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恩秀 《环境教育》2008,(10):80-81
让城市安静,不仅是市民生活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的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城市,虽然城市的安静问题不像经济发展和市政建设那样引人注目,但同样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的“安静”与否,既彰显城市的文化品位,也检验着一个城市绿色环保和人文关怀,更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是城市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和扩大环境容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国重点城市环境综合评价考核工作中,也将城市园林绿化做为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指标.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全国60个重点绿化城市之一,应当有一个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因此,无论从省会城市的地位,还是从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必须迅速发展西宁市的园林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庆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是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全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对大庆市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市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发展是城市面貌的体现,随着一片片旧房、危矮房被一栋栋高耸的楼房所代替,人们在欢喜的同时也感到忧愁与不安.这就是城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受害的群众越来越多,越来越不满,尤其是老城区建设.建设单位为此影响工程进度也忧心忡仲.而政府领导既要发展城市经济与城市建设,又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受环境污染之害]司题,怎么办?在有关环保法规尚需健全完善的今天.在城市建设还必须发展.又要兼顾人民群众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城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尽早完善地方环保法规.强…  相似文献   

5.
杨志华 《绿叶》2010,(8):71-77
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目的、内涵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克服发展过程中碰到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都是发展新能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另外,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都是城市.都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都必须作为整体一盘棋来考虑。对低碳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有助于推进这些事业.但也都要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机场噪声问题日益突出。飞机噪声控制标准不完善、机场选址不合理、降噪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不利于机场的建设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控制机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重要的前置性的管理手段,对控制机场噪声的不良环境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实现机场选址和建设与当地有关的规划衔接,避免走“城市包围机场”的老路,有利于实现到机场和城市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建筑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日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洛宁县噪声污染案件占全县几年来污染总案件的50%以上,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案件占噪声污染案件的半数以上,并有增年趋势。由于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排污收费、污染事故的处理等,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争议,而且争议的主要焦点往往集中到监测结果上。所以,分析影响监测结果的原因,增强监测结果的代表性是噪声监测人员探索的重要问题。一、影响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因素1、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的选择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生态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介绍了生态市的发展历程、内涵及意义,重点对我国生态市建设指标的修订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建设生态市需加强领导,确保生态市建设有序进行;编制建设规划,明确重点建设任务;完善公共参与机制、目标责任制和投入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们江苏省苏南各县级城市,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以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热潮。但在城市建设中,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缺乏环保意识、未留足绿化空地等问题,给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缺憾。如何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使人们在享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同时,又能贴近自然,远离都市环境污染,是我们应着重解决的课题。 一、城市规划,环境先行   我们句容市撤县设市还不到 5年,属典型的年轻城市,正在逐步扩展,建成区面积还不足大城市一个功能区的面积。…  相似文献   

10.
浅议城市专用绿地建设问题弓弦正(乌鲁木齐市环保局乌鲁木齐830000)由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速度也在空前的加快,据报道至1994年底,我国已设城市617个,城市面积达104×104km2,人口超过3.4亿。虽然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有了加强,城市...  相似文献   

11.
韧性城市规划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体现,是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适应当前城市化战略转型、解决城市面临各种复杂问题与挑战,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梳理归纳韧性与韧性城市概念演化脉络基础上,对国内外韧性城市规划与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未来中国推进韧性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重点应对的几方面问题,主要包括:(1)中国城市进入风险多发期,韧性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高度重视;(2)完善韧性城市综合认知体系,并加强多源数据与跨学科方法的集成运用;(3)韧性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融入当前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大趋势;(4)韧性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体现地方特色,使韧性本身更具韧性;(5)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市安全,这也是韧性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6)市民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是韧性城市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的几点思考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1.绿色校园环境建设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现代化的标志。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水资源短缺、绿地少、热岛效应等诸多城市环境问题。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问题。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学校等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中小学校园由于分布比较分散,就个体来看虽然面积不大,但总的数量不小,消耗着大量资源,同时也排放不少的废弃物。多年来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在注重建筑美学、现代化方面下了不少工夫…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聚焦地和社会投资的复合体,它不仅是经济实体,而且是资本实体。经营城市就是开发资源、转化资源,达到以城养城,以城促城的现代化城市标准。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城市的经营只能交给政府来实施。   政府经营城市,即指政府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和人力作用资本及其相关延伸资本在生产和运营中优化配置,并获得收益,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   城市经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政府不首先进行投资,只是对城市自然资产等进行盘活后以出租或出售的方式取得收益,再以所得收益投资其它建设。二是以“建设—运营—转让”的方式进行经营。这类似于西方国家通行的BOT投融资体制,即把建成的项目以灵活的方式出租或出售。这样既可吸收外地资金的注入,又可盘活原有的建设资金,而且减少了政府用于维护、管理基础设施和市场所必需的继续投入。三是政府投资开辟旅游景点,或通过承办国内、国际大型活动推进市政建设,逐期或一次性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14.
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远清 《四川环境》2004,23(2):40-44
本文从城市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了建设生态成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成都自然资源、人文、社会及经济等条件提出了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选择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博兴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实例,提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与运营的一些思考,对污水处理厂的规范化建设管理,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产业化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潘家华 《绿叶》2010,(8):38-41
低碳城市日益受到关注.但在对它的理解和规划上却存在着喊口号、恐惧症和大跃进三种误区。为此,必须明确低碳城市的评价标准,进而把低碳城市的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制定明确的低碳城市规划、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建立低碳化的城市管理,通过这三方面的努力来保障低碳城市建设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追求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文章论述了环境质量做为一种商品其消费性和需求特点,只有注重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0,(11):63-63
创新驱动发展 北京首届世界城市全球论坛近日举办。论坛以“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世界城市建设”为主题,共分为“世界城市发展战略”主论坛和知识资本管理、创意产业发展、创新模式理论与实践3个分论坛,分别从知识资本、创意产业和创新模式3个方面为推动世界城市建设进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开发中十分重要的基本切入点。加快小城镇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大量资金和技术开发西部资源,发展西部经济,从而不断提高西部改善环境的支持能力。因此,小城镇建设既是发展西部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城镇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协调好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小城镇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避免走以往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提高小城…  相似文献   

20.
论成都的环境用水和水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瞿伦强 《四川环境》1997,16(1):51-55
本文首次提出环境用水概念,指出水质、水量、水面是环境用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环境用水对成都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成都环境用水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结合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就成都的水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