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微型组合桩治理滑坡处于尝试阶段。结合滑坡治理工程实例,运用ANSYS软件模拟桩间距、锚固深度的变化对桩土共同作用影响,结果表明,微型桩间距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桩的变形在减小,应力减小幅度不大,但超过一定范围,将会使结构失效;微型桩锚固深度的增加,桩顶的位移减小,但当锚固深度增大到一定深度时,再增加对微型桩应力、变形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陕西省高速公路沿线抗滑桩治理的滑坡,进行桩顶位移预警判据研究。基于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m"法,通过给定桩顶位移,反算滑坡推力,进而求出桩身最大弯矩。计算得到的推力考虑了桩前土体抗力和桩间距的影响,因此悬臂桩和埋入式桩均适用。经过大量试算拟合得出不同地基系数K、地基系数随深度增加的比例系数m、锚固段长度、悬臂段长度及桩径下,桩顶位移与桩身最大弯矩的关系式。该式适用于桩径为2 m×3 m、1.5 m×2 m的弹性桩。引用前人实例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公式由初等函数组合而成,易于应用到预警系统中。今后针对具体抗滑桩设计方案,输入相关参数,可得到桩顶最大位移判据。  相似文献   

3.
煤矿输煤暗道基坑开挖时造成临近主井驱动机房倾斜和基坑边坡垮塌。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压托换桩对原主井驱动机房基础加固,通过托换桩将机房荷载传递到承载力较好的持力层,既保证了既有建筑物的安全,又保证了边坡的稳定,加固效果可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既有建筑近旁开挖深基坑的边坡支护方法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为了弥补因现有技术无法对深圳平安大厦进行现场试桩分析的不足,研究超大直径桩的桩身承载及沉降规律,采用缩尺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大直径嵌岩桩桩身最大承载力远高于规范计算得到的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其上部荷载主要由桩端承担,对桩进行扩底处理后桩端承载所占总荷载比例较等直径桩更大,且等直径嵌岩桩的侧摩阻力比扩底嵌岩桩的侧摩阻力的发挥更显著。桩身在中风化—微风化花岗岩段的侧摩阻力在设计中均不应忽略。现场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试验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砂卵石地层桩锚支护结构稳定性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中进行深基坑开挖,其稳定性至关重要。为研究砂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锚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采用FLAC3D对其进行了三维模型计算分析,分析了不同开挖阶段桩锚支护体系的变形特性,以及基坑土体位移的变化情况,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了土体压力、桩体内力、锚索拉力与桩体水平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在一定深度处存在"自立拱"效应,同时,可以对锚索进行有效的锚固,从而对桩体内力、变形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保证基坑的稳定性。数值分析与实测结果相吻合,说明数值计算模型合理,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基于最小势能原理,考虑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滑面储存的剪切势能,提出了抗滑桩加固多地层边坡的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将该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并分析了抗滑桩相关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当抗滑桩位于边坡中部时,对边坡的稳定性更好;当抗滑桩的桩间距大于8 m时,抗滑桩间距的变化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型试验,基于3×3预制群桩,模拟了预制桩的施工过程,研究了周围土体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沉桩过程中,桩区内外地表土体水平变形和隆起变形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孔隙水压力是不断增大的,桩底孔压大于桩身中部孔压,在桩区外,孔隙水压力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减小。就影响范围而言,预制桩施工的影响范围达到1倍桩长左右。试验结果对软土地区预制桩施工具有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弹塑性动力固结大变形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碎石土滑坡的抗滑桩在坡脚和边坡中部的抗震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在边坡中部的抗滑桩相对于设置在边坡下部的抗滑桩对整体边坡土体位移支挡最有效.不同高程点动弯距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同样条件下中桩位抗滑桩的静力、动力弯矩大于桩位在坡脚的抗滑桩相应位置的弯矩,表明中桩位加固位置可以更有效发挥抗滑桩的抗弯承载能力.从提高边坡稳定性和抗滑桩的抗滑效果来看,边坡中部的抗滑桩抗震加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粉细砂层地区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对桩基础内力与位移的影响,以郑州粉细砂层地区盾构施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 MIDAS-GTS NX 建立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的三维实体模型,分析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的不同阶段对桩体位移、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郑州粉细砂层地区进行盾构施工时,盾构工程对桩基础底部位移的影响较大,位移最大值大多发生在桩底;盾构施工对桩身轴力的影响表现为桩身轴力最大值位于距隧道1倍洞径范围内。在进行双线盾构隧道施工时,应在临近、远离2个阶段注意工程的安全与防护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动测法检测桩承载力和完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针对京秦客运通道提速改造工程 ,利用低应变动测法对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和桩完整性进行了检测 ;根据低应变动测桩的频率理论 ,考虑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推导了频率公式 ;从而得出了低应变动测确定单桩承载力的理论依据。对桩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进行了分类 ,对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为低应变动测分析法在工程上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对该法在工程上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咸城际铁路在咸宁市上跨武广高速铁路,安全风险极大。论述了跨高速铁路桥梁基础承台防护桩的设计和施工,分析了防护桩设计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计算桩长。此外,从单桩承载力、桩基内力及基地应力三方面计算进行了安全性验证,确保了桥梁承台施工安全,对类似工程的基础安全防护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支护结构,与其它支护结构体系相比较,双排桩支护形式具有良好的侧向刚度,可有效限制支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在工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双排桩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在深基坑支护中所体现的优良性能,提出了控制基坑变形的方法。并且针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某高铁线基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说明双排桩的支护设计方法和施工方便、不用设置横向支点、挡土结构受力条件好、保持基坑稳定、施工安全的优点,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3.
