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船舶建造和修理过程中,气焊、气割要消耗大量氧气。为稳定供氧压力和便于集中管理,1984年,我厂在氧气用量最大的船体建造车间建了一个氧气汇流站,把氧气瓶(分两组,每组10瓶)集中组装在汇流排上(压力15MPa,容量6m~3),经减压器降压后以0.4-0.6MPa的压力送入车间架空敷设的氧气管道,再送往各用气点。据悉,这种采用高压贮存、低压输送供气方式的氧气汇流站,在不少用气量较大,特别是使用光电跟踪切割机、数控切割机的大中型工矿企业,应用较普遍。我厂氧气汇流站建站初期发生过一起燃  相似文献   

2.
事故经过2004年8月17日12时10分,某公司一制氧站在氧气充装过程中氧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制氧站充装车间整个厂房倒塌,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被迫停止,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直接原因1.该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留有的压力太低,致使杂质进入气瓶,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第九章第79条之10“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永久气体气瓶的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之规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气瓶在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违反  相似文献   

3.
我厂铸钢车间熔炼不锈钢用的是HXL-1.5型电弧炉,平均每班需用氧气60多瓶。过去,氧气瓶出口处使用普通压缩气胶管和普通管接头连接,并用铁丝捆扎。在电炉吹氧时,由于氧气压力大,捆扎胶管的铁丝和胶管经常断裂、脱落,造成氧气大量流失。这不仅浪费氧气、影响熔炼,还增大了氧气瓶周围空气中的含氧量,极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针对输送氧气管道连接不牢这一问题,我们对原电炉吹氧装置进行了改革。其改革方法是: 1.用高压胶管代替原普通胶管; 2.用液压管接头代替原普通管接头; 3.装配储气罐,使熔炼时一次可供氧气30瓶。 其安装方法如图所示。 …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厂空分车间充氧间一只氧气钢瓶的安全帽突然爆破,140公斤压力的气体猛烈冲出,引起瓶体剧烈震动,撞翻了相邻的一只气瓶,相邻的气瓶又撞翻了第3只气瓶……。这样,一只接着一只共撞翻了12只,损坏阀门手轮4个,险些发生恶性爆炸事故。 安全帽突然爆破的这只气瓶,是外单位委托我厂修理后充气的。气瓶原来没有安全片,工人用手工剪切紫铜片给配制了一个。因紫铜的强度比黄铜低(按规定安全片应用黄铜),又因手工制作达不到工艺要求,因此在低于规定压力150公斤的情况下爆破了。加以钢瓶码放的距离太近,又未用架子固定,以致引起了连锁反应。 这次…  相似文献   

5.
某小区居民家中发生一起铝合金氧气瓶爆炸事故,现场勘验发现爆炸现场有起火源及气瓶受到高温烘烤的痕迹。经分析气瓶爆炸的原因是瓶体受火导致材料强度急剧下降,而气瓶内气体压力逐渐升高达到气瓶的爆破压力而发生爆炸。为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建议铝合金无缝气瓶的安全泄压装置应要求是温度型与压力型(易熔合金塞与爆破片)的并联复合装置,防止因气瓶受火而发生瓶体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6.
一天一连两次事故1991年12月9日,晴。湖南省黔城双氧水厂为庆祝投产3周年,迎接外地客户参观,刚刚完成了生产系统检修。11时18分开车生产。12时10分,双氧水车间氢气过滤器忽然冒出黑烟,经查是氢化釜内的触媒发生燃烧,该车间当即停车待修。15时25分,这边检修还尚未开始,远离此处30米之外的氧气充装站突然发生爆炸。正在作业的两名工人全部烧伤,其中一职工的胸腹烧伤面积达49%以上。充氧站的主要任务是把工厂生产出来的氧气经过压氧机抽吸、升压装入高压气瓶中,然后向外出售或自用。出事后现场一片狼藉,1号压氧机分离瓶炸开;从分离瓶出口到1号…  相似文献   

7.
四、气瓶安全技术气瓶种类较多,其中氧、氮、氩、氢、二氧化碳、氟里昂、氨、氯气瓶等最为常见,数量很大,因此安全问题甚为重要。这里,试从气瓶(主要是氧气气瓶)的危险特性,气体充装,气瓶设计、制造、检  相似文献   

8.
罗海生 《劳动保护》2010,(8):106-107
近期广西相继发生2起氧气爆炸引起火灾的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氧气瓶爆炸燃烧等原因的分析,提出消防应急处置此类事故的措施及预防对策。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压力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2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他气瓶。在压力容器燃爆事故中,氧气瓶的燃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厂制氧站充氧台(10 × 2)分流排使用的高压橡胶软管,在7个多月的时间内曾两次发生爆破燃烧事故。第一次发生在1991年10月25日晚10点15分,在一组气瓶充灌结束,向另一组空瓶转换过程中,其分流排最后一只高压软管处发生爆炸。第二次发生在1992年6月5日上午8时,在充灌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现一只氧气瓶阀杆处漏气,修理后打开分流排充气阀时发生爆炸(此时充装压力为二11.0兆帕)。 分析事故原因,认为是由于氧气的绝热压缩产生高温,造成软管中炭粉在纯氧中急剧燃烧而发生的。输氧系统压力为15.1兆帕,在和氧气瓶压力0.1兆帕转换时,发生的时间短,可以…  相似文献   

