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4):259-265
通过分析皖南休宁天井山金矿床和小贺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因素,认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和北东向断裂是安徽休宁—歙县东南部地区金多金属矿形成最重要的控矿因素。歙县南源口和休宁桃溪两个地段的构造分析表明,该区中生代以来至少经历四期构造变形,其中早期向北西的逆冲推覆和北—北东向左行平移断层是成矿前构造;燕山晚期北东向高角度正断层控制燕山晚期花岗岩类侵入和成矿,是成矿期构造;随后的右行平移断层为成矿后构造。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的石炭系,在晚古生代地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某些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的控矿地层,因此已引起中外学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长江中下游及钱塘地区,这一地层分布宽广,发育完善,是我国记述石炭系最早、研究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近年来,我所部分  相似文献   

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141-149
本文借鉴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江西省晚白垩世红盆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将江西省30余个残存盆地恢复为修水—武宁、清江—鄱阳、吉泰—信江、赣州—信丰及会昌—南丰5个原型沉积盆地。通过沉积环境研究,认为除会昌—南丰原型盆地在周田期有暂时性湖泊发育外,其它均为冲积扇、洪积扇沉积的"干汇水盆地";对各原型盆地的代表性地层逐层进行了古气候研究,共划分出短周期气候事件16个,中、长周期气候4个,并以世界性的极干旱气候期沉积物为基准面,以短周期气候事件为依据,逐层对各盆地的沉积物进行了等时或准等时对比。运用"基准面"升降旋回理论对江西省晚白垩世地层进行了层序及体系域划分,共划分出2个构造层序和6个沉积层序。  相似文献   

4.
小西弓矿床是北山地区最重要的金矿床。金矿化在中元古代糜棱岩化绿片岩和长英片岩中呈脉状或蚀变岩团块产出,并且同海西期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具密切时空联系。详细的硫、氧、氢和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床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主要来自海西期花岗岩类侵入岩、中元古代变质岩地层与大气降水。晚古生代时期,哈萨克斯坦—北山与塔里木板块沿柳园—大奇山深大断裂发生碰撞与地体拼贴,其中挤压与伸展转换期的构造变形作用不仅致使前海西期岩体(层)发生深熔,形成花岗质熔浆,而且诱发含矿流体向低温与低压构造破碎带运移,进而形成小西弓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比较系统介绍朝鲜于60-70年代发现泥盆纪临律群和晚奥陶世—志留纪地层的基础上,论证前者西延登上山东半岛,后者指向辽东、冀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江苏泗洪及周边地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沉积盆地演化及现今地形地貌的形成,主要受控于郯庐断裂带泗洪段多期构造活动。新近纪—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完整记录了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沉积基底起伏特征和沉积物堆积过程。文章以泗洪段SHJ02钻孔为例,在钻孔岩心特征分析及地层序列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古地理环境及构造演化特征。SHJ02钻孔孔深246.00 m,自上而下揭示的地层包括:第四系(埋深0~47.43 m)、新近系(埋深47.43~239.52 m)、晚白垩世红层(埋深239.52~242.70 m)及早白垩世火山岩(埋深>242.70 m)。该区晚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序列和沉积格架特征,揭示了郯庐断裂带泗洪段晚白垩世断陷沉积、古近纪隆升剥蚀、新近纪伸展环境下河-湖相沉积,以及第四纪晚期挤压背景下快速隆升的构造演化过程。新近纪—第四纪河道演化变迁、河-湖相频繁交替等沉积体系的快速转换是对郯庐断裂带泗洪段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东火”项目“福建永泰—德化地区火山地质及含矿性研究”课题组科研取得新进展,通过专题研究,基本查明了永泰及石牛山火山洼地的火山岩地层层序吸时代。发现石牛山火山洼地的火山岩是由一套红色沉积——火山岩系组成。底部为紫红色砂砾岩、超覆不整合于晚侏罗世南园组及早白垩世石帽山群之上;下部为凝灰质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夹凝灰岩;上部为高硅、高钾的英安岩、流纹岩、熔结凝灰岩、粒状碎斑熔岩。它与下伏永泰早白垩世石帽山群由玄武岩——高硅高钾流纹岩为主组成的双模式火山岩系有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遂昌柘岱口一湖山北东向断裂带在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晚期经历了多期次、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活动与该地区两个大规模萤石矿田的形成关系密切。晚侏罗世晚期到早白垩世早期断裂活动表现为拉张松驰作用,为黄沙腰萤石矿田的形成提供了导矿和容矿构造空间,萤石矿主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带内。晚白垩世晚期,断裂活动表现为挤压环境,断裂带具有导矿作用,矿体受控于派生之北西向次级断裂内,湖山萤石矿田的形成具有此特征。  相似文献   

9.
九瑞地区各沉积相带的展布是在特有的北东和北西西向断裂相互切割所形成的菱形网格状古断裂构造格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古构造在同一应力场中形成,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它对本区晚石世岩相占地理,以及晚古生代以前的地层厚度,沉积相带及矿床(点)分布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同时也是岩体贯入、火山喷发、喷气、热泉活动及矿液运移的通道。  相似文献   

