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预烘干一湿法酸化消解方法处理植物并获得消解液,然后采用涂层石墨管,在探索不同原子化温度与灰化温度的多种优化试验条件基础上,对电子废弃物处理场地附近植物体内的钼进行了测定,样品进行平行试验,相对标准偏差(n=11)〈2.3%。  相似文献   

2.
芦苇和香蒲对重金属钼的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练建军  许士国  韩成伟 《环境科学》2011,32(11):3335-3340
研究了水生植物芦苇和香蒲对重金属钼的吸收特性.通过短期室内水培实验,对比考察了2种植物对重金属钼的耐毒性、动态去除率、吸收过程及富集情况,并对在不同浓度营养液中植物对重金属钼吸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植物钼中毒导致其茎叶发黄、蒸腾能力下降,在钼浓度为2~20 mg.L-1时,香蒲对重金属钼的耐毒性较芦苇强.香蒲对重金属钼的去除率高于芦苇,在钼浓度为2 mg.L-1时,香蒲和芦苇去除率分别为87%和62%.2种植物对重金属钼的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且以被动吸收为主.香蒲对钼的富集量较芦苇高,且植物地上部重金属积累量大于根部,符合超积累植物特征之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不会提高植物对重金属钼的吸收量,反而会因离子竞争等因素使去除率有所下降.芦苇和香蒲对溶液中钼的吸收均具有显著效果,香蒲吸收效果较芦苇好.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钼的迁移特性及人工湿地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金属钼污染的面源性及重金属传统处理工艺的一些弊端,综合国内外人工湿地治理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提出了用人工湿地治理重金属钼污染的构思。环境中重金属钼主要来源于钼尾矿中辉钼矿的氧化而淋滤释放的MoO42-。由于土壤和水体中酸碱和氧化还原环境的差异,钼的存在形态具有易变特征,并影响着钼的迁移过程。基于钼迁移特征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植物、基质、微生物三方面对人工湿地处理钼污染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论表明,人工湿地处理重金属钼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我国人工湿地治理重金属钼污染的研究开展以及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温度和酸碱度条件下,对辽宁葫芦岛地区钼尾矿进行钼分级静态浸出实验,探讨其浸出特征和机理。研究表明,钼浸出率受酸碱度和温度影响。碱性和中性条件下,以MoS2和MoO3转化为可溶态MoO42-为主要机理,可交换态脱附为辅。酸性条件下,部分酸可溶态(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释放可溶性钼(如MoO42-)为主要机理。温度对浸出有重要影响,碱性条件下,40℃浸出的钼量少于20℃浸出钼量,中性和酸性条件下,40℃浸出的钼量高于20℃浸出钼量。钼尾矿浸出钼量随浸出级数衰减。  相似文献   

5.
钼是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过去人们侧重于研究它对作物的增产作用,而对于它对植物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研究得较少。由于铝在某些粉煤灰中含有较高的量,为农田安全施用粉煤灰,为防止土壤中加入过量钼对植物产生危害或在植物体内积累过量钼而生产对动物有毒的饲料,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广东鼎湖山斑岩钼矿区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从钼矿区和对照区采集的岩石、土壤和植物样品的研究表明,矿区岩石与土壤中钼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74,土壤与马尾松、桃金娘、鼠刺和芒箕叶片中钼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87,0.98和0.99。在马尾松、桃金娘、鼠刺、芒箕和藤黄檀的叶片中,矿区相对于对照区,前者的最高钼含量是后者的18倍、53倍、12倍、46倍和35倍。钼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的藤黄檀的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核膜界限消失,核仁解体,叶绿体结构受到破坏,细胞中有颗粒物存在。钼还会抑制植物叶片对镁的吸收。因此利用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找出隐伏在植被下的矿床。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查明广东省鼎湖钼矿区植物根,茎,叶中钼含量的分布与矿区母岩、土壤钼含量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了矿区植物体内钼过剩积累对植物反射光谱曲线产生影响的机制。初步找出了矿带植被反射光谱的异常信息,并以此作为应用依据,为发展“生物地化效应”遥感技术以寻找有关隐伏矿床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磷钼蓝光度法测定海藻中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P的特异性高、共存离子干扰小、显色稳定的钼蓝分光光度法,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通过在酸性条件下PO43-与钼酸铵结合生成磷钼酸铵,并经对苯二酚、亚硫酸钠还原成蓝色化合物-钼蓝,在其最大吸收波长660 nm条件下,对海带标准样品进行了测定.该方法所用试剂少、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测定结果精度高、准确度好,回收率为99.1%~100.5%,是一种简便、快捷测定海藻体内总磷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土壤中钼的含量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土壤的全钼含量为0.1—6ppm,平均为1.7ppm.钼含量因土壤类型而异,且受成土母质的影响.中国许多土壤具有缺钼和低钼特征.绘制了中国土壤中有效态钼分布图.根据土壤和农作物的钼供给情况,对缺钼土壤和地区进行区划,绘制了缺钼土壤分区图.  相似文献   

