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钱资荡水源地保护方案,即封住钱资源荡两头入流,杜绝污染物进入的截污工程;利用长荡湖补充钱资荡水量的引水工程,工荡湖作为战力水源地纳入保护全系中,建立环湖绿色保护带工程;发展以芦苇为生物种的湿地生态工程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长荡湖入湖河流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在综合考虑主要入湖河流和污染源类型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分析入湖河流中溶解氧(DO)、pH、氮磷比(TN/TP)、水温(WT)、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共7个理化因子的分布特征。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Circos、ANOSIM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差异以及微生物群落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类型的长荡湖入湖河流中优势菌门、菌属种类相似,但相对丰度却有所差别。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菌属包含hgcIclade、 CL500-29marinegroup、 Acinetobacter、Comamonadaceae-Unclassified和Hydrogenophaga。ANOSIM分析表明长荡湖入湖河流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污染源类型相关。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pH、TP与长荡湖入湖河流的优势菌门呈显著相关(P<0.05);DO、...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长荡湖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采集长荡湖入湖河流、湖泊水体及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8种重金属(Cr、Ni、Cu、Zn、As、Cd、Pb和Hg)含量,采用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和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模型对湖泊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解析,评估长荡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及风险等级。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有7种超出江苏省土壤环境本底值,秋季长荡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较低。Cr、Cd、Zn和Ni的分配系数较高,现阶段不易从沉积物中释放到水体中,但由于Cd多为可交换态且在沉积物中含量较大,因此仍具有从沉积物中释放到水体中的潜力;Cu、As和Hg的分配系数较低,具有从沉积物中释放到水体中的潜力。Hg、Cd、As和Cu污染来源中农业生产占比最高,Pb和Zn交通污染占比最高,Ni自然来源占比最高,Cr工业活动占比最高。长荡湖春季和夏季受重金属污染程度更高,Cd和Hg的生态风险较高,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长荡湖4个湖区的重金属和营养元素在空间分布的差异,识别湖区污染的重点区域,认为As、Cd、Mn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子,辨析长荡湖可能的主要污染来源为流入的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农田化肥流失的废水.  相似文献   

5.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中引江济巢段的2条生态补水路线,设计3种生态补水方案:方案一为西兆线、菜巢线双线引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方案二为兆河单线引入巢湖,由白石天河的白山节制枢纽流出;方案三为生态补水经兆河单线进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利用MIKE21软件建立巢湖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巢湖水动力和水质时空变化过程及4个敏感区域(南淝河入湖口、峔山岛、忠庙和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改善效果。总体看来,方案二对南淝河入湖口、峔山岛、忠庙水质改善效果最优,而方案三使饮用水水源地总磷(TP)浓度降幅最大。方案二降低了峔山岛、忠庙区域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使总氮(TN)/TP分别从14.7、13.4降至7.4、4.0;方案三使饮用水水源地的TN/TP从10.0降至4.8,降低了饮用水水源地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但3个生态补水方案中南淝河入湖口区域的TN/TP均在15~20,表明蓝藻暴发风险依然较高。引江济巢工程对巢湖水环境改善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保证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但由于西半湖的水动力环境未得到改善,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依然较高,因此,要优化生态补水方案,并有效控制入湖河流流域的地表径流污...  相似文献   

6.
根据金坛市城乡分散供水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各水源地的水质、水量以及综合工程投资、施工难度、供水成本、供水安全等因数,并提出了近期和远期实施区域供水的方案,将对发展和完善区域供水的规划与实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伟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1):150-154
傀儡湖是昆山市最主要的饮用水源.根据近年监测结果,由于受上游来水、周边农业面源、养殖等污染影响,湖水环境质量面临较大威胁,成为关系昆山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作者对傀儡湖污染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点面源控制、上下游结合"的水污染控制思路,并根据实际调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构建了污染整治系统方案,对农业面源、养殖污染、上下游污染管制及水环境建设等提出建议,为切实保证昆山地区供水水质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利用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总结了近年来利用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其作用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含量和成分会因水源地和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对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了解是保证强化混凝效果的基本前提。不同混凝条件下,强化混凝的主导作用机理不同。铁盐混凝剂、较低pH值、较高混凝剂投量和阳离子有利于提高强化混凝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某地A、B、C三湖为例,介绍了湖泊饮用水源环境污染的成因及现状,着重指出了危害严重的富营养化的藻类毒素,最后阐述了受污染湖泊地区的饮用水水质状况、毒物种类、含量标准及防治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市蔷薇河有机污染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连云港市饮用水源蔷薇河的有机污染现状,分析其污染的来源,提出了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顺义区地下水水源地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顺义区地下水源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顺义区地下水源地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该指标体系采用灰关联度评价方法对顺义区地下水源地进行脆弱性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与固有脆弱性评价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地下水水源地综合脆弱性与固有脆弱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可以更好地评价顺义区地下水源地脆弱性。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掌握了浙江省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状况,研究分析了水源地水质现状及空间分异特征,提出了浙江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为政府决策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浙江省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姜堰市溱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姜堰市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和资源开发,影响了溱湖湿地的生态保护。在分析溱湖湿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近年来利用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其作用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含量和成分会因水源地和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对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了解是保证强化混凝效果的基本前提.不同混凝条件下,强化混凝的主导作用机理不同.铁盐混凝剂、较低pH值、较高混凝剂投量和阳离子有利于提高强化混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江苏省苏北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影响苏北饮用水源安全的因素,探讨了加强饮用水源安全的措施建议,为地方政府及环保等部门加强对苏北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固城湖、石臼湖共三个监测点为期1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在用水质标准类别法进行综合评价的同时,对水质总体情况及主要污染指标进行不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水质的不稳定性研究对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地面水环境质量、水源的科学选择及寻找、治理水质污染等工作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苏里下河地区典型湖泊有机质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了解江苏里下河地区重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况,选取乌巾荡、九龙口、大纵湖3个典型湖泊作为研究对象,采集6个沉积物柱状样品和6个水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水样COD与总有机碳(TOC)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R2=0.969)。(2)乌巾荡、九龙口、大纵湖的沉积物TOC随着土深的增加而减小;TN随土深的增加而减小;C/N变化规律与TOC相似,都随土深增加而降低。(3)该地区沉积物土深10~15cm处为分界层,该层以下有机质为湖泊内源输入为主,受外界干扰较少,基本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层以上有机质则是流域外源输入为主。  相似文献   

18.
A、B两湖是某市工农业及民用主要水源,为确保充足和安全供水,政府多年来投资于修善和科学管理,但至今尚未进行水中有机物的致突变性研究工作.为了探讨两湖水源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远期危害,为了保护水源,农业及水产,为了进一步治理两湖,为防止污染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沿江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沿江城市均以长江作为饮用水源。沿江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对长江及其饮用水源的水质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江苏的饮用水源基本状况,分析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日益恶化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始终是国内外大多数城市水源地安全和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威胁。从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风险源、水源地易损性、应急评估和预警技术及应急机制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研究进展。述评认为,应关注城市水源地的特殊易损性及突发性污染的威胁,重点研究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快速评估和预警技术及应急机制,全面开展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基础和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