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污水中酚的光度测定方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酚类化合物是第二类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炼油、炼焦、煤气洗涤、造纸、制药和化工等工业的污水。天然或化学产品,如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的降解是酚类化合物的另一主要来源。酚类化合物因其具有恶臭、异味和毒性而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因而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监测。我国也将其列为重要的环境监测项目。酚类化合物种类繁多,既包括一元酚、二元酚及多元酚,又涉及多种取代基及多取代的同分异构体,因此“酚类”一词含意广泛。本文所讨论的是一些与环境监测密切相关的常见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酚的来源、毒性及其卫生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包括有苯酚、甲酚、氨基酚、硝基酚、萘酚、氯酚等。从其化学结构上又分为单元酚和多元酚。单元酚多具有挥发性,现在被引起重视的有苯酚、甲酚等。兹分述如下:一、苯酚及甲酚的物理化学特性苯酚简称酚(C_6H_5OH)又名石碳酸。分子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糖为共基质硝基酚厌氧生物降解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5℃中温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共基质,采用间歇试验法,通过测定甲烷累积产量,研究了2-硝基酚、4-硝基酚、2,4-二硝基酚和2,6-二硝基酚的厌氧生物降解性,利用相对活性值来判断硝基酚对产甲烷菌的抑制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硝基酚浓度小于24mg/L时,对产甲烷菌没有产生抑制作用;4-硝基酚浓度小于20mg/L时,对产甲烷菌没有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为24mg/L时产生轻度抑制;2,6-二硝基酚浓度小于12mg/L时未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为16mg/L~24mg/L时产生轻度抑制;2,4-二硝基酚浓度小于4mg/L时没有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为8mg/L~24mg/L时产生中度抑制.4种物质对产甲烷菌活性的抑制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2-硝基酚<4-硝基酚<2,6-二硝基酚<2,4-二硝基酚.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微量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水中11种微量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用氯化四丁基按作为阳离子对萃取剂。二氯甲烷章取水中微量酚,除本酚外,水中10种微量酚的回收率大于90%。用MicropakMCH-5色谱柱,醋酸—水—乙睛流动相,uv254um和280um双波长检测,流速1ml/min下,对水中11种微量酚进行了分离和定量、11种酚的检测极限是0.1mg/L~1.26mg/L;检测范围为0.1mg/L~7mg/L。对2—甲基—4,6—二硝基酚的峰高与浓度进行了线性回归,γ=0.9993;该法适用于水中11种微量酚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
含酚废水是一类高毒性和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在我国水污染控制中被列为重点解决的有害废水之一。分析了含酚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重点阐述了生物强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含酚废水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碳糊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硝基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Tr)修饰碳糊电极同时测定水中对硝酚和2,4-二硝基酚的方法。在0.1mol/LKcl的酚工液中开始路富集,然后在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溶出,以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检测奶分别为0.50μg/L和1.80μg/L。讨论了测定的影响因素以及2种硝基酚在民极上的反应机理。测定了地面水中对硝基酚和2,4-二硝基酚的含量,回收率分别为90±6%和86±5%  相似文献   

