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大志  张明  邸曼  夏大维 《火灾科学》2020,29(2):115-120
利用火灾现场中燃烧物沉积物所特有的火灾原始信息,可以帮助火灾调查人员准确辨识与鉴别起火部位或起火点附近可燃物分部情况,辅助判断初始起火材料和起火部位的特点,通过燃烧模拟试验,开展了木材、化纤织物、棉织物、PVC制品、聚氨酯泡沫等常见固体可燃物燃烧沉积物微观形貌特征研究。首先,利用SEM 分析了不同材料沉积物中粒子分布、微观形貌等结构性差异。接着,进行了颗粒物的形貌学测量和组成成分测定。最终,得到了样本的量化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5种固体可燃材料燃烧沉积物存在结构性差异,但并不显著;对组成粒子进行的形貌学测量和成分测定,可以量化区分材料属性。该方法可以为建立火灾现场起火部位可燃材料的燃烧时序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对高架仓库发生的火灾进行了研究,应用涡团耗散模型对机械排烟模式下仓库火灾烟气的特性进行了模拟,详细讨论了不同时刻系统不同截面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易挥发物质的燃烧非常剧烈,在火灾发生的初期,系统温度的最大值发生在空气入口附近;持续燃烧2s后温度最大值发生在燃料储存罐周围。机械排烟设备的启动使大量高温烟气导流至室外,烟气出口温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望舒  众众 《安防科技》2013,(9):39-40
宝典一:地铁发生在站厅部位的火灾:站厅部位主要设有供电、机电、通讯等设备用房,位于站台、客车轨道与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中间部位。当该处发生火灾时,火势烟雾会沿着通道向地上蔓延,这时,乘客要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乘客在起火部位的周围,要以最快的速度,选用距地面距离最近的安全出口逃生:如果乘客所处的位置在起火点的相反方向,不要向起火点方向靠近,在车站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向火灾蔓延的相反方向,沿着疏散指示标志撤离。当客车发生火灾迫停在站台两侧时:起火部位与电客车大致有三种位置关系,即起火部位位于车头、车中或车尾。当起火部位位于车头时,乘客要向车尾疏散;当起火部位位于车尾时,乘  相似文献   

4.
数值模拟方法在壁面烧损痕迹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一涵  邱榕  蒋勇 《火灾科学》2006,15(2):102-110
本文作者对FDS源程序进行了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程序计算火灾过程中壁面热解形成图痕,作为火灾调查的方法之一,初步分析壁面烧损痕迹发展特征。该方法可以根据火灾场景、壁面材料、起火点功率的不同计算研究壁面燃烧痕迹形成规律,并提出使用该方法对火灾调查提供理论依据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室内织物因其容易点燃、燃烧速度快、蔓延迅速等燃烧特性,对室内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及火灾危害都有重要影响.在低强度热源加热条件下,研究了几种常见室内织物如牛仔裤、化纤运动裤、棉布床单、混合织物等温度变化、火灾烟气危害性及喷水对热解烟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类织物在低强度火源引燃后烟气毒害成分主要为CO、NOx、SO2,3种毒性气体在7~ 10 min超过人体允许极限值,喷水降低了烟气毒性成分的生成速度与生成量,如牛仔裤热解烟气中CO、SO2的超标时间分别增加了约4min、7 min,NOx则未超标;化纤类织物热解气体超标主要毒性成分为CO、SO2,喷水有利于化纤等聚合物熔融物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快了热量传递,热分解速度加快,有毒有害气体的生成量和产生速度增加.如加水后化纤运动裤热解烟气中,CO超标时间提前了10 min,SO2、NOx烟气也在20 min左右出现了超标情况.  相似文献   

6.
刨花板及其木质原材料燃烧热解特性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刨花板与木质原材料热解燃烧过程的区别,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空气和氮气条件下刨花板及其木质原材料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材料的燃烧热解失重过程的热重法和微商热重法曲线特性,确定了材料的燃烧特征参数。材料的燃烧热解动力学过程符合"双阶段一级反应"模型,利用考斯特-瑞地芬(Coats-Redfern)方法求得对应失重阶段的动力学参数。通过对比发现,刨花板较其木质原材料着火温度低,燃尽温度高,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低;燃烧热解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低,高温段失重率高;燃烧最终剩余质量和其木质原材料基本相同,热解剩余质量大于木质原材料。根据试验现象对刨花板燃烧热解过程中胶黏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推断。  相似文献   

7.