10.
地层地球化学的研究范围正在日益拓宽.但其中心任务仍然是研究地层及其各类岩石中化学元素的分散与富集规律。实际上,元素的集散可回答成矿作用曾否发生,尤其是成矿作用发生的可能性问题.也就是地层含矿性的评价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湖州─长兴地区地层岩石样品化学元素光谱分析数据为基本素材,对该区各地层组进行比较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查明了各地层层位中Au、Ag、Cu、Pb、Zn和B共六个成矿元素的丰度及其它地球化学特征,着重从地层中成矿元素的相对富集与贫化、后期作用叠加强度、变化性以及元纱共生组合几个方面考察地层中成矿元素的分散与富集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地层含矿性评价的准则与标志,进而对地层的含矿性进行评价.以揭示本区主要矿产的可能赋矿层位。  相似文献   

11.
宁蒗地区白牛厂铅锌矿区位于区域性牛窝子-罗卜地帚状构造的内旋断裂带-白牛厂弧形断裂的折拐部位。该部位喜马拉雅晚期隐伏合矿斑岩体发育,其围岩地层一下二叠统(P1x)灰岩亦具一定的含矿性。由白牛厂弧形断裂伴生的低级次日牛厂帚状断裂构造带又为本区矿液运移和矿体赋存提供了良好通道和有利空间。在白牛厂隐伏斑岩体与共围岩(P1x灰岩)的外接触带、构造叠合地段,有望形成斑岩体外接触带热浪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4):216-220
在西藏冈底斯山西部措勤县打加错地区新发现一套紫红色石英砂岩、钙质粉砂岩、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夹放射虫硅质岩的地层体,在硅质岩中首次发现了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放射虫动物群Pseudostylosphaerasp.,Perispongidiumcf.tethys De Wever。放射虫化石的发现对冈底斯山西部打加错地区地层的划分和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霍邱铁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处于北淮阳山字型构造脊柱部位。李老庄铁矿—菱镁矿床置于霍邱铁矿田中部。该矿床主要产于上太古界霍邱群变质岩系中,矿体赋存于富镁碳酸盐中,矿石类型可以分为菱镁矿磁铁矿石和蛇纹石磁铁矿石,各占25%。成矿物质来源于这些变质岩系的多层、分散的含铁建造矿源层中。依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矿石同位素地质和测年结果,李老庄铁矿—菱镁矿铁矿床是晚太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小龙潭煤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境内,沿南盘江有昆河铁路从矿区通过,矿区以南盘江为界分为两个井田,江北井田由小龙潭露天矿开采,江南井田由布沼坝露天矿开采。矿区煤田面积9.03 km~2,探明褐煤储量为10.9亿吨,保有储量9.9亿吨,煤层平均厚度116.5 m,最大厚度222.96m,上覆地层厚度20—150m,煤层埋藏浅,覆盖层质地松软。本区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9.7℃;年降雨量542—1140mm,露天开采条件得天独厚。小龙潭露天矿自1953年建矿以来,已进  相似文献   

15.
<正> 河台金矿田位于广东省西部诗洞—伍和—石涧混合岩田的边缘带,是80年代在云开地区发现的最大金矿田。该矿田的主要赋矿地层为震旦纪变质岩系。在该矿田的北侧和西北侧分别有伍村和云楼花岗岩体侵入;再往西北方向,则为诗洞花岗岩侵入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宣风图组 1:5万区调为将层序地层研究成果用于填图而形成的以岩石、年代、层序为主的多重地层划分研究及“岩组—层序”填图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比单纯的岩石地层单位填图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表现在研究程度和制图水平显著提高 ,地质图具有岩石、层序双重含义 ,为海平面升降、全球对比、盆地充填等重大地质基础问题及地质找矿和成矿预测提供了更多更广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7.
浙东沿海上白垩统小雄组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东临海、三门东部的小雄盆地,发育一套中酸偏碱性的火山岩。长期以来,将其称为塘上组。详细的地质调查研究表明;这套火山岩与以天台盆地为代表的塘上组,在火山岩岩石组合、层序、古生物化石组合和同位素年龄等均不相同。火山岩是超覆于永康群馆头组、朝川组和小平田组之上,成岩时代在85—98Ma,产晚白垩世翼龙和鸟类化石,是晚白世的喷发一沉积产物。为一独立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岩石地层单位,故建立新的岩石地层单位一小雄组。  相似文献   

18.
苏联诺里尔斯克硫化铜镍型铂矿床地质及岩石 矿区位于西伯利亚地台西北角。含矿的诺里尔斯克岩体群是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通古斯暗色岩建造的一个组成部分。岩体分布在北北东方向延长的汉泰—雷布尼台垣两翼。西翼的诺里尔斯克向斜中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火山岩研究工作的深入,对熔结凝灰岩的了解和认识已有了新的发展。在认识和研究灰流熔结凝灰岩的同时,近几年来还发现相当一部分熔结凝灰岩并非火山碎屑流成因,而与H.B科罗诺夫斯基的熔离成因观点极为吻合。笔者将这种岩石称之谓熔离熔结凝灰岩。它在我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分布较广:江苏溧水火山岩盆地晚侏罗世东芦山旋回、浙江晚侏罗  相似文献   

20.
江西丰城、上高地区(图1),晚二迭世地层发育良好,岩相变化较大,生物群丰富,是我国东南地区研究晚二迭世地层较理想的地区之一。 解放前,仅有少数地质学家在本区作过地质调查。解放后,各地质单位先后在本区开展过普查找矿及专题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基本上建立了本区晚二迭世地层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