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烟煤与无烟煤储量为5731.43亿吨,年开采量为29.67亿吨(1984年),可开采193年。其中北美储量为1367.39亿吨,年开采量7.91亿吨,可开采173年;亚洲储量为1710.5l亿吨,年开采量9.96亿吨,可开采172年。全球石油与油气储量为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大港探区石油资源蕴藏量超过20亿吨,天然气资源蕴藏量3800亿立方米。截至2009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1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412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1.53亿吨、生产天然气184.5亿立方  相似文献   

3.
<正> 世界产销分析世界储量和产量全球高岭土储量为118亿吨,其中美国占35亿吨,苏联23亿吨,英国18亿吨。世界高岭土产量虽然每年稍有波动,但总的说来长期处于持续增长状态。1986年世界高岭土产量为2261万吨(不包括中国),主要有(万吨):美国775、英国308、苏联299、法国135、哥伦比亚100、印度70、捷克斯洛伐克65、北朝鲜65、巴西55。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工业污染一直是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从四个污染要素来看,目前,我国每年排放废水36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60亿吨,占72%;大气排尘总量2200万吨,其中工业排尘占总排尘量的79%;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73%;固体废物产生量每年7亿吨,其中工业固体废弃物就有5.7亿吨,占81%;噪声方面,工业噪声占30%,交通噪声占30%,两者占60%.因此,  相似文献   

5.
动态信息     
2004年中国万元GDP 能耗上升5.3% 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5%,与此同时,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19.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万元GDP能耗1.58吨标准煤,上升5.3%。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2004年,煤炭消费量18.7亿吨,比上年增长14.4%;原油2.9亿吨,增长16.8%;天然气415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6.
1前言 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是最丰富的农业废弃生物质资源,根据农业部2010年发布的《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吨,利用率达到69%.其中,作为饲料利用2.11亿吨,占30.69%;作为燃料利用(含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1.29亿吨,占18.72%;作为肥料利用1.02亿吨,占可收集资源量的14.78%;作为食用菌基料1500万吨,占2.14%;作为造纸等工业原料1600万吨,占2.37%.还有31%的秸秆未得到任何利用,如果能够充分加工利用,可直接或间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消费石油的经济部门在战后的迅速发展,使石油开采速度和海上运油量都飞快地增长起来。早在1950年,经海上运输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就有2亿2千万吨之多,随后,运输量(主要是原油的运输量)每十年都有显著的增长:在1960年为5亿4千万吨;在1970年为14亿9千万吨;在1980年约为20亿吨。 在1980年,运输如此大量的石油和石油产品,曾占用了7712艘油输,总载重量约有3亿4千万吨。同五十年代初期比较,当时运油的3,000—3,500艘油轮,总载重量仅约4千万吨。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废物泛指农业生产中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主要包括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农业生产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据农业部统计分析,中国畜禽粪污2016年产生量约38亿吨,有40%未有效处理和利用,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9.95亿吨,可收集资源量8.29亿吨,利用量6.69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0.6%;中国农膜2015年总  相似文献   

9.
胡小 《环境导报》2003,(7):28-29
“原以为您无限宽广,不在乎失去一片荫凉;原以为您有无穷宝藏,不在乎掠走一点安详;原以为您无比坚强,谁知您的泪在流淌;原以为您母爱无疆,谁知您渐渐失去力量。”已经46亿岁的地球,您现在怎么样?现实数据触目惊心,全世界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000吨,汞11000吨,镉5500吨,超出自然背景值20~300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工业化国家中,每年排放的一氧化碳1.49亿吨,二氧化碳3700万吨,二氧化硫5500万吨,颗粒物1600万吨。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有害废物3.3亿吨,每年倒入大海的船舶废物640万吨,从船上扔进大海的塑料集装箱500万个。商业渔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价政策现状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中  周芳 《环境保护》2012,(19):54-57
2010年,我国用水量为6022亿吨,其中农业用水量为3689.1亿吨(占61.3%),工业用水量为1447.3亿吨(占24%),生活用水量为765.8亿吨(占12.7%),生态用水量为1.19.8亿吨(占2%).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17.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237.5亿吨(占38.5%),生活污水379.8亿吨(占61.5%).根据物质平衡理论,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从自然环境进入经济系统的水量(取水量)必然大致等于从经济系统排入自然环境的水量(排水量).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7,(10)
<正>近年来,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港集团")坚持以绿色低碳环保为目标,将环保理念和措施贯穿港口生产、经营、建设每一个环节,多管齐下推进绿色港口建设。2013年至2016年,广州港集团货物吞吐量由3.41亿吨增长至4.05亿吨,增幅18.76%;综合单耗由3.358吨标煤/万吨吞吐量下降至  相似文献   

