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译 《劳动保护》2007,(5):78-81
“日落特快”,是美国全国铁路客运公司的骄傲,是首趟贯通东西海岸的列车。这趟双层列车不仅豪华,而且运用了一流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9月22日,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公开审理今年3月24日沪杭铁路线上旅客列车正面相撞的重大交通肇事案,依法以交通肇事罪判处3311次列车司机周小牛有期徒刑6年6个月,副司机刘国隆有期徒刑3年。 今年3月24日14时零7分,上海铁路局杭州机务段机车司机周小牛、副司机刘国隆驾驶ND 2型内燃机车牵引311次旅客列车从上海真如站沿沪杭铁路外环线开往杭州。由于注意力分散,疏忽大意,违反铁路机车运行和技术管理等有关规定,导致列车冒进出站信号,挤坏道岔进入正线,与迎面驶来的208次列车相撞,酿成死29人、伤27人的重大行车事故。“3.24”火车相撞…  相似文献   

3.
铁路安全保障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应具有线路维修、区域安全运行、日常和临时限速命令的控制、车站地面设备与机车上司机的信息传达、列车运行调车监督等功能。铁路提速列车的安全技术监督系统既要兼顾既有系统的技术、设备 ,又要按照列车提速的技术要求进行标准化、计量化、质量等方面信息和功能设计 ,因此 ,笔者给出一种根据实时动态跟踪数据对提速列车的设备进行评价和预警分析属性评价方法。通过快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获取列车安全的重要参数 ;构造每个参数等级标准属性函数 ,计算出多参数综合属性 ,给出运行系统安全状态属性识别的综合评价结果 ,并以机车安全属性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孟谦 《安全》2012,33(7):27-28
正1故障经过2011年4月27日上午10:00,S986次货物列车运行至定州西进站前,司机发现运行前方左右侧钢轨上摆放有小石子,随后听到撞击声。列车定西站内通过时被接发列车的外勤发现机车下部有油柱,及时通知前方站值班员将列车拦停于前方站内侧线4道。停车后司机检查发现A节变压器右侧箱体底部放油  相似文献   

5.
无妄之灾     
陆译 《劳动保护》2005,(7):70-71
当灾难降临时,对灾难进行解释是治愈公众创伤的重要方法。但有时,人们却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事故发生在1975年2月28日伦敦的摩尔吉特地铁站。自那天起,这家地铁站的名字便成了“无妄之灾”的代名词。28日早上,正值交通高峰时刻。一列北线272号地铁列车,离开了旧街站,驶往终点站摩尔吉特站。司机名叫莱斯利·纽森,不到60岁,为人谦和。在离摩尔吉特大约800米的地方,列车通过了绿色信号灯。通常,纽森会在这儿开始减速,慢慢进入摩尔吉特站。但不知何故,列车却提速通过了下一个400米处的绿色信号灯。进站前,列车是以56千米,而非正常的24千米的…  相似文献   

6.
与司机们闲聊,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司机之间一旦发生矛盾、纠纷,从来不主动说“对不起”,而是千方百计要找出对方的不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不会说“对不起”,还是不想说,还是没必要说?他们有自己的看法: 在交通事故中,要说“对不起”,首先就“既成事实”,承认了你的不是,会使自己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7.
据安监总局网站消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铁道部日前通报湖南省芷江县“3.12”较大铁路交通事故。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系7名学生违反有关规定,被通过的货物列车撞上。安监总局、铁道部要求加强对铁路沿线群众安全意识的教育,严格落实机车乘务员嘹望制度,深入开展铁路沿线安全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关系户”     
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车箱厂生产科团支部为了保证司机安全行车,同这个科的司机结成了“关系户”。 生产科有些司机出车跑长途时,经常为家里没人照料而发愁,心里不踏实。为了使这些司机集中心思安全行车,团支部主动为他们排难解忧。出车前,他们先到各家了解情况;出车后,主动去帮助他们家属解决困难。司机鲁恒家里有两个小孩,爱人工作忙,有些家务活干不了。团支部书记吴顺林就带着团员前去帮忙。、有些司机家里要换液化气怕,他们就主动承担下来。他们的做法,深受司机和家属们的欢迎,促进了安全行车。“关系户”@章舜贤  相似文献   

9.
2月14日下午,马鞍山钢铁公司南山铁路运输车间的路工们正在装运枕木。60根枕木在平板车上堆得很高,大家装完都上了车,就打算开车了。 这时安全科的两个同志看到平板车上站了这么多人,便劝阻说:“这样人和货混在一块儿多危险啊。”几个路工却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但安全人员坚持照章办事,路工只好下了车。临开车安全人员卫嘱咐司机范兴保说;“一定要遵章行车,宁可慢一点,也要保证安全.” 谁料安全人员前脚刚走,三个青工又爬上了平板车。老范不忘遵章行驶,坚持让他们三人下了车.事也真凑巧,当机车拖着平板车巴进采场掌子面时,由于路基下…  相似文献   

