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乐亭县地处滨海,农业用水效率低,加之上游连年缺水,造成田间荒芜撂荒现象严重.乐亭县是农业大县,工业相对薄弱,掀起一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革命势在必行.主要途径: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制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引进、开发、培育节水高产品种,减少无效蒸发,节水高产施肥、培肥技术.  相似文献   

2.
柳岩  程郁 《绿叶》2016,(4):25-33
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粮食产量的75%及粮食增产的90%(2007年、2009年除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地位。但是,水资源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约束却日益严峻:一方面,粮食生产面临水资源刚性约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土资源不匹配现象突出;另一方面,粮食生产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不仅农田灌溉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而且灌溉工程老化,机制落后。因此,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迫在眉睫。为突破这一瓶颈,要着力建立完善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统筹强化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与创新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技术,建立健全农田、水源、灌排的综合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15个省、区、市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5%,灌溉面积占全国灌溉总面积的48%,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0%。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提高农业用水有效性。本文从水文学角度,研究了华北、西北和东北3个地区水土资源特征;分析了作物熟制和适水种植的节水效益、农田供水量与产量的函数关系、农田棵间蒸发量和控制措施,以及提高高产农田用水有效性等水文试验研究结果;介绍了河北省南皮节水农业试验区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西北典型农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集成应用"(项目编号:2016YFC04002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专项在农业节水领域首批启动项目,项目经费3000万元。本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蔡焕杰教授主持,项目集合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宁夏  相似文献   

5.
番茄酱加工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酱加工业是用水量较大的行业,平均每生产1t番茄酱需要18m3~40m3新鲜水,同时存在一些用水浪费的问题,节水潜力较大,在该行业实施一系列的节水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新鲜水用量,减轻对受水资源制约的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新疆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基于兼容径向与非径向特点的EBM模型、Malmquist指数法和Tobit面板回归模型,使用淮河生态经济带38个地级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测算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的相对效率并检验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整体不高,不同地区的效率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农业用水效率10年间呈下降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用水强度、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效灌溉指数和资产投资力度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比较水资源生产率三种方法,对川东北典型丘陵区南充的用水规模、用水结构与用水效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年来南充用水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除生活用水量有所减少外,农业、工业、生态用水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用水规模最大,生活用水次之,生态用水最少。2对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南充生活用水最均衡,农业用水次之,生态用水相对合理,工业用水差距大,较集中。3南充第一、二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已达到四川省平均水平,但第三产业的用水效率差距较大,有待进一步提高;南充第二、三产业比较水资源生产率高,对经济拉动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8.
在现有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研究的基础上,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利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2005—2017年辽宁省14个地市的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各地市的节水减排潜力与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路径。结果发现:(1)辽宁省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平均值由2005年的0.457波动上升至2017年的0.775,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2)各地市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差异较大,呈现出由中部地区逐渐向边缘地区提升的趋势;(3)各地市节水减排潜力差距显著,沈阳与锦州应作为节水减排的重点区域;(4)农业种植结构、用水强度对辽宁省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对辽宁省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市场化水平对辽宁省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短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加强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演变规律及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化分析,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2000—2012年城镇化、三次产业发展及用水结构等统计数据,首先分析宁夏城镇化与用水结构的发展现状,其次定量比较和分析宁夏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效益、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的演化过程,并模拟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效益、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农业用水总量高但比重在下降,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比重随城镇化的进程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城镇人口每增加1万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加20.91万m3;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工业用水量增加13.19万m3,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效益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城镇化对用水效益提升起促进作用。预测到2030年,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分别将在现状基础上增加0.2124亿m3和3.325亿m3,需要通过农业节水和压缩农业用水,才能满足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水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新疆属典型干旱区,水资源严重缺乏,这决定了在新疆任何生产与生活活动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兼顾生态用水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以新兴节水灌溉技术痕量灌溉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痕量灌溉技术在新疆不同土质与不同工程参数下的水分运移分布规律。同时结合保水剂的使用,研究痕量灌溉技术在与保水剂联合使用条件下的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土质主要影响湿润体的大小及形状,土质由粘土向沙土过渡,湿润体表现出水平长度减少而垂直向下长度增加的趋势,不同土质中的含水率由土壤物理结构与测点距灌水中心距离决定;2埋深因素主要影响湿润体垂直长度,对含水率变化影响不明显;3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湿润体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水资源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性,导致水价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未受到足够重视。水价作为调节流域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主要经济手段,是未来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以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为例,根据1990—2013年该区域农业水价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水价调整对农业种植结构和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价调整虽然未能使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但却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改变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在更大范围内推行高效节水农业,对新建的高新节水灌溉项目予以补贴;  相似文献   

13.
正东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化率超过80%,但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38%,农业用水供需失衡、灌溉效率与效益不高、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水问题十分突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对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东北粮食主产区节水灌溉虽已得到长足发展,但尚不能适应"适度规模化、全程机械化、高度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求。现阶段偏重于田块尺度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虽  相似文献   

14.
发展节水农业是西北干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系统总结国内外已有节水农业的经验,对西北干旱区发展节水农业具有借鉴意义。在概括总结国内外节水农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已有经验对构建西北干旱区节水农业模式的启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发展雨养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建立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加速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建立节水农业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视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开辟新水源。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河南省511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不同兼业程度玉米种植户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兼业等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平均技术效率为0.773,不同兼业水平技术效率:纯农户Ⅰ兼户Ⅱ兼户非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技能培训、农地涵养水源等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兼业、外包程度等对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因此,一方面应鼓励纯农户和Ⅰ兼户成为专业玉米种植大户,Ⅱ兼户和非农户尽快离农;另一方面应加大农户玉米种植技能培训,加强玉米种植地块水利设施建设,加快玉米科技研发进程。  相似文献   

16.
蒋兴林  钱坤  楚超 《四川环境》2006,25(5):95-98,126
按照LEED-NC标准,绿色建筑中的节水设计应该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在住宅内,采用节水型器具和无水型器具,如堆肥式厕所和无水小便器,改变生活用水习惯提高用水效率,考虑雨水或者中水进行冲厕和小便器,或者采用创新的废水利用技术等;在住宅外,使用耐旱的景观设计,采用高效灌溉方式,改变灌溉习惯提高用水效率等。  相似文献   

17.
根据攀西地区的现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配套推广先进的输、用水体系和田间灌溉技术,建立健全科学的用水管理机构,合理调整农作物结构,引导攀西农业向节水型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效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资源有效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形成一套科学、先进的农业基础体系,还可节约大量资金,更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  相似文献   

18.
蔡臣  于苏俊 《四川环境》2007,26(1):63-66
水资源价值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构成,即: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成都市为例,选取水质、水资源量、人口密度、国民收入作为评价要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市水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水资源价格为2.93元/m3,明显高于目前的成都市平均水价。因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用水效率和技术水平、加强环境保护与文化教育、合理控制人口等措施来提高水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要统筹考虑价格、税费等综合措施,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增强节水意识,强化节水措施,推广节水技术和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灌区建设和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改造,完善末级渠系等配套设施,着力疏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抓  相似文献   

20.
哈密伊吾淖毛湖是一个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干旱缺水地区如何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如何发展有机农业?伊吾县淖毛湖农场通过多年研究探索,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有机晚熟哈密瓜,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将节水灌溉技术与发展有机食品有效结合,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扩大了灌溉面积.提高了有机哈密瓜的品质,改善了生态环境.对加快缺水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推进干旱区域的高效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方面有积极示范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