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粉末技术的广泛应用,粉末产物日益增多,这使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大大增加。一般认为,爆炸前固体向蒸发表面提供足够的热量是爆炸的必要条件。通常,在固体物质中,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被固体本身吸收,然而对粉末来说,发生氧化的表面积很大,而颗粒的体积却很小。因此,极易使温度上升,氧化速度增快。氧化本身就是一种放热反应,从而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以致很快达到失控状态。一旦在空气中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和一个点燃源同时存在时,粉尘爆炸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粉末技术的广泛应用,粉末产物日益增多,这就使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大大增加。爆炸前固体向蒸发表面提供足够的热量是爆炸的必要条件。通常,在固体物质中,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被固体本身吸收,然而对粉末来说,发生氧化的表面积很大,而颗粒的体积却很小。因此,极易使温度上升,氧化速度增快。氧化本身就是一种放热反应,从而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以致很快达到失控状态。在空气中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和一个点燃源一旦同时存在,一场粉尘爆炸事件就不可避免了。然而遗憾的是,许多爆炸火灾事故中,根本无法准确地…  相似文献   

3.
薛福连 《安全》2003,24(3):25-25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粉末技术的广泛应用,粉末产物日益增多,这就使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大大增加。一般认为,爆炸前固体向蒸发表面提供足够的热量是爆炸的必要条件。通常,在固体物质中,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被固体本身吸收,然而对粉末来说,发生氧化的表面积很大,而颗粒的体积却很小。因此,极易使温度上升,氧化速度增快。氧化本身就是一种放热反应,从而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以致很快达到失控状态。一但在空气中处于爆  相似文献   

4.
氯化钠粉末对镁粉爆炸猛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固体惰性介质在减轻镁粉爆炸作用的实验研究,给出影响固体惰化剂作用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实验分别选用3种不同粒径的镁粉样品,并选取氯化钠粉末作为固体惰化介质,用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镁粉中加入不同含量的氯化钠粉未后镁粉爆炸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值。结果表明:氯化钠粉末能够起到减轻镁粉爆炸影响的作用,并且随着镁粉粒度的减小,要达到相同的抑爆效果需要的氯化钠粉末的用量将加大。  相似文献   

5.
电石是碳化钙的俗称 ,气焊工艺的原料。电石属于遇水燃烧的一级危险品 ,即电石遇水发生剧烈分解产生乙炔并同时大量放热 ,该热量足以引起乙炔的着火燃烧或爆炸。爆炸原因 :(1)包装不严、电石受潮 ,使电石桶内空间形成乙炔与空气的爆炸混合气体。(2 )电石普遍含有杂质硅铁 ,装运时互相摩擦碰撞而产生火花 ,开启电石桶方法和使用工具不当 ,在操作中撞击产生火花。(3 )储存电石的场所受潮 ,使电石受潮分解。(4 )电石库房、乙炔站和电石破碎间积存的电石粉末未及时清扫和妥善处理 ,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分解。预防电石爆炸措施 :(1)防潮 :制好的电石…  相似文献   

6.
去年的一天下午,沅江机器厂504车间有个管道工在打扫乙炔发生器工房时,将15公斤的电石粉末倒入约1立方米的暗沟内,引起了剧烈爆炸,水泥地面被炸开1-3米宽的裂缝,烈火燃烧达两小时之久,幸好没伤人。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剧烈的爆炸呢?因为暗沟内有水,电石(碳化钙Ca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在产生乙炔(C2H2)的同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分解1公斤电石可产生乙炔346.89升,放出400-500千卡热能。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扩散,就会产生300℃以上的温度和1.5个以上的大气压。电石粉末比块状电石反应更剧烈,而这个暗沟大部分被堵塞,通向地面的孔又小,热量和压…  相似文献   

7.
金属钠(Na)是硷金属元素之一,呈银白色,轻软而有延展性,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在常温时为蜡状,低温时则变脆,平时贮存于石油或其它不含有游离氧与水分的液体中。 金属钠遇水会发生化学性爆炸,这是因为水分子是由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氢氧离子结合而成,金属钠遇水后将自己代替氢离子,与氢氧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钠。氢离子一对对的结合变成氢气,从水中分解出来。由于金属钠与水作用时产生很大的热量,这个热量足以使氢气温度升高,达到其燃点,将氢气引燃。当析出的氢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时,便产生爆炸。 最近北京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连续发生…  相似文献   