吴振坤  颜东升  尤飞 《火灾科学》2007,16(3):180-184
利用热解分析、热电偶束和ISO9705房屋/墙角等实验装置测试了彩钢板中聚苯乙烯泡沫(EPS)芯材的热解特性和水平方向的温度分布及整体板材的燃烧特性,结合某乳液公司冷库火灾事故原因调查,分析评价了EPS泡沫夹芯板的潜在和实际火灾危险性,证实了EPS芯材内部的燃烧和热传播为火灾蔓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棕垫材料在火灾中的热解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在升温速率为20℃/min时,空气气氛下燃烧过程表现为两步反应,在335℃和470℃出现失重峰,总失重率为95%,两阶段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08.95 kJ/mol和261.15 kJ/mol;氮气气氛下热解表现为一步反应,在335℃出现失重峰,失重率为80%,反应活化能为103.24 kJ/mol。随升温速率增加,棕垫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失重峰值温度及主阶段热解结束温度均向高温侧移动。燃烧过程中低温段活化能增大,高温段则降低;热解过程中活化能增大;反应级数不变。研究表明,棕垫材料与常见生物质可燃物具有类似的热解燃烧性能,其潜在火灾危险性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利用外墙保温材料的小尺寸燃烧实验来研究外墙保温材料在火灾过程中的燃烧特性,分析总结外墙保温材料在火灾过程中的燃烧现象.建立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实验模型,对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实验的实验方法以及数据测定方式进行了介绍.采用不同阻燃性质的保温材料,研究阻燃成分阻止竖向燃烧的效果.观察不同的保温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点燃性能.根据材料的阻燃性能、点火位置、固定方式的不同,总结燃烧痕迹的变化规律.分析非阻燃材料在燃烧的过程中的熔滴生成,发现产生的熔滴对未燃保温材料的点燃现象.观察不同的保温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烟气生成及烟气层的形成.通过小尺寸火灾试验的方法来研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的特性,提出使用阻燃型外墙保温材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Mettler-Toledo同步热分析仪对市场上利用率比较高的四种木质地板在不同程序控制升温,和不同气氛流量条件下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地板材料的热解特性进行深入了解,以实木地板为例,验证了升温速率对热分解过程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四种地板样品的热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但每个阶段的峰值大小和峰面积各不相同.同时,气氛流量中氧气的参与使热解机理发生改变,反应时间提前,温度升高,热解速度加快.通过对比受热期间的TG、DTG和DSC曲线,确定失重范围,以及各成分的残炭百分比,可以得出四种地板材料试验成分的火灾危险性,即,实木地板的火灾危险性低于其它三种地板材料.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金相分析技术的煤矿火灾事故调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矿井火灾现场特性的分析,根据金属材料的特点,提出利用金相鉴定技术进行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的新方法,试验测定得出高温作用下40号钢和铸铁的金相组织和硬度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40号钢冷却后具有不同的金相组织,其硬度随受热温度的升高迅速下降;在相同加热温度不同受热时间条件下,40号钢的金相组织与硬度变化不明显。铸铁的硬度随加热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金相组织也有较明显的区别。根据矿井火灾后降温较为缓慢的特点,提出灰口铸铁与白口铸铁相互转变的方向性。因此,矿井火灾事故调查可以对受到火灾破坏的金属构件的金相组织的观察和硬度测定,来"反推"出该部位在火灾时曾受过的最高温度以及持续时间,从而可推断火灾的蔓延情况,为认定起火原因和起火位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燃料在炉膛外的水平烟道和竖井烟道内的燃烧,称为二次燃烧或再燃烧。二次燃烧是锅炉、特别是燃油锅炉常发生的恶性事故之一。因此,了解锅炉产生二次燃烧的原因,掌握防止事故发生和正确处理的方法,对保证锅炉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 过热器是容易发生二次燃烧的部位。煤粉炉制粉系统工作不正常,煤粉颗粒较大,燃烧器配风不好,燃油炉燃油温度低,雾化片质量差及严重磨损等均会使炉膛内的火焰延伸到过热器区,从而引起二次燃烧。过热器区发生二次燃烧的主要现象是:炉膛出口烟温和过热汽温明显升高,从炉膛出口处检查孔看到的不是透明烟气而是火焰。 …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木垛法和热重分析法比较研究了硼酸、硼砂与磷酸二氢铵复配阻燃松木的燃烧性能、热解特性及热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单种阻燃剂使用时,磷酸二氢铵的阻燃效果优于硼酸和硼砂;两两复配使用具有明显的协效作用,其中阻燃效果:磷酸二氢铵/硼酸>磷酸二氢铵/硼砂>硼酸/硼砂,而硼酸与磷酸二氢铵在质量比为2:3时,协效阻燃效果最好。与未处理松木相比,阻燃剂的加入降低了松木在热解阶段的初始分解温度和峰值分解温度,缩短了热解区间,并降低了松木在主要热解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其中热解阶段活化能越低的阻燃松木在燃烧过程中成炭效果和阻燃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4.
