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实现2008年奥运会绿色交通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而“绿色交通”是“绿色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北京市的交通以及交通环境的现状出发,指出了目前北京交通存在的问题,并为2008年奥运会“绿色交通”的实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交通社会成本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晶 《交通环保》2005,26(2):31-33
在介绍城市交通社会成本的概念及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市交通环境现状,对北京市交通环境成本、拥挤成本进行了估算,并提出了降低北京市交通社会成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而"绿色交通"是"绿色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北京市的交通以及交通环境的现状出发,指出了目前北京交通存在的问题,并为2008年奥运会"绿色交通"的实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交通环境的角度总结了北京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分别从空气污染、道路交通噪声、交通能源3个方面利用数学方法作了分析比较,同时结合一些法规标准和国外的变化趋势,为北京市未来的交通发展从这3方面提出了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5.
欧盟可持续交通政策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欧盟交通增长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与影响,论述了欧盟为减少交通的环境影响而采取的可持续交通措施。欧盟实施的可持续交通政策包括降低排放与促进替代能源,促进环境友好的交通方式,整合交通模式,改善基础设施,在发展规划中预防环境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出台系统的低碳交通战略,而且也鲜有政策直接是针对交通领域二氧化碳减排的,即狭义低碳交通政策发展滞后。但从实践效果来看,中国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证交通用能安全以及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许多相关政策都对中国交通领域的碳减排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即中国并不缺乏广义的低碳交通政策。  相似文献   

7.
交通与环境     
环境与交通工作组自1998年3月成立以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的支持下,结合中国实际,在城市交通与环境、城市间交通与环境两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考察活动,并分别在北京、乌帕托(德)、重庆、洛杉矶(美)等地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工作计划,讨论各项目建议书等。以下是本组工作总结。主要成果交通与环境问题建议书《改善中国城市交通与环境问题的建议书》 该建议书于2000年1月由建设部城建司、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控司向全国35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城建、公用局)、环保…  相似文献   

8.
天津自行车交通文化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车交通在天津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自行车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节省了能源,减少了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也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自行车交通文化的定义,分析了天津自行车交通文化环境,提出了天津的基于交通文化的自行车交通策略。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每周少开一天车"的机动车限行政策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是否达到缓解拥堵和改善环境的政策效果是主要争议之一。仅从政策前后交通和环境状况的变化说明政策效果可能导致对政策效果的误读,因为没有剥离这一过程中其他社会经济和交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控制命令型和市场激励型交通政策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的差异,说明机动车限行政策高昂的"服从成本"可能导致政策失效;综述了墨西哥城限行政策实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证明了限行政策长期内难以达到改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效果,从而不可持续。文章还提出了对北京市限行政策效果评估做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朱坦  吴婧  张一心 《环境保护》2013,41(10):21-23
中国城市的交通变革给城市带来很大的环境隐患,而良好的城市交通规划可以减缓城市交通引起的环境影响。中国的城市化和机动化同时出现,对中国城市交通造成极大挑战。在这个阶段中,改善与恶化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对机动化和城市化无所作为,会带来一系列交通问题,并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我国交通加速 政策框架和到本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在我国交通运输中快发展已成必然趋势的情况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交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叙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及其含义;分析了我国交通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实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毕作廷 《环境保护》1995,(2):6-7,10
本文论述了现代化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健全和谐的环境要求完善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的辩证关系,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交通、通信对国民经济“瓶颈”束缚亟估破;中国既要大力加强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又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保护环境,坚持走协调发展的道路,文章最后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自行车交通在天津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自行车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节省了能源,减少了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也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自行车交通文化的定义,分析了天津自行车交通文化环境,提出了天津的基于交通文化的自行车交通策略。  相似文献   

14.
特大城市交通承载力定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机动车在驶量"构建了由路网资源、燃油供给和大气环境3个模块组成的交通承载力宏观定量模型.并选择北京市城区作为案例验证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资源、环境与交通之间的关系.北京市城区交通承载力在2005年出行比率和平均时速23km·h-1条件下为45.35×104辆,其中轿车为29.73 × 104辆,北京市交通发展面对的直接压力是机动车在驶量偏高.  相似文献   

15.
重庆城市交通环境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交通环境问题的定义,指出了城市是交通环境问题研究的重点。然后,以重庆市为典型,通过一系列调查资料,介绍了重庆市的城区机动车污染排放、交通噪声和交通扬尘的现状,并对重庆市的交通环境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时针对污染原因,给出了治理对策和建议。最后,作者呼吁全社会关注和爱护城市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市交通微环境(轿车内)、西三环和增光路等典型道路交通环境以及紫竹院公园非交通环境空气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分析,解析交通环境空气甲醛污染特征。结果显示:对于交通微环境存在早晚甲醛浓度暴露峰值。典型道路交通环境甲醛浓度明显高于非交通环境甲醛浓度,西三环中路测试甲醛平均浓度为对应时段紫竹院公园环境甲醛浓度的1.7倍。甲醛浓度与道路交通流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不同类型道路甲醛时间分布规律与车流量的时间分布规律一致,呈现早晚峰值。  相似文献   

17.
信息     
《环境》1995,(5)
北京市长宣布向天公挑战要把北京建成一座国际上一流的开放城市,需要一流的环境与交通,为此,北京市长宣布,向天公挑战,并成立了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负责在北京搞人工增雨、防雹、消雾的规划和实施工作。目前,这项“改天斗地呼风换雨”的伟大工程已经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现有交通规划、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噪声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城市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用方法,并结合北京市昌平卫星城东区的综合交通规划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9.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等政策措施实施以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显著.为科学评估"大气十条"的效果,以北京市为例,采用疾病成本法、人力资本法和市场价值法核算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人体健康、农业、建筑材料和清洁损失减少的效果,并通过货币化北京市"大气十条"的政策收益,从而肯定地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成效.结果表明:①政策实施以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改善效益稳定增长,2013~2017年分别达到-19.82、-18.93、157.07、152.64和223.30亿元,在当年GDP占比分别为-0.85‰、-0.81‰、6.68‰、6.16‰和8.77‰.5 a实施的总效益为494.26亿元,占GDP总值的4.11‰.②改善效益以健康损失改善效益和清洁损失改善效益为主,体现了颗粒物浓度降低带来的明显效果.③北京16个行政区大多在政策后期达到较高效益,其中延庆区、密云区、平谷区、昌平区、通州区、石景山区和朝阳区这7个区连续5 a改善指数为正,朝阳区和海淀区等由于人口密集,大气污染暴露人口多,获得效益稍差.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北京市"大气十条"实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机动车辆噪声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交通噪声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接着用统计数据分析了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发展趋势而后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