12.
云南曲靖盛凯焦化有限公司是盛凯集团旗下的母公司,目前固定资产已达2亿元,拥有机焦生产线两条,年产焦炭90万吨,副产煤焦油2万吨;洗脱苯生产线两条,年产粗苯1万吨;60万吨/年重介洗煤生产线一条,煤焦油深加工生产线一条,煤气输送管道一条,年外供发电煤气1亿立方,2007年实现产值4.5亿元。  相似文献   

13.
7、废弃物世界各地除漏油和液体废弃物污染外,固体废物堆积如山,欧共体国家每年扔掉20亿吨的废物(包括垃圾、污泥、矿山废物和电厂的粉尘)。这些废物中有的是有害废物。80年代中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每年产生约3亿吨有害废物,3.7亿吨城市废物;工业化国家产生的有害废物3.25亿到3.75亿吨,占世界有害废物年总产量的90%以上。全世界的水井经常受到化学品泄漏的污染,美国有7.6万个活性填埋场,其中有1万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近十年内,我国港口煤炭运输迅速发展,1987年主要港口煤炭吞吐总量达1.75亿吨,“七·五”期间港口煤炭吞吐量目标2亿吨,预计2000年将达到3.1亿吨。港口煤运发展的同时,煤运过程中煤粉尘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据国外监测资料报告,一般装卸煤炭作业中,每装卸一百万吨煤炭,煤尘的逸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全世界会产生13亿吨的垃圾,这个数据预计到2100年会增加到40亿吨。就一个国家而言,虽然美国人口仅仅占到世界的4%,但是这个国家产生的垃圾却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多,占到全世界的30%多。2015年美国人制造了2.6亿吨的垃圾。与之相比,虽然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近4倍,中国在2017年产生的垃圾是2.15亿吨,少于美国。每个美国人平均一生会产生4万公斤的垃圾留给后代,平均每天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20年水环境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预测,到2020年全国新鲜总取水量为7450亿吨,全国废水排放量为1015亿吨,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700亿吨,废水中COD产生量为4342万吨,COD排放量为1414万吨。从2001年到2020年治理废水总投资为3348亿元,详见表1~6。  相似文献   

17.
1 环境污染状况 1·1“三废”排放状况 1986年~1991年,云南省的“三废”排放情况见表1—1。1991年“三废”排放量为:废水5.98亿吨,废气1537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518万吨。废水和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汞0.43吨,镉8.16吨,六价铬  相似文献   

18.
一、废水: 全省废水排放总量:12.8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6.9亿吨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3.7亿吨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53.9%  相似文献   

19.
吴健  马中 《环境保护》2013,41(7):41-43
2013年初,山东企业向地下排放污水的新闻将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再次带入公众的视野。这样的地下排放在我国究竟是个案,还是并非少数?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2009年我国工业用水量(新水)873亿吨,工业排水量237亿吨,工业用水量与排水量的差额为646亿吨。即使扣除工业耗水量约190亿吨,工业损水量约290亿吨,每年工业无处理排水量仍高达约160亿吨。这部分工业无处理排水在统计中没有得到反映,它们只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14,(6)
正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发布的数据,在过去一年中,德国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高达7.6亿吨,占欧盟28个成员国总排放量的23%。排名紧随其后的依次为英国(4.55亿吨)、法国(3.45亿吨)、意大利(3.41亿吨)和葡萄牙(2.9亿吨)。在排名前5位的国家中,德国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因为在过去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