使用模拟的地下油料储存库装置,对地下油料储存库火灾初期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合油料地下储存库火灾防治和安全性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油料地下储存库起火后,火灾初期模式与实验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装置结构直接相关.在一定条件下,模拟油料地下储存库内出现爆燃向爆轰的转变;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火灾的模式不同;油料地下储存库内火灾的发展,油料的持续燃烧及发生燃烧的部位受通气条件和洞内复杂的烟气流向等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15.
陈长坤  康恒 《火灾科学》2013,22(1):24-30
针对重载铁路隧道内重载列车运载大量可燃物贯穿整条隧道的情况,建立了500m双线重载铁路隧道模型,利用大涡模拟技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可燃物极大丰富条件下重载铁路隧道内,不同初始火源功率、起火位置下可燃物(红松木)火灾蔓延规律,进而分析了重载列车起火后隧道内火灾沿纵向、横向的温度分布特点、变化规律及后果影响。结果表明:重载铁路隧道内重载列车一旦发生火灾,不同起火位置对火灾向周围的蔓延速度有着明显的影响,而当火灾发生大面积蔓延时,由于隧道内通风量受限,将最终形成两侧隧道口附近燃烧剧烈,而中部较长区域燃烧受到显著抑制的特点。这也导致了隧道内拱顶附近处的最高温度位置由初始火源正上方,沿纵向逐渐向隧道洞口移动,并最终稳定在两侧隧道口附近,同时隧道中部温度也发生大幅度降低,这种温度分布特征对隧道衬砌结构损伤及破坏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火灾模拟软件PyroSim,对综合管廊电缆舱火灾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不同断面高宽比对火灾烟气流动、温度和排烟效果的影响。分析得到:舱内温度主要以烟气为载体,火源上部区域温度最高,越往两边温度越低;断面形状影响燃烧速率,高宽比越小燃烧速度越快,顶棚温度越低;距火源较近区域,随着高宽比的减小,温度衰减速率也减小,距火源较远区域,高宽比对温度衰减速率几乎没影响。排烟过程中,下部区域排烟效率高于上部区域且距离送风口越近排烟效果越好。高宽比对于排烟效率影响较大,高宽比越小,其整体排烟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浸式变压器的起火原因、燃烧和灭火特性,模拟变压器同时发生套管火、变压器本体火、油枕火、集油坑火等立体火灾现象,构建适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消防灭火系统真型试验平台,设计并安装泡沫喷雾和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基于大量冷喷性能试验,确定了泡沫灭火系统在真型变压器上的优化布置。全尺度变压器灭火试验表明:变压器在充分燃烧阶段,其火焰最高温度可达800℃;热辐射强度最大为34.6 (kW·m-2);采用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最短35 s扑灭变压器的全部火灾。该真型试验平台构建合理,达到预期试验效果,为研究油浸式变压器火灾及各类消防灭火装备的性能试验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允  孙一鸣  雷蕾 《安全》2020,(2):36-41
针对三种不同尺寸的电气管廊试验环境,开展实体火试验,研究引火源、电缆类型及通风风速等因素对电气管廊火灾温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电缆类型及引火源对火灾发展影响较大,通风风速对火灾温度特性产生规律性影响,不同尺寸的电气管廊内温度变化不存在比例关系。细水雾灭火系统可以有效扑灭电缆发热起火及外部火引燃的火灾,数值模拟结果可以较好的预测实体火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火灾特性,用锥形量热仪等仪器,对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双向碳纤维布和碳纤维夹层板等3种典型材料进行试验,测定其燃烧速度、极限氧浓度、热释放速率(HRR)、失重率等性能参数,分析其热稳定性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点燃位置对材料的火焰传播速度影响较大,底部点燃时燃烧速度较快;泡沫芯材受热易形成炭层,炭层能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增大极限氧浓度;泡沫芯材在较低温度下就会受热分解,其点燃时间、达到HRR峰值时间、热解和放热时间均提前;当采用相同环氧体系时,织造方式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醇酸清漆对典型装饰木材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差热分析、木垛法、隧道法和塑料烟密度仪对装饰木材的燃烧性能、热解特性和生烟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及其表面涂覆的醇酸清漆主要热失重发生在200~500℃,其中木材的热解过程为先吸热、后放热的过程,而醇酸清漆为吸热过程。与未涂覆清漆的木材相比,清漆使木材在燃烧过程中质量损失、有焰燃烧时间及火焰传播比值明显增加。同时,醇酸清漆的烯烃结构和苯环结构还导致木材的比光密度、质量光密度增大,烟气危害增大,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火灾危险性。此外,装饰木材的生烟特性还受火焰条件和辐射功率的影响,高辐射功率和有焰条件下材料的比光密度和质量光密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