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究航空安全员胜任力特征,基于已有胜任力模型,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安全员职责、结构式访谈等方式获得航空安全员胜任力特征。根据获得的胜任力特征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相应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建立航空安全员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括知识、能力、个人特质和价值观念4个一级指标,法律法规、分析判断能力、自信、保安意识等23个二级指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航空安全员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显著影响航空安全员胜任力的4个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能力,其余依次是知识、个人特质、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客观地评价航空安全员的安全保障能力,在理论分析和航空安全员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服务意识、敬业意识和安全意识等34个安全保障能力特征要素,并将其作为二级评价指标;然后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法提炼出3个一级指标,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基础,建立航空安全员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模型的结果与航空安全员的实际安全保障能力相符,可有效地避免出现安全员等级与其实际能力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评估矿山救援队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应急救援行动的科学性,分析矿山典型事故,确定矿山应急救援能力影响因素的维度;综合文献与专家意见设计调查问卷,并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信效度,最终筛选确定应急救援能力指标;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构建救援能力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K1、K2、K3实际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矿山救援队应急救援能力从5个维度归纳出5个一级指标(指挥管理、组织建设、专业救援、综合体质、应急资源)和28个二级指标;利用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评价国家矿山救援队的救援能力强弱排序为K_2K_1K_3。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民用机场消防指挥员决策能力,根据专家意见及相关规章、文件的规定,筛选出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18项影响机场消防指挥员决策能力的要素,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运用SPSS 21.0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及因子分析,确定民用机场消防指挥员决策能力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构建民用机场消防指挥员决策能力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 17.0计算各变量的路径系数,进而得到各指标的权重,避免了人为打分方法确定权重的主观性。研究结果为分析民用机场消防指挥员决策能力提供更加准确、合理、可信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安全素质概念的研究,结合电力企业实际,确立了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确定相关因子的影响力排序。其结果显示:安全能力是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安全知识,而安全生理素质和安全心理素质列为最后;该排序基本反映了目前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实际情况,为控制和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层次分析法及其在航空工业企业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历史事故统计及调查问卷分析,确定评价分析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因素;建立较为完备的航空工业企业评价体系模型;对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的定量分析和计算,确定了航空工业企业评估指标的权重。应用实例表明: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可以综合考虑影响事故各种影响因素,能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被评价指标因素概况,易于实现计算机程序化,直观易懂,可操作性强,可在航空工业企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建林  周浩  廖浩  宋保华  卫金平 《安全》2019,40(7):76-79
为了有效评价安全监督HSE能力,本文以安全监督HSE能力是一个复杂系统为出发点,在对安全监督HSE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和安全监督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初拟指标后对指标体系进行问卷咨询,确定了监督能力、监督业绩和监督效果3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值。最后通过应用实践验证,形成的安全监督HSE能力评价体系,可为安全监督HSE能力的培训、派驻及考核晋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航空装备维修安全是确保装备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提高航空装备飞行的安全性,需要对航空装备维修安全进行准确评价。根据航空装备维修安全评价涉及的不确定性问题,采用模糊数学和熵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贴近度和熵权的航空装备维修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在建立航空装备维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加权平均算子确定综合评价集,利用非对称贴近度进行决策分析。通过对某型飞机调查数据的算例分析,确定航空装备维修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该型飞机维修安全水平的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驾驶人高速公路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非集计理论构建多属性施工区驾驶人合流选择意愿模型。利用SP调查法自主设计调查问卷,获得328份有效施工区驾驶人合流选择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与驾驶人因素和道路交通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以上游过渡区、警告区Ⅰ和警告区Ⅱ 3个合流区域作为选择肢,从驾驶人和道路交通环境特征属性2个方面归纳出6个因素对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的影响,应用分类变量处理方法将其定义为6种指标,并进行赋值。结合非集计理论,以328份有效问卷为建模数据,建立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的MNL模型,并利用似然比、优度比和模型命中率3个指标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驾龄、施工区类型、道路条件、交通控制标志、速度条件和限速策略对驾驶人施工区合流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制约我国通用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主要原因,构建科学的救援能力测度评估方法,提出将救援过程中航空器运行安全性纳入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分析指标体系中,从“运行安全性、救援专业性、体系制度性、技术先进性”4个维度,提取了18个制约因素。通过集成模糊集-DS证据理论-熵权模型,计算指标体系中各影响因素的概率隶属度,确定各指标权重,辨识影响通航救援能力的关键指标,量化得出我国通用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现状水平。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通用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处于较弱等级,制约通用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因素主要为配套法律法规完善性,以及政府和民间通航应急救援的体系完善性。此外,救援航空器的运行安全性是救援能力提升的先决条件,设备安全保障能力与人员安全保障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程度,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如何预防由飞行员自身原因所导致的航空事故,一直是全球航空系统乃至全球性公共安全重大课题。通过对飞行员综合素质,即飞行员的认知能力、人格特征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分析整理出了影响飞行员飞行安全的关键素质,基于这些素质指标,构建出飞行员风险评价模型,为航空安全系统性、区域性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弥补现存"普适化"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个性凸显的施工人力环境的缺陷,提出应充分考量个体特征差异建立类群管理模式(Group Management Model,GMM)。首先,整理归纳相关文献,确定了建筑工人个体素质测评指标及测量量表;然后,利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486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将建筑工人归纳为"认知缺陷型"、"明知故犯型"和"优质型"3个类群,比例分别为40.96%、36.72%和22.32%。最后,就不同类群的建筑工人提取其潜在特征并进行详细的特征分析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可为实现施工安全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水资源、经济社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建立了保护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和集对分析法对保护区水资源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评价区的水资源安全处于基本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14.