针对造成巷道底鼓的物理和力学两种重要机制,研究并提出微型碎石管注桩治理深部软岩巷道底鼓的新方法。在物理机制方面,微型碎石桩具有渗透性极好的特点,在巷道施工和使用期间可汲取岩体中的渗水并透过碎石桩中的插管排出,从而降低软岩层因遇水膨胀导致的变形;在力学机制方面,微型碎石桩一方面通过钻孔置换出少部分底板软岩,从体量上减少变形岩体,另一方面能利用碎石桩体的侧向可压缩性耗散岩体水平变形,底板岩层中的水平地应力得以释放,极大减缓了促使底鼓变形的力学作用;通过微型碎石桩中的插管注浆加固底板岩体,提高了底板复合地基整体承载力。通过数值分析,阐明该方法在治理软岩巷道底鼓机制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边坡下部隧道施工时边坡的稳定性,依托重庆某浅埋暗挖隧道项目,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二维及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施工前边坡的安全系数分析其潜在滑移模式,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分析采用高压旋喷桩在边坡上形成注浆加固墙体这一措施对边坡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是具有一定安全储备的。同时,由于填土黏聚力小,类似于砂土,边坡潜在滑移首先表现为浅层滑动。增设注浆加固墙体后,会改变边坡潜在滑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地铁10号线盾构隧道的进出口端头井加固为例,说明软土地区盾构端头井基坑的加固方法,重点说明高压旋喷桩和三轴搅拌桩联合加固在软土地区的应用和用FLAC软件对加固后土体进行稳定性分析。表明此种方法在软土盾构端头井加固的设计和施工的实用性,为以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锚索和微型桩联合处理深基坑失稳事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钉支护具有经济快捷等优点,但土钉支护单独使用也有其局限性。通过对某土钉支护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支护失稳出现险情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地设计预应力锚索和微型桩予以联合加固,有效地控制了该基坑的变形,保证了地下室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东黄山国际小镇工程沟槽深基坑支护具有支护空间狭小、砂卵石地层渗透性强、颗粒松散、边坡整体稳定性差的特点,提出运用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土钉墙组合的复合支护体系,阐述了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该体系可承受较大水平作用力,变形小,支护空间节约,材料及设备要求低,安全环保,经济可行,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喷粉桩是一种深层搅拌桩,系采用喷粉桩基成孔。运用粉体喷射搅拌法(喷粉法)原理。用压缩空气将粉体(水泥或石灰粉)输送到钻头。并以雾状喷射到加固地基的土层中。借钻头的叶片旋转加以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形成水泥(或石灰)土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软弱地基础的目的。目前。这种桩基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软土地基、公路、铁路路基的处理。以及进行坡加固和地下工程支护、防渗墙等工程上。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负温对桩侧应力及桩间土拱效应的影响,通过FLAC3D软件模拟热力耦合作用下新型排桩冻结法中桩间土拱效应的变化及温度效应下的桩间距,并根据巴霍尔金单排管冻结稳态温度场解析解,建立冻结壁平均温度区域解。研究结果表明:桩土接触面的应力分量τxy近似线性变化,应力分量σx近似均匀分布,温度降低对应力分量τxy的分布影响较小,但对应力分量σx的影响较大;负温使桩间距发生变化,且整体平均应力的分布也更加均匀化;通过与巴霍尔金解析解对比,证明单排管冻结温度场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单排管冻结壁平均温度区域解,其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差不超过1 ℃,计算误差满足工程要求;随着冻结时间的增加,单排管冻结壁温度场呈抛物线形式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将沉管碎石桩的成桩过程视为半无限土体中的圆孔扩张问题,推导了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有效影响范围。考虑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影响,结合超孔隙水压力计算公式,对碎石桩的加密效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碎石桩加密效用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所给公式的正确性。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加密效用的理论,为工程设计中碎石桩间距离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计算的结果,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的判断、碎石桩地基处理应用范围的确定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