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我国滨海11个省(市)1995--2011年17年间入境旅游资料为基础,从旅游流流量、旅游流客源地空间结构和旅游流目的地空间结构方面研究入境旅游流空间结构。结果显示,滨海省(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一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滨海省(市)入境旅游外国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指数处于31—34.5之间,总体趋势减小;入境游客密度指数说明滨海地区入境旅游流目的地呈现明显的非均衡态势,整体上是从中心向两翼递减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省级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测度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方法体系,并利用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方法体系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其时空分异和演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①2013—2016年,我国各省域非景区旅游接待发展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区域差异不明显,仅有部分省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②各省域的泛旅游化指数整体较低,泛旅游化发展呈现较低水平,空间格局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③4年间,大部分省份的旅游投资收益指数基本处于较低水平,旅游投资收益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以下,空间格局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④旅游就业强度指数显示,2013—2016年各省份旅游就业强度指数整体趋势无明显变化,仅有部分省份出现复杂性波动,旅游就业强度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⑤2013—2016年各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各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提升较为明显,区域差异不断缩小,上海和北京的全域旅游发展一直保持着高等水平,位居全国前列。4年间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由"中东部集中"发展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建立了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中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和结构形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和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时空演变模式.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将长期处在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中,其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差异较大,空间格局的演变虽然以集聚型极化发展为主,但是扩散力量正在不断增强,其空间格局形态也逐渐由集聚型向扩散型演变,表现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空间格局形态.  相似文献   

4.
提升人类福祉、协调区域间福祉水平逐渐成为人类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构建福祉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省域为基本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熵权法、LISA时间路径、时空跃迁等方法对1990—2015年我国福祉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动态性特征。结果表明:(1)总体上,我国福祉水平呈增长态势,但级差化特征明显。(2)福祉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其空间差异呈波动缩小的趋势。(3)我国福祉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化具有较强的空间整合性,西部地区具有多变的空间结构,东部和中部省区空间结构稳定。(4)我国省域福祉水平的局部空间关联模式和集聚特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表现为一定的空间依赖和锁定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中部六省为研究区域,利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区位商、相对发展率等方法,基于中部地区整体、省域、市域三种尺度分析了2000—2017年中部六省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经济差异,并运用GM(1,1)预测模型对中部六省未来的经济差异趋势做出预测。结果显示:①中部六省国内旅游相对差异与发展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入境旅游相对差异与发展水平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态势。②中部六省的国内旅游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整体较高,省会城市呈现独霸性发展特征,晋湘两省省内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空间分布呈圈层结构。中部六省入境旅游经济水平及发展速度整体较低,在皖赣两省交界存在集聚现象。国内旅游收入增长速度整体上大于旅游创汇收入的增长速度。③中部六省国内旅游发展差异在未来呈现递减趋势,而入境旅游的发展差异呈现不断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SSM方法,选取2005—2010年入境旅游相关数据,对晋陕两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发展态势和结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省入境旅游总体发展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市场结构具有向集中化与多元化并存发展的相似性;两者相比,陕西省入境游客增长总量大于山西省,客源市场结构也更为合理,而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相对增长率要大于陕西省,更具市场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拓展晋陕两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2009年和2010年中国各省区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各省区入境旅游流流量与市场份额,并结合旅游流流质指数分析各省区的旅游流质量,采用二维组合矩阵分析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空间错位.结果显示,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存在显著的省域空间错位.北京、江苏、辽宁、福建的入境旅游流流质高于流量,是正向错位,旅游流质量较高;东部的广东省,边境省区的云南、新疆,中部的湖北、安徽、河南等省发生反向错位,旅游流质量偏低.研究表明,旅游流的流量和流质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而是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产业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山东省的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建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使用该模型测算了山东省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协调度,分析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山东省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协调度不断提升,但地域差异显著,呈现出"追赶效应";便利的交通区位、中心城市的带动、区域资源基础条件、区域政策对区域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明显。山东省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持续提升,进一步推动山东省的产城融合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选取"一带一路"中国段建设涉及的18个重点省区2000—2014年四星级酒店数据,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分析了其位序规模差异。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中国段四星级酒店整体发展不平衡、首位分布明显,首位省区经历了由广东到浙江的变化。(2)双对数回归分析发现,其规模分布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同时,"一带一路"中国段四星级酒店的规模和位序分布具有较好的空间耦合,经历了由双分形向单分形的演变。(3)"一带一路"中国段四星级酒店呈现平稳型、波动型、上升型和衰退型四种发展形态,并从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和旅游发展水平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其规模差异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考虑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了2006—2018年兰西城市群县域土地利用效率值,并采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方法揭示其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①2006—2018年兰西城市群县域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区域差异先扩大后缩小。②兰西城市群县域土地利用效率呈现“中部高—外围低、西高东低、南北分异”的空间差异规律,两省域呈现“西—东”的递减规律。③兰西城市群县域土地利用效率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局部范畴上高—高集聚区在中部地区较为典型,低—低集聚区出现由东南向西南的扩散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沂蒙革命老区沂源县菜园村为例,采用参与式评估(PRA)的半结构式访谈与SPSS相关分析工具探讨山区村民居业空间行为的匹配性演化特征与村民属性对其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曾经"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案例区域和村落的非农产业呈衰退态势,居业协调模式(C)占比下降,居业分离趋势和程度加深,就近就地城镇化条件和基础欠发育。同时,性别对村民居业空间行为选择影响减弱,但男性村域外居业比例仍然高于女性;村民年龄(18岁以上)越小,实现城镇居业协调的比重越高,反之实现村域居业协调的比重越高,而年龄居中者居业分离所占比重较高;受教育程度高低与年龄具有相似的影响特征,有专业技能者在城镇居住与就业所占比重高。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16个市州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熵值赋权法、功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结合ArcGIS10.2软件,对云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两大系统协调发展情况与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6—2015年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极化效应显著,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市州数量较多;(2)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由"单极"向"面状"转变,分布不均衡;(3)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总体呈勉强协调型,发展协同效应较弱,耦合协调度在空间集聚方面的"趋同俱乐部"现象明显;(4)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耦合协调度越高的区域对经济、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流"的集聚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3.
