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锈钢波纹管应力腐蚀防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锈钢波纹管是现代工业广泛使用的金属弹性元件,长期应用实践表明,在特殊环境条件下,波纹管常常发生因应力腐蚀引发的爆炸失效事故,对环境、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详细阐述了固溶处理不锈钢波纹管组形变马氏体含量分布、残余应力分布。不锈钢波纹管在加工、成型过程中,波峰波谷会发生塑性变形,一部分奥氏体组织转变为马氏体组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残余应力变为压应力,残余应力比未固溶处理波纹管的大大减小;固溶处理后形变马氏体含量较少,且分布均匀,约占0.25%;残余应力越大,马氏体含量越高,不锈钢SCC敏感性大。对固溶处理前后波纹管应力腐蚀开裂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固溶处理可提高波纹管抗SCC性能;喷丸强化可提高波纹管抗SCC能力,表面硬度、强度增大,也可延长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超声波应用于薄板奥氏体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的研究和试验,开发了薄板奥氏体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方法。试块试验和现场实物检测试验表明,对板厚为51Omm的在用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对接焊缝及母材,辅以超声波探伤,可以及时发现奥氏体不锈钢容器在对接焊缝、封头扳边。支座角焊缝母材等处存在各种形式的裂纹或缺陷,避免出现容器的失效事故。  相似文献   

3.
对形变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进行了金相分析和应力腐蚀试验,通过试验比较和分析,说明了通过固溶处理,不但可以恢复奥氏体不锈钢囡形变导致的组织变化,也可以恢复奥氏体不锈钢因组织被破坏而失去的应力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波纹管膨胀节是现代动力管网和设备进行热补偿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作用除了位移补偿外,还兼有减振降噪和密封的功能。波纹管膨胀节不仅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原子能等工业部门,还应用于机车、船舶、城市燃气和民用部门。本文详细阐述了不锈钢波纹管组织结构、形变马氏体含量分布、残余应力分布。不锈钢波纹管在加工、成型过程中,波峰波谷会发生塑性变形,一部分奥氏体组织转变为马氏体组织,马氏体含量在波峰处最高,在波谷最低,均为拉应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波峰残余应力大,波谷小,固溶处理后残余应力变为压应力。残余应力越大,马氏体含量越高,不锈钢SCC敏感性大;直径小的波纹管,波峰曲率半径小,变形量大,故其残余应力和形变马氏体含量大,SCC敏感性大,易开裂。  相似文献   

5.
φ1.4m尿素合成塔基体的应力腐蚀裂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中、小型化肥厂普遍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的工艺流程,φ1.4m尿素合成塔是核心设备.其壳体包括上、下封头和筒体.筒体由多层包扎式结构的筒节组焊而成。内层包含上、下封头的尿素级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和筒节的尿素级奥氏体不锈钢内简体.基体包含上、下封头的低合金钢基层板和筒节的多层低合金钢的层板.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锈钢烘筒采用S形封头在无标准设计的情况下,分别采用分析计算的方法和试验的手段对预定结构S形封头不锈钢烘筒应力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评价预定结构的设计正确性。对预定结构作爆破试验,根据实际失效破坏形式,评价其安全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给出S形封头基本结构模型,为S形封头纳入相关标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某封头厂受压力容器制造厂委托,压制了8张材料牌号为304奥氏体不锈钢椭圆型封头。经检查,钢板规格为6000×1500×10mm和6400×1800×10mm,坯料直径、外观质量,均满足成型要求。封头厂采用两次冷拉伸成型工艺,在2010年2月7日前压制完毕并进行了切边,同时对成型后的封头进行了外观、形状、几何尺寸等检查,未见异常,遂被制造厂运走。  相似文献   

8.
储氧球罐进出气阀对接法兰开裂情况监控及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成分、金相、断口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储氧球罐进出气阀对接法兰开裂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法兰开裂为高锰奥氏体不锈钢材质法兰的沿晶脆性断裂,高锰奥氏体不锈钢不适合作为高颈法兰用钢.  相似文献   

9.
在低温储罐定期检验中,发现储罐底部一个三通切换阀管件上存在多处裂纹及泄漏现象。通过对失效件进行宏观检验、化学成分、电镜扫描、金相组织、腐蚀产物能谱、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显微硬度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管件材质低于设计要求,管件承受载荷及应力作用,存在CI-等奥氏体不锈钢腐蚀敏感介质,造成该处奥氏体不锈钢管件应力腐蚀失效。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非线性超声纵波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疲劳损伤与棘轮损伤进行了无损评价。研究表明,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棘轮损伤超声非线性参量呈现增加的趋势;相对于疲劳损伤,棘轮损伤超声非线性的数值总体更大,但是超声非线性峰值出现的时间更晚,且无显著的超声非线性下降阶段。这种超声非线性响应的差异与奥氏体不锈钢棘轮损伤和疲劳损伤过程中不同的微观结构演化有关,如棘轮损伤过程中形成的不成熟的位错胞结构和更多的马氏体相。  相似文献   

