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加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管理,根据《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715号),起草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出意见:1.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2.登陆商务部网站(网址:http://www.mofcom.gov.cn)进入"征求意见"点击"《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天津市国联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项目近日在天津市静海县开工建设。据了解,天津市国联机动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是经市政府批准由6家原回收拆解企业整合组建而成的,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环保、资源利用水平,商务部发文明确2011年将在10个城市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并对相关示范工程给予最高为项目总投资额50%  相似文献   

4.
<正>国务院法制办2010年7月19日公布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拟重新确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许可制度。  相似文献   

5.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0,(3):F0003-F0003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715号令)已于2019年6月1日起实施,为有志于进军报废机动车拆解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商机。为了培训企业急需的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供销合作社系统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24号站,2020年将一如既往为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鉴定服务。小班教学,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6.
正《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715号令)已于2019年6月1日起实施,为有志于进军报废机动车拆解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商机。为了培训企业急需的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供销合作社系统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24号站,2020年将一如既往为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鉴定服务。小班教学,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7.
正《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715号令)已于2019年6月1日起实施,为有志于进军报废机动车拆解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商机。为了培训企业急需的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供销合作社系统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24号站,2020年将一如既往为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鉴定服务。小班教学,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8.
正《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715号令)已于2019年6月1日起实施,为有志于进军报废机动车拆解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商机。为了培训企业急需的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供销合作社系统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24号站,2020年将一如既往为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鉴定服务。小班教学,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9.
<正>《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715号令)已经出台,并于2019年6月1日起实施,为有志于进军报废机动车拆解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商机。为了培训企业急需的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供销合作社系统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24号站,于2019年7—8月分别  相似文献   

10.
一、修改的必要性与主要思路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以下称现行办法)自2001年6月16日施行以来,对加强报废汽车回收管理、保障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机动车快速进入家庭消费时代,保有量、报废量大幅增长,报废汽车回收领域面临的各方面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许可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有关许可条件已经不完全符合实际;二是回收拆解过程中,固体废物、废油液等污染环境的情况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三是现行办法有关拆解的“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只能作为废金属强制回炉冶炼的规定,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汽车保有量、报废量的大幅增长,资源浪费越来越明显,不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此外,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细则相继出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价格改革等的进一步深化,现行办法中的部分规定也要相应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正>《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715号令)已经出台,并于2019年6月1日起实施,为有志于进军报废机动车拆解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商机。为了培训企业急需的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供销合作社系统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24号站,于2019年7—8月分别在天津市、合肥市举办了3期报废  相似文献   

12.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利用是现代化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十三五"期间,国家积极推出新政策、新举措支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然而报废汽车拆解回收体系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与不足。对现期我国报废汽车拆解行业回收体系现状及其难点进行了探讨,并从政府立法监管强化、回收体系平台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等不同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7月13日,"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研究工作组启动会在天津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汽车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以及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等3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政策研究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主任黎宇科主持。黎宇科介绍了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及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电动汽车推广逐步深入,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未来电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巡视员胡剑萍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上提出,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加快拆解行业管理改革,国务院法制办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的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重点推进三方面改革,一是取消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总量控制合理规划布局的要求,实行先制造后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正面临极佳的发展环境,但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提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即回收阶段中的报废汽车量预测、回收模式选择、报废汽车回收网络构建;拆解阶段中的拆解工艺选择、拆解设备选择;产品销售阶段中的产品分类及市场分析、销售模式确定及销售网络构建、产品定价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供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2月17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报废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分会成立仪式暨商业模式大会在京召开。来自国税总局、环保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及众多业界知名专家、企业代表出席仪式,并见证报废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分会成立。本次会议由北京环元科技有限公司策划承办。2016年12月17日上午的会议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  相似文献   

17.
山西、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省商务厅,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办建[2011]8号)、<财政部商务部关于下达2011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中央补贴资金的通知>(财建[2011]95号)有关要求,为提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环保、资源利用水平,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现决定2011年在你省有关城市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报废量的逐年快速增长,规范地回收拆解报废汽车,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经济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影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引起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向着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方向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些地方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汽车、利用报废汽车“五大总成”拼装车的活动有所抬头,报废汽车、拼装车上路行驶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造成环境污染。为整顿和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秩序,切实加强报废汽车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回收拆解和倒卖报废汽车、拼装车等违法行为,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  相似文献   

20.
为整顿和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秩序,加强报废汽车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回收拆解和倒卖报废汽车、拼装车等违法行为,甘肃省商务厅、省工信委、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六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市州全面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依法严厉查处甘肃省内非法回收拆解和倒卖报废汽车、利用报废汽车总成拼装车、驾驶报废汽车或拼装车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