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用于替代化石燃料.通过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四种主要生物能源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同种生物能源净能比(NER)和温室气体净减排量(GGENR)与原料相关.纤维素燃料乙醇的GGENR(52 603 kg CO2/TJ)高于玉米乙醇(10 660 kg CO2/TJ).而巴西生产的甘蔗乙醇GGENR则达到最大值,61 418 kg CO2/TJ.大豆生物柴油的GGENR比微藻高出86%,分别为36 121 kg CO2/TJ和19 399 kg CO2/TJ.对于生物燃气和生物质直燃,由于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外源能量输入很少,其GGENR分别达到56 100 kg CO2/TJ和98 300 kg CO2/TJ.  相似文献   

2.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荒唐的一个绿色创意:将数以百万计的粮田转化为生产乙醇的玉米地,然后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来获取“乙醇”燃料,为了提炼生物燃料,浪费了更多的化石能源!与此同时,由于粮食短缺,还导致世界粮食价格不断上涨。  相似文献   

3.
燃料乙醇生产推广背景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石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物资。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大趋势。此外,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生物质能源原料来源广、可大规模开发、廉价和清洁的属性,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竞相发展的战略首选。我国是世界生物质资源大国,加快先进生物燃料技术产业化及高值化综合利用,是加快新能源发展、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减少PM2.5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4.
全球生物能源发展及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能源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以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从广泛的定义来看,沼气、农作物秸秆能源、用作能源的树木、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都属于生物能源的范畴。生物能 源是目前除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之外的第四大能源类型,约占全球能源总需求的15%。而近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生物能源主要是指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由于其发展迅速,并且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后面所讨论的生物能源主要指这两种生物液体能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运输系统已成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给全球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石油资源越来越少,国际油价起伏不定也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寻找新的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而生物燃料则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生物燃料的发展状况,阐述了生物燃料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并说明生物燃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论述了化石燃料在21世纪能源需求供给中的重要性、未来能源供给,以及未来能源利用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考虑了当前和潜在的替代能源.得出的结论是即使其他资源衍生的能源大幅增加,21世纪大部分时间内,化石燃料仍是主要能源,CO2的封存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生物燃料发展前景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丹 《世界环境》2009,(4):27-28
2009年6月29日,丹麦外交部宣布在12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各国政要将乘坐环保燃料交通工具穿梭于哥本哈根市内,其中一半车辆将使用基于秸杆的第二代生物乙醇驱动。据介绍,这次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丹麦准备了122辆基于生物能源、清洁柴油、混合动力和氢动力的环保车辆,其中60辆基于生物能源。生物燃料合作伙伴计划将负责为会议期间各国外长乘用的大部分车辆提供第二代生物乙醇……  相似文献   

8.
ENN精粹     
正取消化石燃料补贴不会像预期的那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Enn环境新闻精粹2018年2月8日新的研究表明,取消化石燃料补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可再生能源使用量的影响不会很大。终止燃料补贴将减少化石燃料出口国的排放,但是在大部分区域,此举带来的排放缩减幅度将低于《巴黎协定》的要求,而在另外一些区域,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化石燃料补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数千亿美元,取消这些补贴被一些人视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关键。但  相似文献   

9.
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石油短缺,因此正在努力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以抑制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全球变暖趋势。在此紧要关头,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可替代能源就显示出了重要性。由于目前西欧正逐渐成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使得西欧在推行替代能源的过程中面临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发展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同时,按人口平均消耗的能量,已被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志。工业发达的美国,按人口平均能量消耗已达到十瓩左右。能源的大量开发与使用,一方面标志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却给环境带来了污染。现阶段,能源已经是人为污染源中最主要的污染源了。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其中,石油占世  相似文献   

11.
能源与环境     
能源不仅是衣、食、住、行等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并且作为物质生产、流通以及情报交流等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东西。可以说,人类正是通过大量的能量消费才发展了近代的文明。另一方面,能源对于作为人类开发、生产、消费、废弃等活动场所的环境,对所有生物生存基础的环境也给予了各种各样的负荷。总之,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与环境问题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燃料燃烧及储运等过程中,可排放出硫  相似文献   