以1990—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在Arc GIS平台下实现人口数据空间化,采用局部G统计方法和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对黄淮海平原人口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存在7个人口高密度中心,区域人口分布呈现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空间发展趋势。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揭示出黄淮海平原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呈现出三种不同的人口空间结构模式,一是去中心化扩散模式,主要是1990—2000年的北京市区;二是中心增长型扩散模式,主要包括2000—2010年的北京市区和1990—2015年的天津市区;三是向心集聚模式,主要包括2010—2015年的北京市区和1990—2015年的石家庄市区、保定市区、邯郸市区、郑州市区和徐州市区。研究结果对黄淮海平原构建合理的空间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魏颖  马耀峰  张佑印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1037-1039,1053
在对我国典型旅游区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流量、转移密度及转移态等相关指数,以期研究我国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西向动态转移规律。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西部入境旅游的重要二手客源市场,其旅游流西向分布呈现辐射发散型和收敛聚集型模式,这种辐射发散和收敛聚集又呈现时序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按转移量、转移比重、转移态这3个指数计算值的大小排序均为:泛西安〉成渝〉云贵,呈现“趋高性”和“向丰性”特点。这一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平衡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开展旅游投资环境时空演变研究是实施"一带一路"旅游先行战略的基础。文章依据西北五省区实际,构建旅游投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和ESDA等方法,开展2012~2016年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来看,旅游投资环境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陕西、新疆、甘肃、青海、宁夏。(2)从局部空间变化看,陕西主要处在"高—低"集聚特征,具有极化效应,新疆、甘肃、青海主要呈现"低—低"集聚特征,宁夏呈现"低—高"集聚特征。全局空间表现由"一高(陕)一中(新)三低(甘宁青)"的"哑铃型"向"一高(陕)三中(新青甘)一低(宁)的"松尾型"转变,表明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的省域差异正在逐渐缩小。(3)影响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由强到弱依次是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川陕渝作为我国"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分工合作与空间联系对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省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相对发展率、产业梯度系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及经济联系引力模型测度了川陕渝三省市的经济发展实况。结果表明,陕西、重庆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三省市产业发展各有特色,分工合作不断深化,呈"川—陕—渝"的产业梯度分布态势;区域产业同构化程度较高;川渝经济联系强度最大,川陕经济联系强度高于陕渝。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工业分工合作、增强省域空间联系,以期实现"西三角"经济圈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2015年黑龙江省县域尺度的耕地利用效率测算的基础上,借助MookherjeeShorrocks基尼系数、Markov链分析方法定量刻画了黑龙江省耕地利用效率非均衡特征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利用效率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态势,表现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两岭山地的地理格局,非均衡性特征比较明显。(2)黑龙江省耕地利用效率非均衡程度整体呈下降态势,除大小兴安岭地区的非均衡程度略有加深外,其他三大区域的耕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程度正在不断弱化,组内差异缩小是促使黑龙江省耕地利用效率走向均衡的主要动因。(3)Markov链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短期内黑龙江省耕地利用效率仍然表现为不同类型间流动性低且转移多发生在相邻状态,实现跨越式转移较困难。  相似文献   

18.
入境旅游是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云南省2006—2015年数据为基础,运用亲景度、吸引力模型、年际波动指数和多元回归模型分别分析了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时间序列上,2006—2015年新加坡、泰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属强亲景度类型;空间序列上,2006—2008年和2008—2015年两个时期的波动表现为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由前期的亲滇度类型后期转入低一层级类型。位次变动呈现出高层级亲滇度类型向低层级类型的跨类型转变,而低层级类型向高层级类型的转入是类型内部位序调整的特点。(2)2006—2011年云南省吸引力逐年上升,说明客源国的偏好增强;2011—2015年云南对客源国的吸引力呈"弓形"态势。(3)通过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分析可知,进出口贸易总额、人均GDP、旅游产品品位度对入境游客规模具有正相促进关系,旅游距离呈现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相关性模型研究了2006—2016年53个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趋势、重心迁移、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总体呈向好态势,但总体协调度不高,仍处于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协调度发展存在严重的空间不均衡性,且呈逐步扩大态势,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而其他大部分城市仍处于失调状态;2006—2016年协调度重心均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并逐步向西南方向迁移;全局Moran’s I指数和局部Moran散点图显示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空间集聚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以唯一可突破省市界限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成渝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变迁视角,运用改进的响应强度指数对2006—2016年成渝经济区16地市产业结构变迁的新型城镇化响应地域差异进行了分析,测度了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间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按照产业结构变迁维度的组合方式可将成渝经济区16地市划分为一致响应型、偏R_(tl)正响应型和偏R_(ts)正响应型三类;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产业结构变迁提供了动态空间载体,响应强度的地域差异和产城耦合协调度均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但产城耦合协调度的高低并不能反映产业结构变迁的新型城镇化响应强度,据此提出未来各类型响应区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