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高压旋喷桩造防渗墙因其厚度均匀,强度高,质量好,被广泛运用于堤防工程的防渗加固和部分深基础工程的基坑支护,但施工中环境污染严重。根据高喷灌浆施工的工艺特点。结合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环境保护实践,探讨了高喷灌浆施工环境污染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压喷射注浆加固地基RJP工法及北京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土木工程建设对大直径旋喷桩和超深基础防漏止水的需要,1988年RJP(RodinJetPile)工法应运而生。其旋喷桩直径达240~320厘米,固结体质量优良,工艺可靠,成本较低。1996年5月在旋喷发明人、本工法专利权拥有者中西涉博士的指导下,中日数公司在北京探矿机械厂内联合进行了RJP工法现场试验。旋喷桩直径达3米,团结强度良好,施工工艺简单。试验结果表明,在拥有三重管旋喷设备和经验的中国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深埋高地应力水平岩层掌子面开挖稳定性及支护结构失效问题,以大峡谷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深埋高地应力水平岩层失稳机理及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坚硬岩体被节理面切割后,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挤压破碎,破碎岩体遇水发生软化,导致掌子面发生大范围塌方,初支和超前支护失效;隧道开挖后岩层发生不均匀沉降,浅部岩层最先发生弯折破坏,层内块体错动滑移,继而向上方岩层发展,并伴随层间分离和层内裂隙发育,最终形成宏观破裂面;提出的台阶法、2 m开挖进尺、砼喷层、双层小导管、提高初支强度的整体优化控制措施,可有效提高现场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在淹井条件下防水型避难硐室的安全性,以归来庄金矿为例,采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开挖、锚杆支护、初喷、复喷、二次支护以及三次支护等6个支护阶段。得到应力、位移变化曲线以及塑性区范围。分析在无水压和1.5 MPa水压条件下围岩的变形特征和避难硐室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开挖过程引起的围岩形变和围压变化不大;在无水压条件下,锚杆支护后经过一系列喷浆支护可加固整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在1.5 MPa水压条件下,喷浆支护能够保证避难硐室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隧道开挖推行新奥法施工,作业断面大,广泛采用无轨运输,施工机械进峒频率高,排放废气量大,造成蝈内污染加剧。采用常规管道机械送风方式,通风机功率逐步升级,风管直径越做越大,空气质量仍难以改善。尤其是远离通风管道开口处的工作面的空气质量更难以达到工业卫生标准。据调查,施工隧道“喷锚”、“衬砌”。“运输通道”等工作面的环境空气污染往往高于掘进面,尤其是粉尘和柴油机废气中的烟尘及有毒有害气体超过工业卫生允许标准数倍以至十数倍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易发生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基于上述原因,提…  相似文献   

6.
监测技术在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深基坑围护结构的深基础工程越来越多,它以其墙体刚度大,阻水性能好,一墙多用,并能适应多种地层条件而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等基础结构物的建造,本结合广州市粤财大厦地下连续墙工程,就其监测内容及监测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基坑围护结构体系是安全的,达到了基坑开挖与围护工程安全与稳定的要求,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边坡下部隧道施工时边坡的稳定性,依托重庆某浅埋暗挖隧道项目,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二维及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施工前边坡的安全系数分析其潜在滑移模式,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分析采用高压旋喷桩在边坡上形成注浆加固墙体这一措施对边坡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是具有一定安全储备的。同时,由于填土黏聚力小,类似于砂土,边坡潜在滑移首先表现为浅层滑动。增设注浆加固墙体后,会改变边坡潜在滑移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地铁10号线盾构隧道的进出口端头井加固为例,说明软土地区盾构端头井基坑的加固方法,重点说明高压旋喷桩和三轴搅拌桩联合加固在软土地区的应用和用FLAC软件对加固后土体进行稳定性分析。表明此种方法在软土盾构端头井加固的设计和施工的实用性,为以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抽水蓄能电站中斜井开挖施工历来是一个难点。为保证高水头,斜井段多数采用50°倾角,一般都较长。陡倾角长斜井施工由于施工环境特殊,施工难度大,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斜井开挖安全管理是施工过程中的全过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管理、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10.
伊克 《安全与健康》2008,(12):28-28
2008年10月16日18时13分,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峰矿基建露天剥离工程现场发生一起重大施工爆破伤亡事故,造成16人死亡、53人受伤(其中12人重伤) 大峰矿地处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属神华宁煤集团煤炭生产企业,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2005年5月停止羊齿采区井工生产,后经设计、审查,改井工开采为露天复采,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中标承担羊齿采区上部水平硐室大爆破工程设计及施工业务。  相似文献   