8.
硫化亚铁引发储油罐火灾危险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笔者通过模拟储油罐中硫化亚铁的生成方式 ,分析和研究了硫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反应 ,生成的硫化亚铁的氧化倾向性 ,并采用自然氧化绝热装置 ,测定了硫化亚铁的温度变化曲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方式生成的硫化亚铁 ,其氧化性不同 ,自燃性也不同 ,均有较显著差异。硫化亚铁的温度变化曲线表明 ,氧化反应随着时间增加 ,其他应进行得越来越快 ,将会造成热量的聚集 ,使油品温度快速上升 ,导致油品自燃和储罐发生着火爆炸。实验研究证明 ,硫化亚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是构成油罐着火危险性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9.
核事故条件下钚气溶胶源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核事故条件下钚气溶胶源项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主要包括钚材料的氧化反应机制、气溶胶的颗粒尺寸分布以及核事故发生后钚气溶胶从事故源处释放的比率和可吸入率.进一步对比了炸药化学爆炸、静态燃烧及动态燃烧3类核事故场景中钚气溶胶的源项数据并得出结论.静态燃烧和液滴未爆炸的动态燃烧场景中钚气溶胶的生成机制类似,前者相对较低的气溶胶释放率源于反应过程中的热量损耗及固志材料对空气流动的阻碍;动态场景中液滴爆炸井泄露出大量钚蒸汽将产生更高的气溶胶率及可吸入率;炸药爆炸条件下钚材料的氧化反应是最剧烈的,将产生最高的源项数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起充装台氧气瓶爆炸事故,通过对爆炸气瓶残骸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观察、内壁附着物光谱和能谱分析着重阐述了气瓶爆炸事故的起因。分析认为,由于氮气瓶错装氧气,导致气瓶内部残存烃类油被高压氧气迅速氧化分解放出热量,使瓶内的氧气迅速升温升压,超出气瓶承压极限引起气瓶爆炸。结合实际应用与工作经验,提出了氧气瓶安全使用的建议以及相关措施,对氧气瓶的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书静 《安全》2010,31(4):39-39,41
变配电所中,酸性蓄电池组由蓄电池串联而成,以作为变配电所的直流电源。蓄电池的主要危险性在于,它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会析出相当能量的氢气,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氢气和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且其爆炸的上、下限范围较大,因此蓄电池室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护》2002,(12):44-45
⑥什么是可燃粉尘?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产生颗粒细小的粉末,如煤粉、面粉。有些工厂在加工谷物、烟、麻、糖和金属的时候,由于粉碎、研磨、过筛等操作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如198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亚麻厂的粉尘爆炸。凡是颗粒很细并遇火源能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固体物质,就称为可燃粉尘。如铝粉、铁粉、镁粉、煤尘、小麦面粉、玉米面粉、甜菜糖粉等。⑦什么叫闪点?什么叫燃点?什么叫自燃?1.闪点:可燃液体能挥发变成蒸气,跑入空气中。温度升高,挥发加快。当挥发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源接触能够闪出火花时,把…  相似文献   

13.
米娜 《安防科技》2013,(9):41-41
如果燃烧过程足够缓慢,就不会产生火焰,这种情况即"无焰闷燃"。另一方面,如果燃烧过程足够迅猛,就可能发生爆炸。在这两种情况之间,就是普通的有焰的火,燃烧速度快到可以产生火焰,但义不足以快到发生爆炸。和氧气和燃料一样,热量也是起火的必要条件。了解热量传递是了解火的关键。热最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即热量从高温固体转移到低温固体。对流:即热量通过流动的液体或气体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辐射:即通过电磁波进行的热量转移。  相似文献   