危险装置操作人员职业适应性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重大危险装置操作人员所涉及的是危险性高、责任重大的工种。这些工种也对从业人员在生心素质上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以“重大危险装置操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面向一个工种群的职业适应性研究展开了探讨,提出了作业性质类别的概念和“抽取类别、交叉对应”的技术路线,概括了人在生理、心理方面与职业活动有关的二十七项指标,论述了重大危险装置操作人员所涉及的工种与职业适应性指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民用航空情报原始资料上报工作的安全管理水平,对2010—2015年的859起不安全事件进行差错原因分析,运用SHELL模型构建原始资料上报工作的风险指标体系。风险指标体系由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操作符合性、工作系统的完好性、专业培训情况等12个一级指标及专业知识、行业规章符合性、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执行等45个二级指标构成。为降低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基于D-S证据理论进行风险评价研究,以10位行业专家的调查结果为基础,计算合成了12个一级风险指标的风险水平支持度。结果表明,素质和能力、操作符合性情况、行业规章完好性和专业培训处于高度风险水平,工作完好性、工作系统完好性、工作软件维护、工作标准统一性、人力资源和管理制度处于中度风险水平,工作沟通和核实回复处于低度风险水平。对处在高度风险水平的风险指标开展安全对策研究,提出提高工作人员入职标准、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编写行业通用的培训教材、修订完善现有行业规章、加大违规操作处罚力度等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公众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教育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众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是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关系到国家、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安全与发展.应急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公众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的基本手段.为了提高公众的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该文从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的基本含义入手,提出了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重点,分析了我国当前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教育中存在的应急教育理念需要更新、应急知识与技能教育欠缺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公众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教育现状和基本途径.即围绕学校、政府、公众三个主体,以学校应急教育为核心,以政府危机管理为关键,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支撑,以社区教育、媒体教育为辅助,形成一套完善的应急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Team working is the basic way of working in the control rooms of hazardous technologies and therefore its quality is a safety-relevant issue. In addition to the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it is also crucial for the crews to have the necessary communicational skills. During simulator training these skills can only be improved if the simulator use is embedded in an appropriate setting. To support this skill acquisition a computer-supported methodology called COSMOS (COmputer Supported Method for Operators’ Self-assessment)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its help mor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more complete shared mental models can be fostered. This paper is a report on the psychological fundamentals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COSMOS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评价管制员安全能力,基于能力的定义和管制员工作职责,界定管制员安全能力的内涵;依据该内涵及其工作特性,建立由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和意识3个结构维度组成的管制员安全能力模型。其中,身体素质包括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业务素质包括教育状况、培训状况、技能状况和经验状况;意识包括安全意识和工作意识。在各项指标性质差异较大情况下,利用功效系数法实现评价指标的标准化以减小误差,客观反映指标情况,同时采用G1-法和熵值法集成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主客观单一赋权的不足,最后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评价管制员安全能力。结果表明,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对管制员安全能力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意识、身体素质和业务素质。就对所论能力的影响而言,心理状况强于生理状况;技能状况强教育、培训和经验状况;安全意识对意识的影响大于工作意识。  相似文献   

19.
管制员人为差错影响因素及指标权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SHELL模型,将影响管制员人为差错的因素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内部因素包括管制员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管制员业务技能三个部分;外部因素包括管制员与管制员班组之间、管制员与管制设备之间、管制员与管制程序等软件之间。通过分析和专家咨询,建立了影响管制员人为差错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之上引入0.1-0.9标度法的三角模糊数,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影响管制员人为差错的三级指标的重要度排序,排在前八位的因素依次为酒精及药物影响、形势意识、班组人员性格搭配、班组人员能力搭配、疲劳、人机界面、外界压力、情绪状态。为管制员培训和管理层进行安全检查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华南丘陵山区浅层滑坡灾害的形成机理及特征,对滑坡风险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研究和筛选,提出了丘陵山区浅层滑坡灾害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其区划方法。从浅层滑坡的发生机理出发,选用斜坡单元作为山区滑坡灾害风险区划的基本单元,并利用DEM完成单元的划分。将影响滑坡灾害形成的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岩土结构面特征、地层岩性、风化层厚度、开垦切坡强度、居民点切坡强度、道路切坡强度九项因子作为小流域山区滑坡灾害的危险性指标,以道路密度、建设强度和开垦强度指数作为易损性指标,建立浅层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价和区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