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叶》2020,(5)
正缺少野生动物的山野,还是让人敬畏的山野吗?听不到野生动物叫声的故乡,还是充满希望的故乡吗?——题记尽管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大都源于野生动物或与之相关,不过那也是人之错,而非野生动物之过。是人在接触野生动物的过程中,让从动物身上以自然进化方式产生(存在)的病毒,有机会跨越物种界限,选择人类作为新的宿主,继而引发瘟疫。这不能不使人警醒与反思。由此也促使我们追忆那些印象深刻的故乡山野动物,并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表达回望故土的不安。  相似文献   

2.
人类脱胎于自然界,到今天仍与大自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脱胎于动物界,但是,人类社会已经与动物的社会有了巨大的差别。SARS、禽流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机会。一位澳大利亚专家不久前指出由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和野生动物行为改变,未来25年人类会发现很多新型的来自野生动物病毒。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以某些野生动物种类用于人类社会经济效益(肉用、皮用或作动物制品)的必要性与价值等问题曾争议纷纷。这是因为野生动物的爱好者极其关注幸存的野生动物种类,强烈反对利用野生动物;而家畜饲养专业户则担心对野生动物的利用会导致将来出现与其竞争的局面,也都普遍反对利用野生动物。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当地居民如果不能从野生动物观赏场获得他们自身的利益(工作、耕地或粮食),他们就破坏野生动物资  相似文献   

4.
物种灭绝,本是进化过程中不足为奇的一种现象,如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如今只剩一堆石骨,记录它们鼎盛和衰亡。但是,自从人类统治地球,目空一切地参与自然的事务,促使物种消失的时间大大提前,这种现象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尤为突出。在第38个地球日,让我们共同缅怀那些曾经和人类一起生活,却陆续悄然离我们远去的和那些即将离我们而去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5.
志钢 《环境教育》2010,(11):53-53
人类是自然之子,源于自然,热爱自然,而野生动物则是自然的重要成分。一座没有野生动物的城市,是极不自然,极违背人类本性的。  相似文献   

6.
《绿叶》2016,(10)
正亚里士多德: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仑的。苍穹之下,生机勃勃,万物和谐,天人合一,这大概是每个热爱生命、崇尚自然之人一生所求的理想境界。自然生态的神秘与美丽更是令人流涟,它是人类生存的母体血液,是与人类生命同构的肌理,是人类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自我。然而随着全球资本的扩张,工业化浪潮的侵袭,自然生态正在全  相似文献   

7.
前言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野生动物区系属古北介,以蒙新区所占而积最大,也包括华北区和青藏区的一部分。在历史上,该地区的野生动物在人类进化及以后人类的经济、文化生活中曾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有的濒于绝灭或已经绝灭,因此,保护野生动物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我们身上。保护野生动物的最终日的,还是要为人类服务,本文仅就该地区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和未来利用前景加以探讨,并从经济角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是指保护并合理利用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即生态环境。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不断深化,自然保护工作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自然保护管理体制虽经近年来的调整,仍不能适应要求愈来愈高的自然保护工作的需要.有时甚至起了消极的阻碍作用。为此,本文在陈明目前自然保护管理体制状况及其弊端的同时,提出一些调整体制、理顺关系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一、新疆北部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现状分析新疆北部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目前基本上以自然方式进行输入、转化和输出,全过程几乎没有人类能量的供给。在人类进入草地前,大多数草地生态系统处于原始平衡状态,人类进入草地后,通常以减少野生草食动物,缩短原有食物链和加入家畜动物的形式对草地进行改造,使其进入新的平衡。然而,由于人类的主观收获目标过高,往往使承载量超过系统的最大容纳量,从而造成草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是纯正的野生亚洲象的天然故乡和永恒乐园。这里的亿万年神奇,因象群的存在而充满传说和梦想;这里的斑斓色迷人,因野象的出没而更加诱惑和煽情。然而,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以前,这里是人类捕杀大象的屠宰场;而后,这里却成了大象肆无忌惮、"鱼肉"村民的人象角斗场……据知,一二十年前,西双版纳的亚洲象尚不足百头,如今已繁殖到约300头。在西双版纳的40个乡镇中,遭到野象侵扰的就有38个;自1991年到2002年,大象肇事事件共造成75人伤亡,4000多头家畜死亡,其他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达摩克利斯双刃剑又一次高悬在人类头顶:如何化解这因保护野生动物而产生的又一轮生态矛盾?如何处理这自工业革命以来动物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的人畜"二次世界大战"?如何避免陷入保护、发展、破坏的恶性循环?窥一斑而如全豹。欲寻良策,不妨试看---  相似文献   

