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医院污水消毒是控制含菌医疗污水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用液氯消毒医院污水是较普遍的方法.液氯消毒医院污水的关键是保证出水中余氯的必要含量.由于调整出水中余氯在计算上较繁琐,致使出水余氯不稳定,影响液氯消毒医院污水的效果,同时  相似文献   

2.
在综述了对病毒具有高效物理筛分和截留作用的膜分离工艺和对病毒具有灭活作用的紫外线、液氯/二氧化氯、臭氧3种消毒工艺的基础上,针对疫情期病毒污水的防控提出了应急处理技术:(1)病毒污水的源头控制至关重要;(2)污水及污泥的处理工艺应适当调整,以满足排放标准和处置要求;(3)应当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法用于控制臭味、脱色、凝聚、分解氨气、电浮选以及回收重金属已收到一定的效果.电化学法同时也用于消毒灭菌.我国在水处理灭菌中,大多数采用液氯及氯  相似文献   

4.
污水紫外消毒微生物光复活原理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  黄翔峰  沈捷  吴志超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11):841-843,869
紫外消毒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无有害副产物、经济高效等优势,在污水处理中越来越广泛被应用.但其无剩余消毒能力,微生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修复而实现复活,从而导致出水微生物数量增多.综述了国内外紫外消毒出现的光复活现象,阐述了污水紫外消毒微生物光复活原理和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法消毒处理医院污水,通过选用不同阳极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体系,探讨电化学法的消毒机理.试验表明,以涂有贵金属(钌、铂和铱)氧化物的钛板作阳极,不锈钢板作阴极,在电流密度为8 mA/cm2、水力停留时间为15 min、空气流量为40L/h、极水比为1.0的试验条件下,消毒后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500 cfu/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化学方法对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的絮凝池出水进行消毒,利用自行研制的新型电解消毒器,固定极板间距为5mm,分别研究了电流、消毒期内的停留时间、消毒后存放时间和水流方向等结构参数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用实验室自配水研究了水质(SS、COD、TN、TP和NH3-N等)因素与消毒效果的关系,并优化工艺条件参数,使出水基本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能力仅次于氟,还是一种高效杀菌剂。臭氧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已有几十年历史,它在给水消毒和医院污水消毒方面已显示出优越性,其优点是接触时  相似文献   

