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汪树东 《绿叶》2012,(5):51-57
若想让人类文明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文学必须接受生态意识的浸润,实现看护大地、叩问灵性的功能。中国当代生态文学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颇为坎坷而曲折,改革开放前,中国当代作家还没有创作生态文学的自觉意识,较早地呈现出生态意识的是80年代一些志在反思历史的知青小说,到了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生态问题,生态文学作品体裁齐备,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不过,当前中国生态文学还存在模式化写作的局限,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冲突的复杂情况,对人性的矛盾状态缺乏洞察。  相似文献   
2.
汪树东 《绿叶》2014,(2):18-25
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倒逼着人类把人际伦理扩展成所有生命之间乃至生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伦理。而生态伦理的存在论基石就是万物一体的存在事实。因此,要超越自我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把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领悟为最根本的伦理取向,否则,现代人无法走出文明困境,也不可能拥有未来。  相似文献   
3.
汪树东 《绿叶》2012,(8):41-46
工业化给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现代人也因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工业化过程对人类生存的自然家园的破坏最为触目惊心。文学家们对这种变化是最为敏感的。他们曾经创作了许多生态文学作品,反思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变迁,为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而摇旗呐喊。他们曾经诗意地拒斥作为现代文明的典型象征的火车,批判工业化对江河湖泊的污染、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对人类身心的毒害,他们通过生态警示小说呼唤现代人为保护自然家园而努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