10.
高压无缝气瓶是一种盛装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 ,由于压力高 ,装卸运输频繁 ,使用环境变迁 ,往往使气瓶处于不安全状态。据统计 ,全国每年发生气瓶爆炸事故数十起。其中 ,由于超装、腐蚀、混装、撞击等原因 ,导致氧气瓶爆炸的事故十分突出。一、目前氧气瓶管理存在的问题1 违规使用瓶装氧气广泛用于冶炼、化工、电子、切割和医疗等行业。原劳动部颁发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对安全使用做了明确的规定 ,但由于疏于管理 ,违规使用现象十分普遍 ,是气瓶爆炸事故的重要因素。(1)附件损坏、丢失氧气瓶的附件有瓶阀、手轮、瓶帽(防护罩)和防…  相似文献   

11.
正机械制造企业铆焊作业工序和设备维修作业中,氧气瓶、乙炔气瓶使用量大,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在受限或狭小复杂的作业场所中,常见的气瓶安全隐患有:氧气瓶和乙炔瓶之间(类似的气瓶如液化罐、丙烷瓶)安全距离不足,未在作业场所设置灭火器;乙炔库缺少"仓库重地,禁止烟火"警示标志。氧气胶管和乙炔胶管不符合标准要求,胶管未区分,减压器未校检、乙炔减压器未安装回火防止器,气瓶本体  相似文献   

12.
气瓶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1)盛装液化气体钢瓶,在温度升高时,所装液态气体的体积膨胀,把原来的气相空间充满,使气瓶压力急剧增高,当压力超越气瓶极限强度时,致使气瓶爆炸。(2)气瓶安全装置失灵,如压缩气体气瓶安全防爆膜太厚,以致气瓶超压后,防爆膜不起作用;或者液化  相似文献   

13.
1992年3月20日,四川省威远钢铁厂1号高炉(87m~3),在富氧鼓风试验送氧调试中开启氧气总阀时发生剧烈爆炸,致使在场人员全部受害(死亡14人,重伤3人,轻伤6人),炸毁氧气总阀和阀后近1m的不锈钢管。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 (1)开启氧气总阀时,阀前与阀后压差过大(阀前压力2MPa,阀后为0.1MPa),违反了冶金部《氧气安全规定》中“直径大于70mm的手动氧气阀门,只有阀门前后压差小于0.3MPa才允许操作”的规定。 (2)由于压差过大,开启阀门时氧气流速极高,加之新安装的管道内存在铁屑、焊渣等杂物,又无接地装置,管道脱脂也未  相似文献   

14.
事故经过与现场1999年12月9日,晴。湖南省黔城双氧水厂刚刚完成了生产系统检修,11时40分开车生产。12时10分,双氧水车间氢气过滤器忽然冒出黑烟。经查是氢化釜内的触媒发生燃烧,该车间当即停车待修。这边检修还尚未开始,远离此处30米之外的氧气充装站在15时25分突然发生爆炸。正在作业的两名工人全部烧伤,其中许某的胸腹烧伤面积达49%以上。充氧站主要任务是把工厂生产出来的氧气经过压氧机抽吸、升压装入高压气瓶中,然后向外出售或自用。出事后现场一遍狼藉,1号压氧机分离瓶炸开;从分离瓶出口到1号充氧线左、右操作阀、压力表、安全放空阀等全炸烂了;长21米的高压铜管炸开7处,断口呈高温熔化状;现场的墙上有火焰喷烧的痕迹;距压  相似文献   

15.
1981年10月10日,南京市东郊社办五金厂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厂房炸塌,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南京市劳动局请有关方面专家对氧气瓶中充装的气体进行了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氧中含氢为14.92%,混合气体中可燃气的百分比已超过了爆炸下限(氧气中氢含量4.65—93.7%即形成爆鸣性气体)。当焊工在关闭焊枪时,氢氧混合气体流速降低,火焰迅速顺着皮管进入气瓶引起激烈燃烧,使气瓶内压力突然升高,导致气瓶爆炸。 鉴于这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气体制造厂的气体不纯。事后,南京市劳动局和公安局组织了气瓶安全检查小组对全市气体制造厂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6.
薛志成 《安全》2002,23(3):30-30
气瓶是一种受压容器,盛装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具有易燃、有毒、助燃性质,极易引发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为此,必须加强对气瓶储运的防火管理。1.明确气瓶设计压力,按规定充装气瓶。2.使用高压气瓶时,人应站在气口的侧面,微微开启瓶阀以检验气瓶嘴是否通畅,然后经减压阀减压,才可正式放气使用。3.所有气瓶不能靠近明火,距离10m以上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乙炔气瓶在生产中的大量使用,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从我厂发生的有关乙炔气瓶的事故来看,回火引起乙炔气瓶燃烧(乙炔气直接由瓶体喷出燃烧),是乙炔气瓶使用中的易发事故。乙炔瓶瓶阀与乙炔减压器之间采用的是非螺纹联接,若安装不妥(装不好或垫圈不合适等),在乙炔系统产生回火时,有可能以两种方式引起乙炔气瓶着火燃烧:一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移动胶管等原因,使联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起氧气管道补偿器燃爆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勘察分析、查阅管道安装技术资料、对管道材质取样进行化学分析、断口分析、理化分析及力学性能试验,找出了事故直接原因是管道安装质量存在问题,吹扫打靶不彻底留下安全隐患;间接原因是管道中的氧气流速瞬时增大,带动管内残留的杂质颗粒流动,与氧气管道补偿器内壁发生摩擦产生的火花燃爆了补偿器。建议在以后的氧气管道安装中加强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并优化炼钢用氧的操作工艺,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在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在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作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有:气瓶受热导致瓶体爆炸和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或爆炸。主要防范措施有:(1)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距离不少于10 m,不得靠近热源;乙炔瓶应配置回火防止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规范进口承压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2年第15l号公告。公告如下:制造许可要求(一)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和气瓶瓶阀)的制造单位和压力管道用安全阀、爆破片的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