8.
采用SPE-GC-MSD-SIM方法,分析了壬基酚在污水再生处理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与归宿.研究表明,在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流程中,壬基酚主要来源为原污水和泥区回流液;壬基酚的去除途径有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迁移作用和曝气池单元的生物降解转化作用,其中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去除29.8%,曝气池生物降解54.4%,NP总去除率为84.2%.絮凝、过滤和消毒的污水再生深度处理工艺对壬基酚的迁移转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回用生活污水的电化学消毒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某中水站回用于杂用水的生活污水进行电化学消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生活污水经生物接触氧化、活性炭吸附后 ,流经电化学消毒器停留 2 0s、耗电 0 .30kWh/m3 、消毒器出水放置 1h后 ,总大肠菌群数 <3个 /L ,满足生活杂用水的卫生学指标。当余氯浓度及接触时间相等的条件下 ,电化学消毒法的杀菌效果好于加氯消毒。E .coli细胞经电化学消毒和加氯消毒处理后 ,扫描电镜观察的结果表明 :2种方法作用后的细胞在形态上的变化是不相同的 ,说明电化学消毒的消毒机制不仅仅取决于电解产氯的作用 ,还有其他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污水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介质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极少进行消毒就直接排放至自然水体,这是否会造成农村地区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尚不明确.为此,以未开消毒设施的一体化污水净化槽为研究对象,在其稳定运行阶段,分析了不同处理单元、尤其是出水中细菌种群及潜在致病性细菌种类的特征.结果表明,与进水相比,净化槽各单元均包含一定量的潜在致病细菌,尤其是出水中,检出了20种潜在致病细菌,以Flavobacterium、Pseudomonas等为主.其中部分潜在致病菌随着污水处理流程其丰度呈现上升趋势.例如,Aeromonas、Klebsiella、Arcobacter和Bacteroides在进水中几乎未检出,其相对丰度分别为0%、0%、0.01%和0.21%,但其在出水中检出的相对丰度则为1.26%、0.70%、0.24%和2.63%.以上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设施各工段中,均存在一定的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不进行消毒的状态下,出水中也包含多种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其排放对周边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存在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村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医院污水的特点和处理原则,综述了医院污水处理流程、目前可采用的技术(包括有机物的去除)、污水消毒及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法消毒处理医院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法消毒处理医院污水,通过选用不同阳极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体系,探讨电化学法的消毒机理。试验表明,以涂有贵金属(钌、铂和铱)氧化物的钛板作阳极,不锈钢板作阴极,在电流密度为8mA/cm^2、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空气流量为40L/h、极水比为1.0的试验条件下,消毒后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500cfu/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过程中壬基酚的迁移转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SPE—GC—MSD-SIM方法,分析了壬基酚在污水再生处理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与归宿。研究表明,在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流程中,壬基酚主要来源为原污水和泥区回流液;壬基酚的去除途径有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迁移作用和曝气池单元的生物降解转化作用,其中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去除29.8%,曝气池生物降解54.4%,NP总去除率为84.2%。絮凝、过滤和消毒的污水再生深度处理工艺对壬基酚的迁移转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中国南方某沿海地区易受海水入侵影响的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基于液液萃取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重四级杆质谱的分析方法,快速选择性地检测这类含高质量浓度溴离子、碘离子的水体在氯胺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子离子m/z79/81和m/z 127,对母离子进行扫描,在氯胺消毒后的2种水样中检测出了10种极性溴代消毒副产物和19种极性碘代消毒副产物。通过对同位素丰度比和子离子碎片的分析,首次提出了2种溴代消毒副产物和4种碘代消毒副产物的分子结构。此外,对比自来水厂和污水厂出水的总离子强度可以发现,污水厂出水中生成的极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特别是卤代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数量显著高于自来水厂出水。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医院常用污水消毒技术的优劣,并指出紫外线消毒法是现今环保技术条件下的综合性大型医院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紫外线杀菌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来水的消毒目前普遍采用氯及含氯化合物药剂,消毒过程中产生三卤甲烷等致癌或致突变物质,从而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许多国家已经禁止在消毒中使用含氯药剂。因此,具有安全可靠高效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消毒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紫外线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限制,通过紫外线照射时间及进水浊度的变化,研究了具有一定照射强度的紫外灯的杀菌效能变化,并得出了紫外线具有最佳杀菌效果的进水极限浊度和照射时间。同时还研究了紫外线对具有不同抗性的细菌的系灭效率,为饮用水和污水的消毒处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医院污水加氯消毒效果的监测,常以余氯量、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为指标。余氯量测定方法简单,可当即得出结果。微生物检验较复杂,需1~2天才能得出结果,不适合日常的监测要求。我们根据加氯消毒余氯量与杀菌率间的内在规律,以经沉淀后的医院污水为标本,选择染菌浓度、水温、加氯量和接触时间等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均定为三个水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传染病医院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粪便内含有大量的各种病菌、病毒、芽孢菌、结核菌及微生物、寄生虫卵等,细菌总数在80万个/1毫升,大肠菌数多于23800个/1毫升。收集和杀灭这些病菌、病毒,对污水进行消毒与处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采取的治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Ti/SnO2-Sb2O3/β-PbO2阳极消毒处理医院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分解+电沉积法制备Ti/SnO2-Sb2O3/β-PbO2作为阳极消毒处理医院污水,初步探讨其杀菌基本原理,并研究了阳极材料、电流密度、电极间距、NaCl电解质浓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Ti/SnO2-Sb2O3/β-PbO2作为阳极,碳纤维作为阴极,在电流密度为80 A/m2,消毒时间为12 min,电极间距为5 mm,不添加电解质的实验条件下,处理后出水的粪大群肠菌数小于500 cfu/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20.
恩杜罗消毒废水中含有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类(didec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DDAC)物质,具有COD浓度高和有机氮浓度高等特点,以火山岩陶粒和贝壳生物陶粒制备混合床生物滤柱(mix-be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MBBAF)作为消毒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研究其对不同浓度恩杜罗消毒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在恩杜罗消毒废水中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浓度为130 mg/L时,其出水COD稳定在430 mg/L,总氮为35 mg/L;氨氮稳定后的出水浓度约为32 mg/L。pH由进水的9.0降为6.8左右,且由MB-BAF中贝壳生物填料对p H的缓冲作用而稳定。当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浓度低于130 mg/L时,采用MB-BAF滤柱对恩杜罗消毒废水进行预处理,各项主要的水质指标均能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中的A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