11.
浅论张家界旅游区生态环境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湖南省境内的张家界风景旅游区以“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洞美”闻名于世,同时它也是绿色植物宝库和野生动物理想栖息地。风景区内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植被和珍稀野生动物。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1种。1982年9月,张家界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88年国务院把张家界在内的武陵源风景区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武陵源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张家界地区在未开发成旅游区之前,交通闭塞,自然生态环境十分完好。1982年开始对外适度开放,开发初期(1984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识别了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界定过窄,资源利用主导思维干扰了野生动物保护,缺乏对生态系统与生物安全的足够重视。(2)由于现行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执法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缺失,导致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交易市场长期混乱,甚至成为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洗白工具"。(3)社会公众群体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淡薄,全民参与和监督举报机制不健全。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实施最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平等、文明、和谐相处,建议:(1)树立尊重野生动物物种生存权、人与野生动物文明和谐相处的理念,摒弃野生动物资源利用观,重构人与野生动物平等共存关系。(2)清晰界定野生动物法律定义,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围绕捕猎、繁育、运输、储存、转让、食用等环节,全面、科学、精准地构建最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3)立足于全面保护野生动物,严格禁止滥食滥用野生动物和过度商业化利用,实行野生动物保护利用特许制度,并大幅提高标准严格控制交易和利用,建立职责清晰的执法监管和惩治体系。(4)建立最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公众参与和司法治理体系,实施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猎杀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引导公众建立爱护保护野生动物、不食不用野生动物的文明行为,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野生动物的文明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3.
行为专家大多认为,道德是人类独有的特征,没有道德,复杂的社会生活就根本不会出现。可我确信,很多动物能区分是非。几十年观察和捕获野生动物的试验证明,群居动物通常具有按规则游戏的观念。这种建立在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基础之上的观念有助于巩固它们的社会关系。自然界并不总是喜好残忍和自私的竞争。不仅如此,还有人类道德的起源。生物学家努力解释人类为何难于友善相处。以进化的观点讲不通,除非  相似文献   

14.
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在中国已日显重要和迫切,今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其中就对食用野生动物这一陋习在法律上给予了限制,使食用野生动物的“美食家”望而生畏,也使打击野生动物盗猎和非法食用者这项颇具难度的工作有法可依,逐渐走上正规。同时,今年恰逢中国正式加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周年,且各中小学校即将开展爱护动物行动周的活动。借此契机,本刊记者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中国代表葛芮就中国以及世界野生濒危动物保护的历史、现状以及在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前言自然保护区是人类防止生态破坏,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重要基地。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大,地球上已无不受到环境污染影响的地区,使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也越来越受到严重的破坏,一些珍贵动、植物已经频临绝迹,据统计,目前在世界上每天就有一种生物绝种,因此极需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一种最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落是若干城市在共同的生境条件下通过竞争、共生等生态行为所形成,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是具有协同进化、演替等生态功能的有机体.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群落中城市种群间的关系、城市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城市群落演替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探求促进城市群落持续发展的规律.首先界定城市群落、城市群落学等相关概念,构建城市群落学理论框架;其次对比分析了生物群落与城市群落的特征和生态功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最后阐述了有关城市群落的种群组成、种间关联、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城市群落研究方法.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问题,借鉴群落生态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来认识城市群的发展,是"回归自然"的城市发展观点,有利于促进城市群落功能的发挥,推动城市群落向特定的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17.
四川黄河流域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1年现场考察与研究获得的信息,结合前人研究的资料,论述了四川黄河流域区生态环境恶化、沼泽退化的状况,其主要表现为:湖沼萎缩,沼泽旱化,沼泽逆向生态演替,区域土地沙化,土壤质量下降,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量减少,草场退化和鼠害猖獗。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退化与人类活动干扰、自然因素作用的关系,提出四川黄河流域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阿来 《绿叶》2014,(10):97-106
正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爱植物,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这种自然演化的一个美丽奇迹。因为,植物最初出现在地球上时,是没有花的。直到一亿多年前,那些进化造就的新植物才突然放出了花朵。虽然,对于植物本身来讲,花意味的就是性,就是因繁殖的需要产生的传播策略。但人从有最初的文明以来,就在赞叹花朵匪夷所思的结构,描摹花朵如有神助的设色,提炼或模仿令人心醉的花香。荷今年的天气总归是奇怪的。雨水说来就来,从不经酝酿与铺垫。而且,  相似文献   

19.
汪树东 《绿叶》2012,(8):41-46
工业化给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现代人也因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工业化过程对人类生存的自然家园的破坏最为触目惊心。文学家们对这种变化是最为敏感的。他们曾经创作了许多生态文学作品,反思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变迁,为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而摇旗呐喊。他们曾经诗意地拒斥作为现代文明的典型象征的火车,批判工业化对江河湖泊的污染、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对人类身心的毒害,他们通过生态警示小说呼唤现代人为保护自然家园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雅安市天保和退耕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人类生存哲学的革新,其目的在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讨了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以截止2005年底雅安市天保和退耕工程取得的成绩为基础,估算了增加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吸收CO2和释放O2、净化空气、娱乐与旅游方面今后每年将产生的生态效益为112.56亿元,表明了实施两大工程后的巨大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