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电作为一种优质清洁能源,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剖析了核电厂当前环境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当前核电厂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核电厂环境管理助力。  相似文献   

2.
<正>公众对核电的可接受性是影响核电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美国作为核电强国,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公众沟通经验。调研学习美国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良好实践,对于解决中国核行业当前与公众沟通所遇到的障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美国第三代核电机组AP1000所在的厂址Vogtle核电厂的公众沟通实践进行了研究,总结了Vogtle核电厂公众沟通实践的特点与不同之处,分析了其实践对中国未来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煤电厂和核电厂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用了国内外大量的数据,对煤电厂和核电厂在整个燃料循环过程中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并结合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核电厂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比煤电厂要小.核能是最安全、最清洁的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环境》2009,(8):58-59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日前强调,核电是当今最现实可行、能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是优化中国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必由之路。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核能将是未来主要能源,这是解决世界范围内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目前,核电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水电占6%.随着矿物能源的枯竭,加快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1994年3月日本决定投资3000亿日元进行常温核聚变研究.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核电站,计划到2000年将建造9个核电站.这将使能源生产达到6000兆瓦,核电约占总电力的4%左右.我国政府于1994年3月4日宣布在九江市建立第三个核电站.我国计划在2010年前,电力增加一倍,每年要有1500兆瓦的发电能力投入运行.能源与环境、经济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发展核电,比火电经济、风险小、可减轻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但主要是核废料处置和安全问题.1994年3月13日欧洲七国集团环境部长警告前苏联和东欧的核反应堆有潜在危险.总之,核电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极大,必须予以重视,现应超前做好技术与强化环境管理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我国核电与煤电环境影响的外部成本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子英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8):1086-1090
应用影响路径分析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立了核电能源链与煤电能源链的外部成本计量框架,对二者的环境影响的外部成本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煤电能源链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直接导致酸雨、降尘和全球变暖等环境效应,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系统、材料和清洗等造成明显影响;而核电能源链未发现可察觉的环境影响.从污染物(SO2,NOx,PM和CO2)排放看,煤电能源链比核电能源链高2个数量级;煤电能源链的辐射影响是核电能源链的40倍;煤电能源链总的外部成本是核电能源链的115倍.比较可知:①核电是清洁的能源,其比煤电更有利于环境;②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③现行的能源价格机制中没有合理地体现环境成本.应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完善能源价格机制等途径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颁布的日本核电厂安全要求的概要,论述了新安全要求的各项改进措施,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日本核电发展的影响,将日本核电厂新安全要求中的内容和不足加以总结,为我国提高核安全监管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凡  王威 《环境保护》2022,(11):52-55
核电作为一种低碳、绿色的清洁能源,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巨大的市场潜力。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实施,将环境友好理念融入核电发展迫在眉睫。本研究从总图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环境友好型核电厂的特点,分析已建核电厂存在的用地问题,按照环境友好型核电厂的要求,从厂址选择阶段和厂区规划阶段出发,提出标准化、可实施的环境友好型核电厂节地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内陆发展核电所关注的厂址安全、环境保护的几个问题。分析表明,发展内陆核电是我国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内陆核电的核安全是有保障的,环境风险可控,我国启动内陆核电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针对核电厂面临的固体废物积存量超出暂存库设计容量但无法送交处置的困境,通过分析核电持续发展带来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需求和我国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出现处置困境的深层原因是废物处置责任不明确、核电发展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家职能存在割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出台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选址规划、建立独立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公司、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资金保证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核事故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本文针对目前核电厂面临的积存的低中放固体废物超出暂存库设计容量和时间的困境,分析核电持续发展带来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需求和放射性风险,深入探讨了我国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废物处置责任划分不明确、核电发展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家职能存在割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出台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选址规划、建立独立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公司、建立和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基金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核电与环境     
《环境》2003,(2):50-50
北煤南运——运输量十分巨大,经济上也不合理。核电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能源。据国外经验,核电厂发电成本低于烧煤电厂,对环境的影响远远小于烧煤电厂,在燃料利用和运输负担上,核电厂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广泛采用环境行政许可,它是我国行政许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加强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阐述了环境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形式、分类和作用,主要分析了我国环境行政许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核电站事故导致人们产生恐核心理,对建设核电站过多的疑虑,如此会阻碍核能源的利用和发展。正确认识核电,通过提高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我国改变能源结构必须积极发展核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所需的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核去核从?     
<正>在化石能源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下,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其中核能作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自1951年被人类首次利用后,已成为世界电力供给的主要能源之一。今年3月份在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核安全观",并在访欧期间变身核电"推销员",力推中国核电"走出去"。从大亚湾核电站到英国核电项目,我国核电已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核电市场风云变幻,一方法国在大力发展核电,法国电力供应中核电比例占世界第一,一方是德国将于2022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在全球核电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下,"德国弃核是勇气还是无奈",德法核电发展冰火两重天,但"德法核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缺乏常规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火电比重已经过大,加快核电发展,是我省电力发展的必然选择。继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之后,浙江省第二座核电站三门核电站的两台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技术机组也即将在2015年投入运营。加速核电建设不仅保证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而且能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省核电建设应通过加强核电站的安全检查、设计建设中安全措施保障、解决核电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加强监测网络的建设等,促进浙江省的核电建设与环境安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高达37亿吨,是世界煤炭产量的一半。在我国煤炭消费量中,一半用于发电,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严重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频发大面积雾霾天气,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核能是一种安全、经济和清洁的能源,核能和平利用是上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1954年世界第一个核电  相似文献   

18.
1 环境能源开发的意义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是当前人类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能源出现了紧张和危机,能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森林覆盖率降低造成水土流失和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燃烧而导致的“温室效应”给整个人类的环境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9.
核电作为一种安全的清洁能源,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核电的现状,从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几方面对核电进行分析比较,说明积极推进核电发展是我国未来电力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孙钰 《环境保护》2011,(10):32-34
核电安全对于发展核电至关重要,近期发生在日本福岛的核电站事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核电发展问题的关注.近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核安全局局长王玉庆,就中国如何安全开发和利用核电的问题接受了<环境保护>杂志的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