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颀  章天乐 《绿叶》2012,(7):56-61
我国林地资源丰富,但既往产权不明晰、配套金融服务滞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林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以林权抵押贷款为重要表现形式的林地综合金融体系开始逐步形成,而其进一步成熟需要构建林业信息服务平台、森林保险业务、林农合作组织等互补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福建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林权抵押贷款的认知水平、家庭收入水平、林业经营状况、信贷产品特征和相关配套措施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需求有显著影响,提出通过加强宣传、促进林地规模化经营、创新信贷产品和推广森林保险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三权分置"模式下,土地经营权再流转制度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农地改革的实际效果。基于特定的法政策考量,2019年新《农村土地承包法》就土地经营权的再流转设定了诸如"受让方再流转时须经承包方同意"等限制。通过处分权能视角检视,认为该限制性规范的存在对于规避再流转风险而言收效甚微,实属人为设置流转障碍,即缺乏合理性以及现实必要性,背离立法精神。为完善土地经营权再流转的限制机制,首先应将"受让方再流转时须经承包方同意"这一限制性规范予以删除,同时通过积极培育中介服务组织等综合举措加以制度保障,以期实现土地经营权再流转限制机制的科学配置。  相似文献   

4.
景区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是落实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的关键。对景区经营权流转的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基于土地中心主义立场将国有景区经营权的法律属性定位于旅游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将集体景区经营权的法律属性定位于集体所有土地上的租赁权(合同债权);循着"二元主义"财产权体系论证得出两者均需在《物权法》的规制下,依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流转,前者流转模式包括出租、抵押、(物权)转让、出资模式,后者流转模式包括转租、(债权)转让、质押模式,且景区经营权流转符合国家旅游产业政策导向,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创新启示。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家仍未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政策的束缚,主要是因为土地可实现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障功能,在社会稳定特别是农村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因此抵押风险(失地风险)是农户抵押中最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行,在开展土地抵押试点时出现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分析了新农村建设案例,在运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获取建设资金时,如何利用Berman原理对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进行动态决策。  相似文献   