12.
氢能的重要性和制氢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能是一种储量丰富、热值高、无污染的新能源.常见的工业制氢方法有:化石燃料制氢工艺、电解水制氢,催化热分解碳氢化合物制氢,生物制氢等.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制氢研究十分活跃,开发氢能源及在未来发展氢能经济对于经济高速增长、能源进口依赖较大、消耗与日俱增的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环球     
欧盟欲限粮食转化生物燃料 欧洲联盟委员会日前提议由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转化制成的生物燃料最多占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总目标的一半,  相似文献   

14.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呼唤新能源。人类生活、生产都要消耗大量能源,没有充足的能源供应,人类无法生存。迄今为止,人类所使用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大部分都是从地下采挖得来。但上述能源储量有限,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从现在开始,地球中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只够30年的开采,煤也只能使用200年。此外,常规能源均为化石燃料,使用中必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如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全球温室效应带来的种种自然灾害,大气的严重污染,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都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还世界以蓝天碧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代生物燃料生产技术已发展起来,有关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的环境影响研究,毁誉参半、争论激烈。论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温室气体减排、水土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就生物液体燃料环境影响的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研究认为:①一些学者认为,就温室气体减排来看,尽管效益不同,但生物液体燃料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温室气体排放。也有学者认为生物液体燃料与化石燃料相比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甚至更糟。②大规模的能源作物集约种植消耗了大量水资源,污染了地下水,破坏了土壤碳库,降低了土壤肥力,加剧了水土流失。此外,土地利用方式改变造成的潜在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也有研究表示选择合适的能源物种及科学的耕作方式也有可能对水土资源带来积极的影响。③生物液体燃料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危害,但恰当的管理方式亦可能带来正效益。导致研究结论差异巨大的原因主要在于研究角度与尺度不同、研究方法的复杂性和数据的精度及可获得性等。明确边界、统一路径,细化指标、规范标准,系统分析、定量评价应是生物液体燃料的环境影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华清 《环境保护》2007,(11):47-49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随着科学界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入,要求国际社会采取对策,努力限制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气候变化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各国制定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全球环境的变化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的问题目前人类环境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最为重大的是由于人们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造成的全球变暖及其带来的温室效应。基本原因很简单,即人类必须依靠能源而生存,其中约在80%来自化石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但随之而...  相似文献   

18.
王芳霞  高明  王永林  汪群慧 《环境工程》2019,37(12):161-166
随着化石燃料对环境影响的日益加剧及其储存量的逐渐减少,开发基于生物质资源的清洁型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Web of Science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ended数据库在1994—2018年间收录的有关产丁醇发酵的7371篇研究型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丁醇发酵相关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美国发文量位居榜首,中国次之。中国科学院发文遥遥领先于其他研究机构,但中国在国际主流期刊的发文量低,影响力小。自2004年始,针对生物丁醇及生物质燃料的研究得到极大推进,说明开发生物丁醇这种极具潜力的新一代液体燃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振金 《福建环境》2003,20(4):64-64
地球上的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化石燃料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和生物质能 ;核能是核裂变或聚变过程释放出的能量。生物质是植物或动物的生物体总称 ,其主要是由有机物组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储存起来 ,我们通过合适的方法可以把这种储存起来的太阳能转化为直接利用的能源。人们称之为“生物质能”,美国科学家又称之为“生物矿”(bio- ore)。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 ,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地球上现有植物生物质存量约 1 841× 1 0 9吨…  相似文献   

20.
<正>《自然》2015年8月20日2010-2012年间全球化石燃料和水泥生产导致的碳排放增长约3/4都来自中国。但是对于中国碳排放的估算始终被认为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008年中国总的化石燃料碳排放,不同研究结果间竟有3亿吨的差别。该差异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耗量和排放因子的估算方法不一,排放因子的差异是因为中国不同燃料的排放因子极少来自实际测量。研究使用更为合理的能源消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