10.
开车的修养     
早些年,汽车司机可是一种很风光很有气派的行当,油水相当的丰厚。当年福州的聪明人就总结说,最牛气的职业是:“一嘟嘟,二医师”。“嘟嘟”就是指汽车司机的喇叭声声。医师的牛那不必废话,可是他再牛,还是得屈居汽车司机之后,可见汽车司机那时候风头有多健。那年月当上一个汽车司机,就是给他个科长也不换的。  相似文献   

11.
《安全》2013,34(12):48-48
在高速列车上吸烟最高将被罚款2000元,严禁压缩铁路建设工期,铁路机车存在安全性缺陷将被召回……日前,一部全新的铁路安全管理综合性法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公布,2014年1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护》2013,(12):I0013-I0014
在高速列车上吸烟最高将被罚款2000元,严禁压缩铁路建设工期,铁路机车存在安全性缺陷将被召回……日前,一部全新的铁路安全管理综合性法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公布,2014年1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运输部火车司机白守仁,开火车25年,安全行车25年,25个春秋没有出过任何事故,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巨龙”好驭手。1971年,刚满月岁正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白守仁,从河南省浚县巨桥乡来到安钢运输部。初来乍到,领导分配他当了火车司炉工。新天地,新环境,白守仁摸着横卧在铁轨上的黑色“巨龙”,心中激情满怀,并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开车本领,搞好安全运输生产。从此,班上他不懂就问,主动向老师傅学习,班下他向书本请教,熟悉机车各部位功能及零件名称。他在工作中处处留心,公司铁路线上哪儿环境好,哪儿环境不好…  相似文献   

14.
交通世象     
“修路” 出租车停下后,计价表上打出的是60元,乘客道:“我说师傅,你怎么不走近道走远路呢?要是走中环路的话,满打满算20元也就够了。”司机说:“我说老板,并非我存心故意,只是中环路现在正在维修,我走不得呀!”乘客说:“真有此事?”司机答:“当然啦!难道我还骗你不成?”乘客道:“这就奇怪了,我是中环路的总指挥,我没下令修路呀?要不,你带我过去看看?”司机愕然。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12月 2日清晨 ,印度一列满载乘客的列车在旁遮普邦卢遮亚拉前一站与一列出轨的货车相撞 ,导致 4 3人丧生。次日 ,又有一列火车在距孟买 585公里处出轨。有关统计显示 ,印度 2 0 0 0年已发生2 53起铁路交通事故。据报道 ,在过去 5年中 ,印度共有 2 370多人死于火车事故 ,仅 99年一年就有 6 16人死于非命 ,一次死亡 2 0 0人以上的恶性事故在印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印度斯坦时报》评论说 ,印度铁路恐怕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这种说法似乎并不过分。那么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印度的铁路交通事故如此频繁 ?负责铁路事务的国务部长辛格发…  相似文献   

16.
诞生于1946年10月30日的“毛泽东号”机车,始终履行着火车头的职责,至今已在铁道线上驰骋了55年。截至2002年3月底,“毛泽东号”已经持续安全运行734万公里,防止各类行车事故397件,是全国铁路安全运输的一面旗帜,至今保持着安全运行公里的最高纪录。铁路行业有句老话:安  相似文献   

17.
经常和司机打交道,自然也就认识福州司机小梁,问及对闽北道路的印象,他深有感触地说:“闽北山多、路弯,且这个季节雾大难行,要想在那开好车,可不是一件易事呀!”其实不然,深入闽北邵武,看到曾多次被誉为“优秀驾驶员”的杨中华开了近十年的闽H11901运输车,问其行车的秘诀所在,他笑着说:“安全才是高效率。”  相似文献   

18.
电机车是目前矿山井下常用的运输工具之一,按规定:井下电机车驾驶室内只准乘坐司机1人。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工作中却常出现“搭便车”的情况,有的强行挤入驾驶室内,有的甚至搭坐在机车尾部的电阻厢上或扒在机车两侧进行长距离运行。殊不知如此搭便车是相当危险的,务必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首钢迁安矿区铁路车辆主要有敞车、自翻车以及平车等种类,车辆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车钩,运输前需要把车辆的车钩相互连挂在一起编成一列,机车牵引运输过程中,通过车钩间传递牵引力,进而实现列车在铁路线路上运行。车辆连挂前,运输部调车员要提前检查车钩状态、用力提起钩提杆,使钩舌向外完全转开,而另一辆车的车钩处于闭锁位置,车辆连挂作业时,调车员通过手持机向机车上的乘务员传输信号,指挥机车提供动力推动车辆移动,与同一铁路线路上静止状态的车辆发生轻微碰撞,致使原来全开的钩舌完全转入相连挂车辆车钩的钩头内方。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前不久,笔坐车去淮北办事.一路上见司机反复把安全带挂上又下、下又挂上。笔问其故,答日:“有交警时就挂上,没有交警时就下。”原来,司机把安全带看成了累赘、当作了摆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