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长输管道建设的发展,油气长输站场内压力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管理、检验等环节采用的标准不一,给实际生产运营带来一定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对站场压力管道标准体系和管道设计、施工、检验、使用管理等环节所采取标准的关键指标要求进行对比,结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对站场压力管道的现行管理要求,提出了油气长输站场内压力管道的类别...  相似文献   

2.
输油气站是油气长输管道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输油气站主要负责长输油气管道介质的加压、加温功能,一旦消防安全事故,轻则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重则会造成大规模的消防事故。本文从输油气站的消防安全管理角度出发,简要分析输油气站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最后对静电火源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防范事故风险,本文以某油气长输管道运营企业为例,从未遂事件的判定标准、信息上报与通报、调查与处理、学习及经验分享4个方面介绍未遂事件管理机制,并通过统计分析2017-2022年未遂事件数据,说明未遂事件对隐患管理的促进意义、对生产管理策略的影响,为今后油气管道运营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古建飞  田建军  郑斌  金雪梅 《安全》2014,35(11):19-21
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长输油气管道腐蚀失效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识别出由于腐蚀所致的长输油气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通过最小割集求解长输油气管道腐蚀顶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对基本事件进行重要度分析,形成了基于事故树分析模型的定量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以为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输管道输送距离长、压力高、地形复杂,一旦出现泄漏,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长输管道典型泄漏事故,结合当前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情况,分析得出长输管道泄漏的主要原因。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建立长输管道泄漏失效事故树,分析结果表明,管道泄漏多由第三方事件、腐蚀泄漏和存在缺陷所导致。提出了人防、技防的安全措施,增加长输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长输管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和城市燃气管网的发展,我国的油气管道数量迅速增长,其中,部分早期建设的管道逐渐步入设计寿命晚期或超期服役,大量的新建管道和越来越多的老龄化管道使我国管道运输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管道事故呈上升趋势。简要介绍了美国近二十年来管道运输的发展现状、管道事故的基本情况及事故原因,回顾了几起美国管道事故,包括事故的原因、管道运营公司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道事故对美国管道安全发展的影响。分析了目前我国油气管道在安全方面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美国在管道安全领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加强我国油气管道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发展,海外输油气管道建设和运营业务量不断扩大,海外油气管道项目的HSE风险与国内比较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从健康、安全、环境评价,获取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在设计阶段保证管道的安全性,承包商管理、应急管理、社区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海外油气管道项目的HSE风险管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国家油气储存和长输管道企业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第二督导组到广西督导油气储存和长输管道企业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四川省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的统计资料(即1969—1990年间发生的155次事故),结合1990年以后,直至1998年四川发生的管道事故,对油气长输管道所面临的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油气长输管道事故诱因主要来自管道腐蚀、材料缺陷、设计和施工质量、不良环境条件和第三方破坏。进而分别探讨四大危险性因素对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并从理论和工程角度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油气长输管道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有评价方法在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的安全评价工作正在成为新建及在役管道安全运行的保障。针对目前国内已开展的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安全评价现状,结合自身安全评价工作实践,对现有评价方法在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安全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油气长输管道里程不断增加,油气长输管道的隐患治理工作显得愈发重要,特别是2013年"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2018年"6·10"贵州晴隆天然气管道燃爆事故,更是给油气管道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本文分析了当前油气长输管道存在的主要隐患,并提出从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加大隐患整改资金投入入手,推进当前隐患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吉林劳动保护》2013,(8):53-53
<正>中国石油管道长春输油气分公司是从事输油气运营的专业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公司,下辖16个基层站队,管道里程809.5公里,累计输送原油15亿吨。公司自1970年成立以来,坚持把安全作为企业的生命,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连续16年无生产安全事故,连续  相似文献   

13.
<正>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关系着国家能源安全与地方公共安全,无论对于各级地方政府,还是对于全国各地的油气管道建设、运营管理企业,加强油气管道建设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的协调,构建油气管道安全保护长效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管道建设用地与城建规划用地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更为严重的是,这一矛盾直接影响到油气管道的运营安全和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根据《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要求,当油气管道建设需要改变城建规划时,需要通过听证程序来决定是否允许油气管道通过;油气管道建设规划纳入城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是中国石化在东北地区唯一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企业,管理3条天然气长输管线,全长300余公里,供气覆盖长春、吉林、四平等城市。一直以来,公司把管道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在制度上、考核上从严要求,通过GPS、电子监控等高科技手段,加强了对外输场站和管线巡护人员的管理,全面提高安全防范水平。近年来,没有发生长输管道破坏事件,公司上下形成了人人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5.
戴晨 《劳动保护》2006,(1):42-43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惟一从事油气储运专业化管理运营的企业。现有员工近8000人,管辖着23条长输管道,约5100公里,主要担负着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河南油田、华北油田以及进口原油的接卸、中转及储运任务,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所属的20多家炼化企业输送原油,是联系油田、码头和炼化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对确保上下游企业的正常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化安全管理是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公司强化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狠抓“三基”建设,开展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工作,构建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为…  相似文献   

16.
《吉林劳动保护》2013,(7):53-53
<正>中国石油管道长春输油气分公司是从事输油气运营的专业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公司,下辖16个基层站队,管道里程809.5公里,累计输送原油15亿吨。  相似文献   

17.
<正>管道的安全管理,通过逐步摸索和发展,形成了适合长输管道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管道完整性管理。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思维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也给管道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国内长输管道总里程达12万km。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管道安全管理在逐步摸索和发展的过程中,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长输管道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管道完整性管理。完整性管理是一种基于风险的管理,通过完整性数据采集、高后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在役成品油悬索跨越管道结构及性能的可靠性,保障长输油气管道生产运营的安全,建立某在役成品油悬索跨越管道的有限元力学仿真模型,研究风载荷对悬索跨越管道的影响作用,探讨主索、吊索等主要构件性能退化时对悬索管道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模拟可以得到管道失效风速为60 m/s,远大于极限风速,且涡激振动振幅很小;主索腐蚀、吊索断裂以及是否存在抗风索这3种情况均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相关企业应当对结构的重要构件进行定期检修,以保障生产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未遂事件机理和事故机理是一致的,研究未遂事件管理过程和注意事项,可为防控事故发生提供有效支撑。首先介绍未遂事件基本概念及其管理框架。分析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管理特征并提出相关问题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免责报告制度、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等级划分、建立专门的长输管道未遂事件数据库、未遂事件教育培训等。其次面向长输管道未遂事件给出专门的上报管理流程,并针对国内某输气管道未遂事件进行案例管理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长输管道未遂事件主要原因为第三方破坏,通过原因分析,确立预防和控制措施,能有效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管道是输送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最经济的方式。全球管道已达到200万km以上,我国的管道已达到8万km左右。随着天然气需求的迅速发展,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城市燃气管道的建设高潮已经到来,管道的运营里程逐年增长。管道事故多发石油天然气管道的运行安全运行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影响重大。在管道的运营管理中,第三方施工破坏、管道占压、管道运行设施破坏、地质滑坡等占重要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