6.
农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农地规模经营法律规制的本质在于强调政府的"适度"规制行为,具有维护土地的公共利益目标,矫正农地规模经营过程中的市场失灵,消除农地规模经营负外部性的正当性。针对当前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法律制度的滞后性、法律体系不健全、农地保护法律制度价值错位等问题,以农地规模经营法律制度构建为逻辑起点,提出我国农地规模经营法律制度构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南充市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分析南充市农地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农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合理利用农地提出了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原则、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行业呈现多种投资来源和多种运营模式并存的格局,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主要采用以BOT为主的特许经营模式,部分设施由于模式选择不当,导致产权边界不清、稳定运行困难等问题,一定程度限制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开始应用于我国污水处理设施的DBO模式具有责任主体一致、建设运营效率较高等特点,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前景较为广阔。本文通过对DBO模式和BOT模式的所有权归属、责任主体、实施期限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DBO模式较BOT模式在设施的运营阶段具有突出优势,应用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可以更有效地保证运营效率、节约财政支出、强化政府监管。同时,预期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中推行DBO模式可能存在的阻碍,包括政府积极性不高、招商面临一定难度、实施过程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等,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在中小城市开展试点、发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债券、邻近区域多个项目捆绑招商等建议,以促进DBO模式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事故也呈现出上升的势头,环境污染事故不仅造成了环境危害,而且对人民群众的安全产生了重大威胁。鉴于环境污染事故的多发性、危害性,应急处置显然非常重要,而构建强大的应急处置信息系统有助于应急处置和分析决策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环境应急处置需求,提出了建立环境污染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借助RS和Arc GIS技术,采用直接碳排放测算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农用地变化与碳排放的互动关系,并运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2020—2040年农地利用碳排放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农地利用总面积呈现下降趋势,15年间农地利用总面积减少了79.11万hm2。(2)黄土高原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呈现下降趋势,碳源主要产区为陕西省和甘肃省,碳汇主要产区为青海省。(3)黄土高原农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农地利用碳排放灰色关联序为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水域林地。(4)2020—2040年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预测结果分别为312.857万t、308.82万t、304.835万t、300.902万t、297.019万t。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自我效能、结果期望、外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农户参与股份合作制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采用武汉城市圈农地入股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外界环境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决定性因素,自我效能是关键因素,结果期望对自我效能和环境因素产生间接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增强农户主体地位、吸引多要素入股、推进合作社政企分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监督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电池的使用现状和污染问题日益在我国得到重视。本文以南方某市城区为例,对其电池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和处置各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较为精确的预测了废电池产生数量及其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将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政府、民间组织和生产商三方合作的废电池回收模式,并针对生产、处置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源特许经营权的流转有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引导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自然资源特许经营权的用益物权属性,特许经营者享有流转决定自由、选择流转相对人自由及定价自由,国家可基于自然资源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对特许经营权流转予以限制.我国矿业权、海域使用权、取水权、渔业权等自然资源特许经营权流转立法还存在较多法律障碍.直接转让、作价出资、证券化、出租、抵押等是特许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形式,并且受到流转主体的资质、流转客体的适格和流转形式的要式等限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农户决策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运用2012年我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流转改变了农地经营规模,从而提高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农地流转后存在一个农户适度经营规模区间使农业生产效率达到最优水平。实证结果显示:农地转入仅对土地产出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农地转出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均具有积极影响;完成农地转入后,农户经营规模为8.00—13.33hm~2的土地产出率达到最优;完成农地转出后,农户经营0.67—1.33hm~2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5.
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工程是中国第一座市政污泥堆肥工程,其与之后陆续建造的唐山西郊污水处理二厂污泥堆肥工程和唐山市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形成了目前我国唯一完全采用国产技术的污泥堆肥项目群,代表了各个时期我国的污泥堆肥发展水平,为行业纵向对比研究提供了范例。文章介绍了上述项目的背景、概况和技术特点,并对主要技术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污泥有机肥农地实验应用情况及跟踪监测数据;指出该项目群对我国污泥堆肥事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西龙湾村9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总体上较强烈,且农户的意愿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流转期限、流转价格、对土地的认知、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为了提高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促进农地流转的有序进行,需要增强农户的政策意识,明确定位政府角色,构建农地流转市场等。  相似文献   

17.
污泥处理处置业是环保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广东省污泥处理处置业的发展现状及主要进展,分析了该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污泥处理处置各主要技术应用的优缺点,提出了促进该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生活垃圾与市政污泥的各自特点具有互补性,使堆肥技术应用于二者混合物料处置成为可能。根据R—SACT工艺的流程、特点,通过实验研究得到温度、含水率、pH、C/N、通风量、配比等工艺参数结论,并且给出了典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最后通过技术、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说明了该技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固废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农地内源性污染管控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内源性污染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文件,但治理效果甚微。通过对我国农地内源性污染管控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化肥农药使用者的农业知识与职业需求不匹配;化肥农药入田环节管控缺失;化肥农药使用管控的激励手段不足;对化肥农药使用监管的执行组织不明确等主要问题。为保护农地,实现农地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实施化肥农药使用者培训上岗制度;建立农地档案管理制度;实施农地质量科学管理补贴制度;建立政策执行组织体系等完善我国农地内源性污染管控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设立基金是国内外解决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资金不足的通用做法,是新时期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和收益低等特点,设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增信和激励作用,是“污染者付费”原则下的重要补充。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土壤基金资金来源、使用范围、监督管理等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中的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框架,针对基金运作模式、启动与支持范围、项目储备与前期研究、制度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设立及其优化建议。本文表明,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是新时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理念更新的重要体现,该制度的有效落地对解决当前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意义重大;在上位法的框架下,对基金模式、使用、运行、监督和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细化和规范,有效融合金融财政和土壤污染防治要素,系统构建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体系将有效促进该政策的顺利落地。本文可为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