7.
某炼油厂退役场地土壤与浅层地下水酚类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裴芳  罗泽娇  彭进进  祁士华 《环境科学》2012,33(12):4251-4255
通过对某炼油厂退役场地21个土壤监测点和8个地下水监测点的样品分析,研究了该场地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分布.结果表明:该场地上层滞水酚污染严重,挥发酚含量远超过地下水质标准的要求.场地承压水水质良好,有轻微的酚污染.该场地近1/2面积的土地,酚类化合物污染严重;依据原厂区工艺布局图,场区浅层地下水和土壤的酚污染具有区域相似性,酚含量高的区域集中在原工厂生产车间以及储油罐和产品仓库;土壤中污染物水平扩散不强,垂直扩散深度不一,部分超过地表10 m以下的深度.通过GC/MS对典型土壤中2-氯苯酚、2-硝基苯酚、2,4-二甲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2,4-二硝基酚以及4,6-二硝基-2-甲酚7种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7种酚类化合物含量范围为0.01~232.96 mg.kg-1,其中2,4-二硝基酚和4,6-二硝基-2-甲酚含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GDX—502对水中微量混合一元酚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GDX—502树脂对水中微量混合一元酚的富集作用,以及影响富集回收率的某些因素;对富集和洗脱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GDX—502是水中微量酚类化合物较好的富集剂,二氧六环是较好的洗脱剂。除2.4—二销基酚外,对8种一元酚的平均富集回收率为93.7%,平均洗脱率为96.5%。GDX—502对水中酚类的富集作用是以VanderWaals力和较氢键弱的π—键合作用力为基础的物理吸附,而二氧六环洗脱酚类的实质是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提出用聚乙烯毗咯烷酮(PVPr)修饰碳糊电极同时测定水中对硝基酸和2,4-二硝基酚的方法。在0.1mol/LKCl的酚试液中开路富集,然后在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溶出.以微分脉冲伏安法恻定,检测限分别为0.50μg/L和1.80μg/L。讨论了测定的影响因素以及2种硝基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反应机理。测定了地面水中对硝基酸和2,4-二硝基酸的含量,回收率分别为90±6%和86±5%。  相似文献   

10.
UV/H2O2降解水中硝基酚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UV H2 O2 氧化对硝基酚实验表明 ,H2 O2 光解产生·OH自由基是对硝基酚降解的直接原因 ,12min内 2 5mg L的对硝基酚去除率达到98%以上。溶液中TOC变化与对硝基酚的去除并不同步 ,说明对硝基酚的降解中生成了一系列的中间产物 ,然后再达到完全矿化的。体系中H2 O2 浓度变化显示产生的中间产物对H2 O2 光解没有明显影响。研究中还对对硝基酚起始质量浓度、H2 O2 浓度及pH影响进行了考察。研究认为UV H2 O2 是对硝基酚脱毒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金刚石薄膜(BDD)电极电化学降解高浓度的二硝基重氮酚废水,在实验过程中,对BDD电极处理高浓度二硝基重氮酚废水的处理,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DD电极降解二硝基重氮酚废水中的有机类物质有明显效果。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时,电解效果明显,电流效率高;使用KCl为电解质时,电解效果显著,并且对电极寿命无影响;当电解质KCl质量浓度为2.0 g/L时,电解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2.
用TBP溶剂萃取法从染料厂废水中回收硝基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用TBP溶剂萃取法从染料厂废水中回收硝基酚。筛选了萃取荆,确定了萃取和反萃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TBP萃取剂能有效地从硫酸体系废水中提取硝基酚,经一级萃取,萃取率可达98%,采用2.5~5.0%NaOH溶液作反萃取剂,经二级反萃取,反萃取率达99%。既回收了酚资源,废水又得到了相应治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SBR反应器,研究分别以葡萄糖和乙酸钠为共基质时3-硝基酚的好氧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中,以葡萄糖为共基质的3-硝基酚好氧降解效果比以乙酸钠为共基质的要好;保持反应器内初始COD浓度1 000 mg/L左右,在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初始浓度120 mg/L以内的3-硝基酚可完全降解;在乙酸钠共基质条件下,初始浓度40 mg/L 以内的3-硝基酚可完全降解;相同的初始3-硝基酚浓度、相同的硝基酚去除率下,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3-硝基酚的平均降解速率大于乙酸钠共基质条件下的平均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4.
UV/H2O2氧化对硝基酚实验表明,H2O2光解产生·OH自由基是对硝基酚降解的直接原因,12min内25mg/L的对硝基酚去除率达到98%以上.溶液中TOC变化与对硝基酚的去除并不同步,说明对硝基酚的降解中生成了一系列的中间产物,然后再达到完全矿化的.体系中H2O2浓度变化显示产生的中间产物对H2O2光解没有明显影响.研究中还对对硝基酚起始质量浓度、H2O2浓度及pH影响进行了考察.研究认为UV/H2O2是对硝基酚脱毒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萃取法去除硝基苯生产废水中的硝基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苯、N 50 3 苯作萃取剂对硝基苯生产废水进行处理 ,用苯萃取 3次可使硝基酚的含量达国家规定的三级排放标准 ,而用N 50 3 苯萃取剂萃取废水 2次可使硝基酚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N 50 3的用量宜为萃取剂总量的 2 0 %~ 30 %。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酚类分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类化合物是芳香族羟基化合物,其羟基与苯环上的碳相连,根据苯环上羟基和氯根的数目和位置,一般常见的酚类有:苯酚、4-硝基酚、3-甲基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五氯酚等。在天然水中,一般检出不出酚类化合物,但受到如焦化、煤气制造、石油精炼、木材防腐、造纸及石油化工所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的水源可能含有该类物质。这些酚类化合物一般毒性不大,但多有恶臭,尤其苯酚,在饮用水加氯消毒时能形成嗅味更强烈的氯酚。因此,研究酚类化合物检测方法已迫眉睫。  相似文献   