14.
<正>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约束爆炸中的应用主要是把化学反应反应中产生的动力因素和动力具体参数耦合到约束爆炸中,计算出具体的约束爆炸在封闭环环境中因高温而产生的具体压力数值以及爆炸所释放出的热量数值,从而为以后更好的控制约束爆炸反应提供更出准确的热应变和产生的力学效应数据。本文就着重对国内外较为著名的该项研究事例进行实验技术、试验方法的具体分析,比较详细的阐述出在约束性爆炸反应中引入化学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在机械涂装行业的VOCs废气治理中,一般采用“沸石转轮吸脱附+RTO氧化燃烧”的方式,该方式的处理效果较好,但是由于该类VOCs废气风量较大、浓度较低,低浓度的VOCs废气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难以形成系统热量的循环自用,需要额外补充热量,一般采用天然气燃烧提供所欠缺的热量。基于此,为实现对VOCs废气治理的节能处理,在该处理方式上进行研究改进,对“沸石转轮吸脱附”优化为“集中吸附+沸点间歇脱附”的方式,进而使进入“RTO氧化燃烧”的VOCs废气浓度提高,降低额外热量补充,从而实现节能处理。  相似文献   

16.
受热自燃     
可燃物质达到燃点,不用明火去点是不会着火的。如继续加热可燃物质到一定温度,就是不用明火去点,也能发生燃烧。这种现象叫做受热自燃。 发生受热的过程是:当可燃物质受热对,便开始了缓慢的氧化,由于氧化速度小,发出的热量不多,而且随即消散,这时并不发生自燃。如果在外界热的作用下,使该物质达到较高的温度,氧化速度加快,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热量也增加,当达到该物质氧化发出的热量超过损失热量时,温度又有增高,从而获得了剧烈氧化条件,直到自燃起火。 受热自燃点:就是使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温度。可燃液体受热自燃点,如;甲醇500℃、车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金属硫化矿尘爆炸的过程与产物,预防与控制其粉尘发生爆炸,在20 L爆炸球中开展金属硫化矿尘爆炸试验,发现存在磁黄铁矿含量越高爆炸产物颜色越红的现象。为揭示这一现象的本质,应用XRD对爆炸产物进行分析,基于Factsage软件模拟计算黄铁矿矿尘与磁黄铁矿矿尘爆炸过程。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的Fe2O3是主要致色原因;最终产物除固体Fe2O3外还存在气体SO2,SO3,反应中间过程主要固体产物为Fe2(SO4)3;在磁黄铁矿与黄铁矿含硫量相同或质量相同时,Fe2O3的生成量磁黄铁矿较黄铁矿多,且磁黄铁矿含硫量越多Fe2O3生成量越多,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现象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分析金属硫化矿尘爆炸过程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02,(11):50-51
①按燃烧性,危险物品分为几类?按燃烧性,凡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物品统称为危险物品,可分为以下7类:1.爆炸物品。凡是受到高热、摩擦、冲击等外力作用或受其他因素激发,能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同时伴有巨大声响而爆炸的物质,就是爆炸物品。如:雷管、炸药、鞭炮药等。2.易燃和可燃液体。这类物质极易挥发和燃烧。如汽油、煤油、溶剂油等。3.易燃和助燃气体。这类物质受热、受冲击或遇火花能燃烧或发生爆炸,或有助燃能力,能扩大火灾。如氢、氯、煤气、乙炔等。4.自燃物品。不需要外界火源的作用,由于本身受空气氧…  相似文献   

19.
关于粉尘爆炸的原因,至今世界各国仍在继续探讨之中。一般认为,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可燃性粉尘粒子,从着火源处获得足够的能量,发生气化、蒸发、热分解及干馏等物理化学作用,产生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使封闭空间内的压力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包围体的承受力,因此发生爆炸。此时的爆炸称为初爆或一次爆炸。  相似文献   

20.
低温自燃     
低温自燃,它与受热自燃的主要区别是热的来源不同。受热自燃是外界加给的热,低温自燃是物质本身氧化散热引起的。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由于自行氧化产生的热能不能随时散发掉,以致热量积蓄起来,温度逐渐升高,最后达到物质的燃点,因而引起自行燃烧的现象,叫做低温自燃。一般较常见的低温自燃有植物、油脂和化学物质。 植物的自燃 能够自燃的植物有:稻草、树叶、麦秸等。植物的自燃是由于微生物、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引起的。植物发生自燃的条件,首先是具备有微生物生存的温度,其次堆垛在一起使热不易散发。潮湿的麦秸、稻草堆,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