11.
水射流割缝卸压增透时存在淹没射流和非淹没射流两种情况,导致煤体上下割缝半径不同,若仅根据一种半径进行钻孔布置,则易出现抽采空白带或增大工程量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淹没射流和非淹没射流不同破碎半径的钻孔布置新工艺。在分析两种射流速度场分布的基础上,理论计算了两种射流破碎半径,对比分析得出非淹没射流与淹没射流的破碎半径之比是1.48∶1。运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两种射流并存情况下的瓦斯压力变化,并与不考虑淹没射流时抽放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射流并存时抽采范围为不考虑淹没射流的86.5%。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采用交叉割缝的方式,同一行中相邻两割缝终孔间距为7.5 m,相邻两行中,垂直间距相隔5.8 m,且两端割缝中心相错3.75 m的布孔方案,并用comsol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交叉割缝布孔具有较好的抽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射流技术处理软基防渗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西沙群岛永兴岛的特殊地基条件下,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对大型地下集水池进行封底,并获得圆满成功的工程实例,总结了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处理珊瑚礁(Coralreef) 地基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压水射流卸压防治复合动力灾害的可行性,以余吾煤业高瓦斯矿井东翼采区内首采N2105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对N2105进风平巷两帮采取高压水射流卸压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巷帮煤体采取高压水射流卸压技术,煤体在高压水射流的冲击力和扰动应力波共同作用下瞬间发生破坏;巷帮侧支承应力分布曲线由原有的“单高峰值”转变为“内低外高双峰值”,受以上支承应力变化的影响,底板煤岩体内难以形成范围较大且连续的塑性应力状态区;现场电磁辐射和矿压监测结果表明高压水射流技术对煤层卸压增透效果显著,降低了巷道发生复合动力灾害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为同类矿井复合动力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围压作用下自振空化射流脉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就围压下自振空化射流动压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实验结果表明:在围压作用下,自振空化射流脉动幅度存在最优喷距,并且最优喷距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压降一定情况下,脉动幅度随围压的增加而减小;在围压和压降一定时,自振空化射流的最大冲击压力明显高于普通连续射流;自振空化射流的脉动频率,基本不随围压、压降和喷距的变化而变化,在本实验条件下,基本保持在1.38KHz 左右  相似文献   

15.
淹没旋转射流的理论分析及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淹没条件下旋转射流的基本特点、有关理论以及根据边界层流动的力学分析方法得出的淹没自由旋转射流和井筒空间的旋转射流的力学近似分析模型及其解析解,从而为全面深入地研究旋转射流的流动机理,指导该机理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爆震雾化射流用于灭火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冲细水雾灭火技术在国内外已获得成功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其灭火效果和简化装备 ,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爆炸推进原理的爆震雾化射流发生装置 ,对其工作原理、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与初步实验结果表明 ,爆震流体动力源可获得极高的能量密度和输出功率 ,爆震雾化射流具有直流水与雾状水的双重灭火性能 ,其灭火机理是脉冲雾化水的强水力冲击、高效冷却、隔氧阻燃、吸收热辐射及火焰拉伸的共同作用 ,该技术适于开发高效、清洁的便携式个人消防装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低渗高突煤层瓦斯治理工程量大、效率低难题,提出在煤层中利用高压水射流切割缝槽依靠煤岩自身重力自动卸压强化瓦斯抽采技术。为了确定超高压水射流割缝工艺参数,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缝槽间距、宽度条件下缝槽周围煤体塑性破坏特征和应力演化规律,得出高压水射流割缝合理缝槽间距为3 m,合理缝槽宽度为100 mm,现场实践表明:高压水射流割缝增大了煤层暴露面积、煤体扰动体积,高负压抽采支管瓦斯流量和浓度显著提升,瓦斯抽采纯量在0.7~1.1 m3/min范围内波动,瓦斯浓度在50%以上,对该矿其他工作面瓦斯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机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综合利用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旋转射流的结构特性及井底流场分布,证明了旋转射流具有三维速度,且其速度最高部分,集中在离开射流轴心一定半径的一环形区域上,射流呈扩散状,其冲击面积随喷距的增大而大幅度增加。旋转射流破岩钻孔的机理不同于普通圆射流,它以剪切破碎为主,伴以冲蚀、拉伸破坏和磨削等多种形式,因而具有很高的破岩效率。破岩首先从对应着射流能量最高的环形区域开始,并逐步向内、外扩展,形成凸锥状的孔底。研究表明旋转射流在破岩钻长连续孔眼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