17.
秦佳  罗泽娇  宋萌萌  李岩云 《环境工程》2014,32(12):120-123
为探索一种快速检测环境水样中对硝基酚的方法,以毛细管区带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为基础,研究了缓冲体系、缓冲体系p H值及浓度、分离电压、检测波长、进样时间及压力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境水样经0.22m有机滤膜过滤、超声除气处理,在温度25℃,p H=9.4的20 mmol/L硼砂缓冲溶液、检测波长200 nm、运行电压20 k V、0.5 psi进样10 s的条件下,对硝基酚在8.5~8.7 min内出峰,该方法检出限为0.14 mg/L,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2,4-二硝基酚的超声波及协同降解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 2 ,4 二硝基酚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超声功率、氧化剂H2 O2 与Fenton试剂等因素对其超声降解效率的影响 .2 ,4 二硝基酚在超声波 (US)、US H2 O2 和US Fe2 H2 O2 体系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 .超声波和Fe2 H2 O2 体系在 2 ,4 二硝基酚的降解过程中存在着协同效应 ,而在Cu2 H2 O2 和超声波体系中未观察到相似的协同效应 .  相似文献   

19.
我国24个典型饮用水源地中14种酚类化合物浓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14种酚类化合物在我国五大流域(黄河、海河、辽河、长江、淮河)24个典型饮用水源地水源水中的浓度水平.结果显示:14种酚类化合物在我国饮用水源地中的浓度在nd~213 ng·L-1范围内,浓度均值在2.44~31.2 ng·L-1范围内,浓度中位数在nd~40.0 ng·L-1范围内.14种酚类化合物中,硝基苯酚类化合物浓度最高,浓度中位数为37.9 ng·L-1,浓度平均值为27.4 ng·L-1.其次为苯酚、五氯酚、二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2,6-二氯苯酚)和三氯苯酚(2,4,6-三氯苯酚和2,4,5-三氯苯酚);四氯苯酚(2,3,5,6-四氯苯酚、2,3,4,6-四氯苯酚、2,3,4,5-四氯苯酚)和烷基苯酚(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和对甲基苯酚)浓度较低.通过商值法对14种酚类化合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后发现,14种酚类化合物的风险商均远小于1,表明其对我国饮用水源地的生态风险较低.对8种已报道健康参考剂量或致癌斜率因子的酚类化合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7种酚类化合物的最大非致癌风险在10-6到10-4范围内,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的致癌风险在10-6量级以下,表明其健康危害较弱.  相似文献   

20.
氯酚类化合物是我国河流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优先控制污染物. 利用基于相似作用模式的混合物风险商(RQm)的方法,对我国主要河流中五氯酚、2,4-二氯酚和2,4,6-三氯酚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 结果表明:我国河流中3种氯酚化合物的RQm均小于1. 黄河中3种氯酚化合物的RQm最高为0.377,长江、珠江、淮河和松花江中3种氯酚化合物的RQm分别为0.055、0.039、0.035和0.010,其他河流的RQm均小于0010. 整体上看,我国北部河流3种氯酚化合物的RQm比南部河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