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陆菁 《环境工程》2002,20(5):15-17
将市场污水处理厂消化池中的厌氧污泥投入处理化工高浓度废水的厌氧反应器中进行厌氧菌的驯化工作,重点研究了在此过程中进、出水CODCr、pH、VFA(挥发性有机酸)、污泥的变化情况及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厌氧处理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现状及研究焦点,论述了以微生物固定化和提高污泥与污水混合效率为基础的一系列高速厌氧反应器的特点,分别阐述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及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提出高效率的厌氧处理系统应满足的条件,并与好氧处理技术作了对比,综述了新型反应器的研制及其组合工艺的应用在废水处理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苯酚厌氧降解的厌氧污泥驯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法处理含酚废水时,苯酚厌氧降解的厌氧污泥的培养与积累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混合厌氧污泥驯化、单一厌氧污泥驯化、好氧污泥转兼性驯化三组对比试验,探讨了合适的苯酚厌氧降解的厌氧污泥的驯化方法。研究表明:好氧污泥转兼性法驯化历时最短,处理效果好。静态培养时,微生物经过2个多月的驯化,日均降解苯酚的速率达100mg/(L·d)  相似文献   

4.
厌氧工艺的发展和新型厌氧反应器   总被引:77,自引:1,他引:76  
王凯军 《环境科学》1998,19(1):94-96
回顾了厌氧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厌氧反应器的发展趋势。对第三代的典型反应器,如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和厌氧升流式流化床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对笔者在城市污水厌氧处理方面的实践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田中科  王芬  闫钊 《环境科学》2020,41(11):5106-5113
通过分析中温厌氧消化+机械脱水以及热水解预处理+高温厌氧消化工艺过程中重金属含量与形态的变化,研究了中温厌氧消化与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对污泥重金属风险、形态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温厌氧消化工艺增加了污泥中Cd、Cr、Cu、Ni和Zn的含量,重金属污染等级和潜在生态风险增强.高温厌氧消化工艺降低了污泥Cd和Cr的含量,重金属污染等级和潜在生态风险降低.其中,N厂污泥主要致污染金属为Cd和Zn,S厂污泥主要致污染金属为Cd;Cd是6种重金属风险系数最高的,是污泥潜在生态危害的最大贡献者.中温厌氧消化后,污泥中Cd、Ni、Pb和Zn的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所占质量分数之和降低;Cd、Cr、Cu和Ni的残渣态所占质量分数降低.可见,中温厌氧消化后,污泥重金属的潜在毒性和稳定态向直接毒性转化.高温厌氧消化后,污泥Cd、Cr、Cu、Pb和Zn的可交换态所占质量分数降低;Cd、Cr、Cu、Ni、Pb和Zn的残渣态所占质量分数亦降低,可见,高温厌氧消化后,重金属的直接毒性和稳定态向潜在毒性转化.  相似文献   

6.
对酒精废醪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厌氧污泥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厌氧污泥产量的方法,并对影响酒精废醪套也立立抟的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及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系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启动后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各种因素(温度、pH值、挥发酸、毒物或抑制物、碱度等)。  相似文献   

8.
厌氧除磷种源的筛选与厌氧除磷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分批培养,考察各接种物培养始末总磷浓度的变化,比较了牛粪、猪粪、鸡粪以及来自两个不同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的除磷能力,试验证明猪粪的除磷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将猪粪与两种厌氧污泥按质量比3:1:1混合作为接种物,研究了厌氧生物除磷的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和蛋白胨分别是厌氧生物除磷的良好碳源和氮源;适宜的初始pH6.5,适宜的培养温度35℃.在适宜的除磷条件下,培养至第4天,猪粪与厌氧污泥混合物对总磷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21.31%)外加钼和其它微量元素对厌氧生物除磷没有效应,表明试验所用的培养液中,不缺少这些元素.另外,外加还原剂硫化物对厌氧生物除磷也没有明显的作用,表明培养液中的有机物质所致的低氧化还原电位已能满足厌氧生物除磷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厌氧反应器内的流态,加快污泥的颗粒化和形成具有生态梯度的微生物生态系统,设计并制作了新型厌氧多级喷动床,实验测试了反应器的水力喷动、气体喷涌和污泥分层分级现象。在常温下,利用新型厌氧多级喷动床接种混合污泥,经过42 d的培养,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稳定运行18 d后,NH4+-N、NO2--N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启动60 d后,反应器底部出现大量粒径2 mm左右的颗粒污泥,且污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沉降性能,沉降速度达到70 m/h。结果表明:厌氧多级喷动床因其特殊的水力结构,可有效加快污泥的颗粒化。  相似文献   

