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出发,介绍了环境监测网络数据管理系统,并给出了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在系统中流程和计算处理的方法,实现了环境监测数据网络管理的功能,保证了空气质量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2.
提高空气质量指数准确性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质量指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定量评价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但各国统计标准和方法有所不同,对环境的评价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目前的空气质量指数常常表现出与公众感受及其他环境监测指标不相一致的现象。针对于此,结合中国城市发展和环境监测技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点、提高空气污染物浓度标准、增加空气质量统计指标和改进空气质量指数统计方法等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指数指示环境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均匀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用以监测城市空气质量,进而为环境监测部门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空气监测子站的日常维护管理是数据与样本采集准确性的保障,影响中心监测站的分析与决策,影响结论的科学性。因此,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保证空气监测子站的正常安全运行,加强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是环境监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环境数据管理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存储了大气、河流、湖库、生物、噪声、城市饮用水等大量数据及空气质量标准、地面水标准、噪声标准、项目代码、监测项目等重要信息,提高了数据管理水平和效率,能系统、准确提供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及国家相关的环境标准数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质量的重视,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们呼吸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使得环境空气质量检测逐渐发展起来。空气质量监测作为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经逐步普及到各市县级环境监测单位。由于人工介入监测步骤的逐渐减少,自动化空气质量监测对于监测过程中各环节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天气形势是驱动大气污染物变化的最初动力,其与大气污染有着密切联系.探究天气形势对各季节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为污染防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本文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环境监测数据,研究了天气形势对2014?—?2018年关中地区各季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秋、冬季"槽西南型"和"高压东南型"对大气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7.
《环境》2013,(3):43
(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区域空气质量集成展示与实况发布技术》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环境监测团队与中山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了区域空气质量集成展示与实况发布技术研究,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的技术方法,研制了实况发布的业务平台。本书正是旨在对空气质量集成展示与实况发布的相关研究进行成果的交流、技术进展的探讨以及工作经验的分享,见教于环境监测与环境科学领域的同仁和专家学者,并供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工作的有关人员以及相关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参族  相似文献   

8.
品容 《环境》2013,(4):20-23
鉴于广东的成功经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计划将广东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关键技术与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广东环境监测为空气质量新标准在全国的实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PM2.5,无疑是2012年以来最"火"的热词之一。轻击鼠标,一目了然看到各地环境质量数据时,你可知道,有一群人却为之默默无闻地坚守和孜孜不懈地追求——早春三月,灰霾渐起之际,他们义  相似文献   

9.
空气环境监测是掌握空气污染指数,鉴别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措施,可为人们制定空气污染治理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空气污染指数的相关内容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基本流程,分析了环境监测中应用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作用以及进一步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AURORA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模型系统是欧盟政府推荐技术,是国际先进的空气质量管理和发布系统.该系统通过输入扬州市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和污染源、气象数据,利用E-MAP,RIO,AURORA 3个模块,生成在政务网站发布的可视化的、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和未来24 h预报,为我国未来开展实时环境监测数据的发布及区域环境信息的共享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基于WEBs-AX技术的重庆化工园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架构及功能特点。系统以ADSL,光纤和CDMA为数据传输方式,通过实时数据采集、统计、处理和WEB页面发布等功能,实现对污染源、危险源等环境数据的在线监测。系统具有功能完善、管理方式先进、开放、容量大、实时性强和数据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及水质自动监测周报数据管理软件和基于web方式查询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应用。以Microsoft Visual Basic6.0为开发平台,结合Access2000数据库平台设计开发了数据管理软件。运用ASP网络编程技术,实现了环境自动监测数据的网络查询和共享。经过在本机服务器系统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将其移植到真正的web服务器上即可实现开放式网络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监测保障为例,从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和环境质量会商及信息发布管理机制等方面,介绍了广州市环境空气监测与预警体系。通过2010年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监测实践,证明广州市环境空气监测与预警体系是适应广州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并能满足特殊环境空气质量保障目标需求,具有示范作用和可供全国中心城市借鉴的先进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动化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环境管理中日益体现出快速便捷、信息量大、代表性强的优势。近十年,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各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强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创新运维模式、加强数据质控管理,确保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等,为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政府环保责任目标考核、流域生态补偿、总量减排、监控预警等环境管理工作发挥着El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CMAQ的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空气质量模型CMAQ建立了真实条件下基于不同达标率的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为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CMAQ建立研究区域的空气质量模型系统,设置多层嵌套网格(最小网格分辨率3km),获得了2006年1月、4月、7月、10月(四季代表月)的小时污染物浓度值。通过调整研究区域的污染源排放量,并结合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建立了不同污染物的达标率与环境容量关系曲线。研究证明,该方法可以确定可吸入颗粒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在不同达标率下的大气环境容量,并充分反映三种污染物环境容量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环境管理者制定针对研究区域的空气总量控制方案,还有助于构想基于季节性变化的污染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全程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应用国标经典分析方法一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1995)对空气和废气中甲醛测定进行了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概述了方法原理,简介了方法所需仪器与试剂,深入探讨了运用国标法进行空气和废气中甲醛测定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问题。指出在标准分析方法基础上,选用有效期内的质量合格的分析纯以上试剂,正确进行样品测定预处理,严格规范样品显色、冷却与比色方式,准确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处理,切实加强结果填报规定程式,能够确保大批量、成分复杂未知气样甲醛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依据《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提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上海市郊各监测站工作重点。就嘉定区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指出与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差距。提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具体构成,通过建设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污染源监测预警体系、现代化环境检测实验室、全过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化体系和提高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七个方面,使环境监测更好地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GPRS在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采用电话拨号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所存在的实时性差等问题,通过分析比较目前环境监控系统常用的几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通信系统,此系统主要由监测子站、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等部分组成,采用GPRS无线网络和Internet网络为通道来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状态监控,以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采用GPRS进行数据通信具有经济适用、永远在线、实时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Lims系统的发展历史和最新概况,阐述了Lims系统在环保系统的实验室应用意义:提高监测站综合监测能力和分析水平,建立起快速高效的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确保监测工作更好地为管理、科研及客户服务。应该具有的主要功能:实验室管理和业务流程控制。系统实施的主要步骤:需求调研、信息收集、详细需求设计、软件设计、运行调试等。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