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生态园林城市是指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相协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融通,并形成独特的城市自然、人文景观,形成优良的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生态体系和优美的人居生活环境的城市。生态园林城市这一名称,既表达了城市生态化的要求与内涵,又使城市的文化内涵得到表达,作为统率城市建设的一个平台,目标清晰,形象鲜明,在城市空间结构的控制和城市特质的塑造中,可以形成人与自然、城市环境与文化的最佳结合,是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最佳的城市模式名称。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内湿地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之一,是一个自然景观、一个自然综合体。在城市发展中,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城市湿地,对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有效、合理地评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对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降低和防范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非常必要。论文在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测量北京1991~2004年景观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多因素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此对北京地区1991~2004年快速城市扩展过程中的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具体结论为:①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过程,1991~2004年北京景观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人工建筑景观持续增加以及耕地景观大量减少;同时,山区林地景观增加也比较明显。②研究区自然/半自然景观的生态风险水平总体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山区自然景观空间生态风险水平要明显低于平原区,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影响相对较小。③研究区各种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间生态风险水平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其中,森林景观的生态风险最低,而混合景观的生态风险最高,受区域快速城市化过程的影响最为明显。④研究区新增建设用地景观单元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混合两种景观类型,其中混合景观所占比重最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据河谷洪泛湿地自然属性和城市景观生态学原理,论述了哈尔滨松花江北岸洪泛湿地的城市景观生态价值和环境功能,提出了哈尔滨松花江北岸洪泛湿地及自然景观资源今后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全面完成“小变”、“中变”任务和“大变”工作的初步启动,广州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已初步展现出基于“云山珠水”上形成的“山、城、田、海”生态城市的迷人魅力。但是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仍然是偏重于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的单一子系统的单一性建设,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必须采取行政、法制、技术等多种手段,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经济手段,以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向着生态化方向转化,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循环经济已成为政府追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全新战略选择,本文试图结合广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际,谈谈广州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如何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邓先瑞 《城市环境》2002,16(3):14-17
城市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人类活动,形成了一种庞大而复杂的化景观,论既论述了长江流域山石、江河、湖泊、泉水等绚丽多彩的城市自然景观,也论述了其历史化遗址,石刻与化建筑,古典园林等城市人景观,展现了长江流域城市的秀丽风光和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浅谈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荣  雷隆鸿 《环境与开发》2001,16(2):13-14,16
城市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本文提出了城市现代化的概念,并以广州市为例,注重从生态角度上分析了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指出城市现代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生态原则,并给出了广州市目前城市现代化建设应采取的一些生态措施。  相似文献   

8.
泰安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泰山是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山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事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保护和优化泰山的大气生态环境,必须对泰山的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泰山大气生态环境中各因子进入相应协调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使泰山的整个生态系统趋于平衡发展的优良状态。  相似文献   

9.
国外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论文对当前国外的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作了介绍。城市自然保护包括野生生物生境保护、城市地区湿地及自然景观保护等内容。城市生态重建则主要有生态公园建设、废弃地生态重建、城市扩散廊道体系建设等方面。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具有以生态学为基础,多学科交叉;注重生态过程的恢复;多目标、多层次规划设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论文给出了4点对于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城市防洪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荣永 《环境保护》1997,(10):22-24
针对防洪工程对城市自然景观,微气候、土地资源及移民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环境保护措施,景物插入及美学,设置通风闸口,堤库结合,采用薄型结构,堤路结合,堤房结合等。这些措施切实可行,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以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环境美学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环境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它的主要组成因素有:自然景观、城市建筑艺术,人文景观,环境气氛美和社会服务好。本文系统论述了城市环境美的基本因素及其美学特征,还介绍了评价城市环境美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顾传辉  陈桂珠 《环境保护》2001,(11):24-25,38
本文在探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结构模式,从人口、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指标四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标准,构建了生态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战略环境评价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本文阐述了开展城市化进程中SEA的必然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城市生态学理念为开展城市化进程的SEA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城市化进程的SEA又是保证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黄深棠 《环境》2003,(1):18-19
在2000年9月评审通过的《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中,确定了广州市城市空间发展的取向是“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东进”策略是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这将使增城成为广州市产业布局调整和发展的重点地区,增城作为广州市发展规划“东部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使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它体现着经济繁荣和现代文明。城市的发展使得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居住环境质量下降。居民脱离自然等弊端随之出现。城市生存环境的创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知道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人工化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人口密集。  相似文献   

16.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潮白河密云水库流域的自然景观进行了自然度分级,并利用景观自然度指数、景观退化程度指数和景观重建程度指数对自然景观进行了评价。结果是研究区景观中度退化,重建程度中等,呈半自然状态。区内景观状态的优劣顺序为:兴隆、怀柔、密云、延庆、滦平、丰宁、崇礼、赤城、沽源。   相似文献   

17.
黄慧 《环境》2006,(9):100-101
通过对广州市污水排放情况、水污染现状和污水治理情况等进行评述和分析,并提出综合治理意见,特别是提出将城市生活污水输送至荒山、树林、苗圃用于灌溉的设想,为广州市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域能够孕育城市,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市滨水区是城市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城市来说,意义极其重要。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过程中,只有力求实现合理运用自然,将人工环境以及当地自然景观充分实现融为一体,城市格局才能更加完善。然而,面对城市水资源,普遍出现过度消耗现象。要想实现较为良好城市景观规划,需要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加强雨水回收。一方面,农民避免雨水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无论人工水景,还是人工灌溉,水源问题充分解决。本文针对滨水景观设计阶段,如何实现雨水有效回收利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人口高度集聚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更加具有脆弱性。根据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构建了一个4层次的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03年)为例,对其所辖9个城市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处于“较安全”的城市有: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中山市和珠海市;处于“临界安全”的城市有深圳市;处于“较不安全”的城市有:广州市、佛山市;东莞市生态安全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20.
董文成  庄辉 《山东环境》2000,(7):150-150
由于枣庄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多、自由市场的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城,大大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城市垃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污染源,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善的城市垃圾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并使土地被垃圾占用、自然景观被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