构建了智慧旅游满意度模型ITSI,并在南京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游客智慧旅游满意度的潜变量中,智慧旅游感知质量对智慧旅游满意度的作用最大,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次之。智慧旅游感知质量中,智慧旅游交通、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以及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中的智慧治理与智慧环境是影响游客智慧旅游满意度的重要因子,并由此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农地资源多功能价值评估常用的方法中,意愿调查法要求被调查者对研究对象的农地价值有非常深刻的认识,特征价格法依赖于市场的均衡假设,这些在现实或执行中很难达到,而且这两种方法只能捕获个人意识到的资源环境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没有考虑对无法感知资源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本文应用生活满意度法,对武汉市郊区农地资源多功能价值进行评估。通过对研究区346份有效样本的计量结果分析研究发现,农地对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每增加农地1hm2,按照五等计量生活满意度增加0.50;农户对农地每年的平均受偿意愿为4.35×10~4元/hm~2,农地资源价值为138.32×10~4元/hm~2。研究认为,生活满意度法相对于目前常用的意愿调查法和特征价格法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将其用于农地资源价值评估可为意愿调查法和特征价格法的研究应用提供比较,丰富和扩展了当前农地资源多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居民家庭电力消费特征及城乡差异。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因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造成家庭电力消费特征与用电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家庭家用电器种类齐全、数量多,而农村家庭家用电器中单一、数量少;从农村到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家庭用电量存在明显的阶梯变化特征;农村家庭用电需求层次相对较低,主要侧重于最基本的照明、炊事和看电视,而城镇家庭用电需求层次相对较高,尤其是对生活便捷性、清洁度和舒适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演化经济地理思维构建旅游酒店空间演化的理论框架,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2001—2019年凤凰古城旅游酒店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因素,揭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酒店空间格局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酒店空间演化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受历史、社会和经济变化“三轮驱动”,旅游酒店空间辐射作用由一级集聚中心向邻近次级集聚中心靠近,对城市边缘区的扩散力尚弱。(2)凤凰古城旅游酒店空间格局呈现显著集聚特征,热点区域所在街道单元为沱江沿岸的历史街区,呈现由沱江中游向上下游扩散的趋势,形成“首尾疏、中间密”的格局;旅游酒店空间演化过程经历了萌芽阶段(2001—2007年)、发展阶段(2008—2012年)以及涌现阶段(2013—2019年)。(3)在历史选择基础、城镇用地限制、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等因素的共同约束下,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结合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实现生态空间景观化、生活空间商用化和生产空间旅游化,改变旅游酒店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酒店等住宿设施是体现旅游城市形象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现有实证研究中,鲜有基于游客需求侧维度的系统解读,亟需一个能对多元结论提供合理解释的分析框架,以明晰不同结论的场景约束条件和应用价值边界。以携程旅行网上发布的桂林游记作为数据来源,提取游客旅游轨迹中的住宿信息,运用聚类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句法等方法解读桂林市区游客酒店住宿的空间特征,并从“旅游地—旅游流—酒店”三元关系的视角解读游客住宿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桂林市区游客住宿空间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表现为多节点的分布格局;(2)酒店等住宿设施的集聚节点可分为“邻近交通门户”“邻近目标景观”“位于交通便捷区”三大类型,表现为至少具有“便捷旅游交通”与“邻近景观资源”两大空间特征之一;(3)酒店等住宿设施的集聚受旅游流空间集散的影响,而旅游流空间集散受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旅游地—旅游流—酒店”间的关联脉络构成游客住宿空间分布机制的解析框架;(4)“旅游地—旅游流—酒店”的分析脉络可以将传统研究中因侧重不同视角而得出的多元结论纳入同一框架并给出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如何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处理显得至关重要。米东区作为乌鲁木齐市新型工业城区的代表,其经济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其城市居住环境却未得到足够地重视。鉴于此,围绕乌鲁木齐市新型工业城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现状展开了社会调查,选取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作为靶区,随机选取70户人家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的特点,进而指出了新型工业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影响城市家庭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因素,针对如何更好的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地理学、经济学等角度,以江苏省为例,探索经济型酒店在江苏省内的时间和空间扩张特征。研究发现江苏省经济型酒店在十年时间总体处于不断扩张的态势;在时间维度上,扩张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步萌芽、高速发展和成熟转型阶段;在空间维度上,表现出苏南的经济型酒店扩张水平明显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人口构成、旅游业的带动、政策引导是经济型酒店扩张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浅析西双版纳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生态旅游也称绿色旅游,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以欣赏和研究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以及人文特征为目的,能够增加旅游者自身知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有助于自然保护的高级旅游。近年来,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是:①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②人类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加大城市和工业区的噪音、粉尘、大气和水污染,绿地减少等,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加上工作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增大,在工作之余需要安静的环境,远离闹市到…  相似文献   

16.
以西安曲江为例,基于游客感知角度,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利用因子分析、词频分析等方法对曲江主要景区的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发现:(1)游客对曲江旅游形象感知因子分为三个维度: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其中游客满意度最高的是旅游设施维度(3.51),最低的是旅游服务维度(3.00)。(2)曲江的国内客源市场以陕西省内游客为主,对省外游客的吸引力呈现距离衰减的特征。(3)游客对曲江整体旅游形象的满意度较高,存在稳定集中的特征。(4)游客的性别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曲江旅游形象的感知评价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游客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对曲江的旅游形象的感知评价结果有着显著性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重点进行形象设计与形象营销,提高游客软性服务满意度,提升西安曲江旅游形象和知名度的建议,如突出曲江旅游形象核心部分、做好生态环境工作、重视事件营销、重点开拓境外客源市场等,以期引导旅游者选择曲江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而推动曲江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事大爱     
潘燕燕 《环境教育》2014,(10):76-77
正清扫、处理垃圾是每个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在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年江苏省江阴市北国中心小学开展了"卫生从我做起,用心呵护校园"的活动,全校师生共同行动,使学校在很短的时间内环境卫生焕然一新。作为班主任的我,在与同学们共同努力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不小的感悟。独生子女做值日家庭卫生没有人检查评比,可是大家都会将它打扫得很干净,这是出于家庭生活的需要。而对于学校卫生而言,如能将它与学生的内心需求有机结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绿色社会的最小单元,加快推进“绿色家庭”创建,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从绿色生活宣传、激活创建活动、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努力。绿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定的社会基础。当前,各地正在以绿色家庭创建为抓手,通过发挥家庭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绿色家庭创建活动,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主动成为绿色生活、减污降碳的拥护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相似文献   

19.
每次离开酒店前,成龙都会将在酒店内已经使用的肥皂用浴帽包起来,到另一个酒店住下后接着用。他说:"如果每个人在环保中注意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我们这个地球的资源就可以延长到很久很久。"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3年我国31个省区的截面数据,分析了星级酒店平均租金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首先将各省区星级酒店平均租金划分为三个等级,并以各省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率、每百人接待游客量为自变量,构建星级酒店平均租金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了三个因素对星级酒店平均租金的影响。其中,人均GDP与城市化率的边际影响最大,分别为5.129和2.655,游客密度的边际影响为0.037。研究结果可为酒店企业定价和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