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环境法实务》课程的前身是《环境法学》课程,开设于1981年,是环境法学、法律事务、环境管理、环境监察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或专业基础课。《环境法学》课程2005年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2010年通过河北省精品课复评,课程负责人为朴光洙教授。2013年根据课程发展和建设需要,课程更名为  相似文献   

2.
高职环保类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体系是高职专业办出特色、持续发展的载体。针对高职环保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课程体系不合理、实践教学薄弱、职业技能培养方法陈旧等问题,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了以实际污染治理项目为载体的高职环保类专业职业课程体系和职业核心课程。通过职业核心课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措施实现职业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正>环境监测综合实训课程开设于2007年,是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训练核心课程,2009年年被列为学院重点建设课程,2011年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根据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就业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以石碧清教授为课程负责人的课程组对环境监测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即以环境监测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环境监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模块化的实训教学,以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职《测量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职培养目标为培养依据,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问题对《测量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按照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任务项目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环境一体化、考核方式一体化、师资配备团队化为特色展开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园林CAD》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思路,从课程对应岗位群、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处理、教学设计等3个方面阐述了项目化教学的实践应用。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性,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好的衔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类似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薄晓波 《四川环境》2014,(4):154-156
环境法教学中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论学习的效率和实务操作的能力。案例教学不仅仅是由教师单纯的讲授案例,还可以让学生去进行案例讨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方式,持有宽容的态度,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当前社会需求,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目前的教学模式,提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JSP动态网站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在基于工作任务的lAPP(导入-分析-实践-项目)教学情境中,开展“课堂实训+虚拟公司+校外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教学,同时,将对工作过程的考核纳入课程的整个考核体系之中,使学生在课程中能够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和完善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邵琛霞 《环境教育》2011,(12):62-64
环境法制教育不仅仅是环境法课程教师的事,正如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而不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家的职责,环境法制教育要真正的落实好,高等院校的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来推行这项工作。一、高等院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环境法制教育现状当前,对高等院校非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环境法制教育的形式主要体现为课程教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9.
环境法学在我国属于新型的法学学科,"1984年原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教学计划>将环境法正式列为法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选修课,1985年制定的<经济法专业教学计划>将环境法和自然资源法两门课程分别列为经济法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国家教委于1987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开始将环境法...  相似文献   

10.
<正>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将行业、课程、竞赛、证书四个系统的人才培养需求相结合,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技能竞赛成绩优异,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很多行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达到复合型人才的高标准,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创造力和就业竞争力[1]。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在多年环境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有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实验课程的全新教学模式。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不适用于新的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的培养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环境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教学效果良好。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体系确定的原则和程序,并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本课程的多模式教学方法体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环境类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非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领域广泛而应用岗位相对集中的特殊性。在对国内部分环境类高职院校和环境类高职专业就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及运行模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环境类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依托政府,实施‘双轨并行’工学结合"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与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The current views on whether environmental law is a subject of study at the Universitie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maintains that legal science is one, and that it has been grounded into branch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A case for the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law at the universities is made. A teaching programme is suggested which brings out the relationships of environmental law with ecology, social science,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other branches of legal science.Born in Argentina, with a Doctor of Law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uenos Aires. Has held professorships in Water and Mining Laws, Agrarian and Mining Law, Natural Resources Law, in several universities in Argentina. He was a visiting professor in the period 1967–71, at Delft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The Netherlands.From 1969–70, he was Secretary of State for Water Resources of Argentina, and in 1970, Vice-Chairman of the UN Committee on Natural Resources. Consultant on Environmental Law for FAO in 1970. He is at present (1980–82)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He has been a member of the IUCN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Policy, Law and Administration since 1978, is President of the Inter American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Law and Administration, and Regional Governor (Latin America)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Law.In 1978 he was awarded the Elizabeth Haub Prix on Environmental law.He is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and papers on environmental, natural resources and water laws. These include Code on Natural Resources (Province of Corrientes Argentina, 1980) and co-author of Code on the Renewable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ombia, 1974.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为例,国际服务外包课程是在国际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设置的。通过对我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特点的分析,对国际服务外包课程设置提出系统性、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构想,以及调整专业结构、建立灵活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利用现有资源和政策支持以及做好服务外包人才就业工作的相关措施,以确保高职院校国际服务外包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等方法,对环境保护领域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高职环保人才需求量较大,环保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以分析问题能力和沟通能力为主;高职院校环境专业毕业生对目前环境保护行业就业形势认识清楚,对就业单位的环保人才素质需求分析正确,但求职过程中存在目标设定偏高等问题,因此,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就业指导方面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教育特点不同,高职院校环境监察专业有其特殊的专业特色。环境监察专业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需要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教学探索等方面入手,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以《环境规划与评价GIS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了高职GIS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课程内容选取、项目化教学实施与课程考核等。实践证明项目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在职业教育中,对一种职业是否拥有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是该种职业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我们借助于北美的CBE系统,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将有助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快速、科学的成长。在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尽快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提高“项目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职业角色的塑造与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被普遍认为是能将专业学科体系与职业行业体系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项目捆绑教学模式"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四个合作"的有效途径。研究影响这种教学模式开展的教师、学生、工程项目、教学管理等方面因素,以及总结该种模式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实效性手段,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