10.
对锦州石化公司炼油污水处理场的剩余污泥进行中温厌氧消化小试,考察厌氧消化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后,COD、有机成分去除率均达到80%左右,同时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减少了污泥脱水的药剂用量,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可实现剩余污泥的稳定化和减量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印钞废水生物处理提供可行性方案。通过对印钞废水的特性进行分析,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并对反应过程中可降解性和产甲烷毒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印钞废水可以通过厌氧生物降解进行处理,其可降解性BD%为79.6%,对甲烷菌的抑制作用为89.6%,微生物不能通过直接驯化适应,建议厌氧处理前进行稀释或脱毒处理,同时需要给废水中补充磷源,以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杨淑霞 《环境工程》2012,(Z2):181-182,9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聚酯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其原材料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行业的迅速崛起,PTA生产废水量大,COD负荷高,传统上采用的两级好氧处理工艺存在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的问题;结合国际上应用实例,分析采用高效厌氧工艺和好氧工艺结合来处理PTA生产废水的优势,可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3.
高浓度废水可调式厌氧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酒精发酵和有机化工混合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厌氧工艺的改进,成功地研发了"可调式Ⅰ级全糟发酵/DDG+Ⅱ级UASB+Ⅲ级IC"厌氧工艺,实现了废水有机负荷和进入方式的随机调节。运行结果表明:新工艺运行稳定,有机负荷提高1倍,沼气产率提高39%~56%,厌氧阶段出水COD由原工艺的2000 mg/L降低到500 mg/L左右,COD去除率由93%上升到99%。  相似文献   

14.
田猛  周律 《环境工程》2003,21(6):27-30
由于不完全厌氧过程的工艺特点 ,其在中国城市污水处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侧重分析了不完全厌氧过程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应用中 ,关键性参数的选择以及亟待研究几个不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实际污水处理工艺中除磷效率,优化系统中厌氧释磷的条件,主要研究了三种不同原水投加方式对厌氧释磷过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UniFed SBR系统内的活性污泥,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对活性污泥的释磷影响,采用1次进水、4次进水和连续进水3种不同原水供给方式对于厌氧释磷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进水方式可有效延长实际生活污水的注入时间,大大提高其中有机底物的可利用性,释磷速率由0.082增至0.143 mg/(L.min),其中单位活性污泥释磷量分别为2.24×10-3、3.26×10-3和3.80×10-3mg/mg,这种碳源投加方式的改变,使得利用实际生活污水的厌氧释磷特性得到优化,并提高了实际生活污水中有机碳源的可利用性和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进入污水/污泥中,对污水/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综述了纳米材料特性利用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吸附还原重金属,作为电子供体提高厌氧消化效能,降解难降解有机物,减少硫化氢等),以及纳米材料可能对厌氧消化系统微生物的影响(释放金属离子毒性,通过吸附作用包被微生物细胞,破坏细胞膜,引起遗传物质损伤等)。提出最大限度降低纳米材料对厌氧消化系统微生物危害以及利用纳米材料特性促进污水/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废物厌氧水解液反硝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殖废物经过厌氧水解处理 ,其上清液中含有反硝化菌可以利用的有机物 ,分别对厌氧水解上清液和养殖废水进行反硝化处理 ,测定得到各自的反硝化速率分别为 0 0 13d- 1 和 0 0 0 17d- 1 ,表明利用厌氧水解液进行反硝化处理 ,可以极大提高养殖废水的反硝化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二级UASB厌氧工艺在制药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素制药污水复杂,其CODCr高达39000mgL,硫酸盐的浓度在6500mgL左右,常规工艺很难处理,山东某制药厂采用了二级厌氧工艺处理此类废水,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厌氧污泥床过滤器处理涤纶废水的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洪军  杜冰 《环境工程》2000,18(2):19-21
采用厌氧泥床过滤器 (UASBAF)处理高浓度涤纶废水 ,试验结果表明 :UASBAF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处理涤纶废水的效能 ,稳定运行容积负荷可达 10~ 12kg/m3 ·d ,水力停留时间 2 2~ 2 4h ,CODCr去除率 80 %左右 ,并具有启动快 ,耐冲击性负荷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利用厌氧污泥对有机废水的发酵产酸作用,考察pH值对系统产酸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产乙酸pH值。结果表明:控制系统pH值在4.0~4.5的条件下,乙酸为主要末端发酵产物,厌氧污泥的产酸效果较好,且pH=4.3时效果最佳;而当进水碱度>300 mg/L,氧化-还原电位Eh在-250 mV时,可以保证乙醇型发酵的最佳pH值范围,获得理想的产酸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