11.
应变强化技术可大幅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许用应力,减薄容器壁厚,实现轻量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成功实现了该技术的产业化。本文结合国内外近些年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分别对试样预拉伸方式、筒体周向应变测量位置、标准椭圆形封头选材和制造工艺等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过程对焊接缺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预拉/由的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下具有较高强度(应变强化),因此,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广泛应用于低温压力容器的制造。但奥氏体不锈钢应交强化过程中会使焊接缺陷扩展。本文针对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过程中焊接缺陷的扩展,进行模拟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证明:应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压力容器的射线透照底片合格级别至I级。  相似文献   

13.
确定压力容器安全系数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力容器安全系数与材料参数紧密相关,确定材料许用应力值时,需要同时考虑材料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更为合理;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应变强化能力和韧性,为充分发挥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优良性能,选取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许用应力值时,需要特殊考虑。压力容器安全系数的选取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在保障压力容器安全性前提条件下,为节省材料和降低成本,随着理论研究深入和科学实验的进步,压力容器安全系数有所降低,这是科学设计和实用成功经验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某化工厂的一分塔再沸器在定期检验过程中,发现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的管箱封头环焊缝存在穿透性纵向裂纹缺陷。为了进一步了解裂纹形成的原因,避免类似缺陷再次产生。本文通过对案例背景介绍,在定期检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缺陷部位进行取样,在实验室采用理化检验方法,结合设计和使用参数,对裂纹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1)情况简介 2006年,某压力容器制造厂订购了一批封头用不锈钢复合板,在一家热压封头厂成型。其中2件型号EHA2100的封头,其规格与材质为3+24/304+16MnR:第1件封头与筒体焊接的环焊缝,经射线探伤后,发现连续11张底片中,靠近封头一侧的焊缝区和热影响区出现大量裂纹,  相似文献   

16.
1 2205双相不锈钢的概况双相不锈钢由铁素体(理)和奥氏体(7)组成,同时具有铁素体不锈钢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超塑性好和奥氏体不锈钢良好的耐点蚀、耐晶间腐蚀,及耐应力腐蚀能力等优点,其屈服强度大约是奥氏体不锈钢的2倍,疲劳强度高于奥氏体不锈钢,在冶金、化工、能源及近海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SAF2205作为典型的标准双相不锈钢,是目前最具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宏观检查、金相显微观察、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X射线能谱仪检测等手段,对送检的DN350大拉杆补偿器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其失效模式主要为应力腐蚀开裂,开裂位置处于补偿器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波纹管部分,裂纹呈分叉状,开裂的断面呈沿晶断裂和撕裂韧窝的组合形貌特征,裂纹周围的泥纹状腐蚀产物中含有外来腐蚀介质氯元素。进一步揭示腐蚀、应力腐蚀、疲劳开裂等失效模式的特征和机理,对不锈钢补偿器几种典型失效模式进行归纳,并从设计、制造、安装、试压和服役使用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失效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某煤化工装置一工业管道中的奥氏体不锈钢三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开裂失效,本文对该三通进行了检测和取样试验,包括宏观检查、硬度测定、金相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并对失效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三通因材料发生腐蚀疲劳而引起开裂,最后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奥氏体不锈钢使用范围的扩大,对应力腐蚀裂纹(下称Scc)的研究也应加强。 本文概要地谈一下奥氏体不锈钢Scc的产生条件、特点和形态以及在化工设备方面产生的Scc事故和防止措施。 一、奥氏体不锈钢的Scc 1. 奥氏体不锈钢按腐蚀现象分类如下: Scc在干腐蚀中占比例最大。 2.Scc是由拉应力和腐蚀作用两种因素引起的,其中缺一种不能产生Scc。 拉应力包括机械加工或焊接产生的残余应力,以及工作中的负荷应力。 氯化物造成的腐蚀作用最大,但也有的认为是高浓度苛性碱和正硫酸引起的Scc,以及在高温水中溶解氧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Scc的发生源…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加氢釜的结构及氢化工艺,分析其失效模式。分析表明:加氢釜失效形式主要为上封头的孔蚀和下封头的应力腐蚀。基于此、在确保检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检验项目、缩短全面检验时间,安全评定加氢釜的失效现状,同时提出了此类压力容器安全运行及检验的改进建议,提高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