10.
我国钼冶炼行业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背景下,在国际钼炉料产品价格下降的压力下,生存环境更是履步维艰。我国众多的钼冶炼企业如何在双重压力下实现"突围",如何借助企业本身生产特点和资源优势,解决环境重担"烟尘"问题,实现"变废为宝"的经济效益转移,使环保治理成为钼冶炼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时期钼冶炼行业面临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钼冶炼行业生存背景的基础上,以钼冶炼行业产生烟尘的主要来源进行总结分析,重点阐述烟尘控制以及治理控制后的经济效益,提出发展钼冶炼循环经济是当下钼冶炼行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钼片在轧制过程中出现边部裂纹.对钼片的轧制工艺进行了新的探索.结果表明:钼的轧制开坯温度在1300℃~1400℃为最佳.开坯道次加工率应大于30%,一火多道开坯工艺较一火一道开坯工艺更能避免裂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施钼对不同浓度镉胁迫油菜的缓解效果,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外源钼梯度(0、50、100、200 mg·kg-1)对低镉(0.5 mg·kg-1)和高镉(6.0 mg·kg-1)两种胁迫下油菜生理生化、生物量、镉的转运富集等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外源钼可促进镉胁迫油菜长度、鲜重、干重增加.不同浓度的钼可使镉胁迫油菜生理生化指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积累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SP)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叶绿素(Chla和Chlb)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提高;同时,施入钼能够有效抑制油菜对镉的吸收富集,但对其转运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又可显著提高油菜对镉的耐性.钼对镉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提高油菜的生物量水平、改善其生理生化性能,通过参与油菜生理过程降低油菜对镉的吸收,进而提高油菜对进入体内镉的耐受力,外源钼能有效地降低Cd胁迫对油菜的毒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生长在钼矿区的植物——芒萁的各种生化指标的分析,探讨生长在钼矿区的芒萁受钼毒害后,其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植物反射光谱变化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论证用遥感方法寻找隐伏于植被下的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水中痕量钼的示波极谱测定法阮琼,陈国庆(云南教育学院环境资源教育分院昆明650031)钼是动植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缺钼会引起一些疾病,而钼过多,又会出现中毒症状。一般天然水中含钼量增高,水有苦涩味,对作物有危害作用。因此,了解和测定天然水中钼的含...  相似文献   

15.
零价铁去除水中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序批实验,研究了零价铁对钼的去除效果,考察了零价铁投加量、钼初始浓度、pH值及竞争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价铁对钼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钼的去除效率随pH值的降低而增加,在pH=2.0时,去除率达到98%;无机阴离子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钼的去除,而无机阳离子则促使钼的去除率从60%提高到95%。  相似文献   

16.
侯万来 《陕西环境》1995,2(1):26-27
本文简要了介绍了巯基乙酸钠代替氰化物选钼在我国钼基地的全面推广应用,实现无毒,无氰选矿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氟和钼是广泛存在于表生环境中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会诱发地方性疾病。西南燃煤型地方病区部分煤炭和土壤中存在氟、钼富集的情况。本文系统介绍了氟和钼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和健康危害效应,综述了氟和钼在西南地区高氟高钼地质背景的燃煤型地方病区煤炭和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和赋存形态,分析了燃煤型地方病区煤炭开采、堆放和燃烧过程中氟和钼的迁移释放规律。研究认识对于高氟高钼地区氟、钼暴露及防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植物体内所进行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都是来源于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也就是除需常量的氮肥、磷肥、钾肥外,还要有一定数量的铁、锰、硅、钙、铜、钼、硼、锌等元素。这些营养元素都是植物体内各种生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元素所不能代替的生理功能,是农家肥和化学肥良好的补充营养元素。这些微量补充营养元素,我们称之为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通过设置4个处理组(M:紫花苜蓿; R_1:根瘤菌(土壤质量的4%); MR_1:根瘤菌R_1+紫花苜蓿; MR_2:根瘤菌R_2(土壤质量的10%)+紫花苜蓿)和一个土壤对照组(CK)对比研究了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富集土壤中钼(Mo)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 Mo污染下(500 mg·kg~(-1))根瘤菌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及其钼富集能力,土壤钼转运系数(TA)和富集因子(BCF)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0.54%~38.94%及17.45%~19.16%.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均降低了土壤中钼的含量(0.23%~2.35%),其中根瘤菌紫花苜蓿组合系统修复后的土壤中.钼剩余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1.89%~2.35%.根瘤菌一方面促进了重金属钼由水溶态向中间过渡态的转变(0.07%~0.43%),有利于紫花苜蓿对钼的生物富集,同时增大了土壤残渣态钼的比例(0.06%~1.60%),降低了钼对紫花苜蓿的生物毒性.各处理组均提高了钼胁迫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增强了土壤酶活性.根瘤菌与紫花苜蓿组合修复系统不仅能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钼含量,而且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的多样性.因此,该修复技术在重金属钼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金瑜  张红健 《环境科技》2010,23(4):51-53
灯丝生产行业化丝废水具有酸性强和钼含量高的特点。在此采用在废水中加入氨气将氧化态的钼合成钼酸铵的方法,成功制取了钼酸铵,有效回收了废水中的钼。详细介绍了钼酸铵合成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此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