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有些单位改造工业锅炉时只注重提高出力、节约燃料和消烟除尘,往往忽规对锅炉的安全技术要求,诸如结构不合理,焊接质量差,安全附件不适当,正常的水循环受到破坏等等,以致发生事故,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 现介绍一些在改造锅炉时破坏了正常水循环,因而造成锅炉故障的事例。 一、某厂在旧横锅筒拔伯葛锅炉前面增加了由水冷壁组成的燃烧室,采用竖井煤粉燃烧(图1)。改造后运行时,有7根直径102毫米的汽水引出管发生数次爆管事故。 经分析,锅炉汽水引出管,改造前是在绝热层内或受到直水管之后低于摄氏700度的对流烟气冲剧。改炉后,此排管子…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快装锅炉安全运行,要注意防止锅筒鼓包变形。首先是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搞好水质处理。同时要搞好锅炉的维护保养,特别是停炉保养,清理锅炉受压元件的内外表面,去掉烟灰、炉灰、水垢、水渣等。对于取暖用的热水锅炉可以采取如图1所示 的结构改革。将前部两侧的下降管连 接锅筒端部,在锅筒内接装两个出口, 向后正对着锅筒底部的弯头(安装时 不要影响锅筒内的清扫)。这样,锅 炉运行时,回水可以不断冲刷锅筒底部,将杂质冲至锅筒后部低温段,以便排污时排出,从而防止或减轻杂质在锅筒高温段底部的聚积。 在锅炉运行中,当发现锅筒底部鼓包变…  相似文献   

3.
对蒸发量在2吨/时以下、蒸汽压力在10公斤/厘米2以下的火管锅炉、立式水管锅炉或老式锅壳锅炉,可以用加药罐往炉内加药的办法,进行水处理。采用这种办法处理水质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加药、排污、清洗可以做到少垢或薄垢运行。 加药罐的制作 加药罐由筒体,上、下封头,外丝接头,漏斗组成。简体可用 159 × 4无缝钢管制作或用4毫米薄板 卷制(长350毫米)。上、下 封头用4毫米薄板加工成 椭圆形,板边(长10毫米) 与上、下筒体焊接。锥形 漏斗用3毫米钢板制成。 1英寸外丝接头要车制5 支。最后进行组装。详见 图1。 加药罐的安装 蒸发量≤2吨/时的 …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对常州市某厂一台DZIA-13-Ⅱ型锅炉进行内部检验时,发现锅筒底部内壁腐蚀严重。该工厂共有3台同型号锅炉,此台锅炉作为备用炉,主要在热负荷不够时运行。查阅该锅炉历次检验报告及检修记录,以前未有腐蚀情况记载,此次腐蚀为首次发现。该锅炉于1993年5月出厂,1993年11投用,筒体材料为20g,未采取除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部分锅炉使用单位锅炉水处理不过关,锅炉结水垢严重。一般采用化学清洗方法除水垢。《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及锅炉化学清洗规则》-1999规定化学清洗碳酸盐水垢的除垢率≥80%,化学清洗硅酸盐和硫酸盐水垢的除垢率≥60%。但是因为锅内的结垢部位、厚度和水垢类别不同,化学清洗后锅内局部还会残存很多水垢。锅炉运行时会脱落堆积在锅筒底部、集箱内或水冷壁管内,严重地影响了锅炉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锅炉检修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检修锅炉时,必须将其给水、蒸汽、排污管道采取隔断措施,防止由于误操作或阀门不严而进入水、汽造成伤亡事故。有的单位对规程就是熟视无睹。辽宁某县造纸厂,有几台锅炉的排污管都是相通的,今年秋天检修时,就是因为没有把检修锅炉的管道接口与运行锅炉的管道隔离开来,造成运行锅炉的排污水窜到正在检修的锅炉里,一个检修工人被烫伤致死。 无独有偶,沈阳某厂检修锅炉时,也未按规程要求去做。一个当班的司炉工不注意锅炉正在检修,开了汽阀门,蒸汽进入锅筒,锅筒里的检修工人大叫一声,虽然立即关闭了闸门,也已烫伤…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2004年6月在检验某造纸厂一台DZH2-0.7锅炉时,发现左侧13根水冷壁管几乎在同一位置(耐火泥上方)鼓疱、过热.用检验锤就能轻易击穿管壁,而右侧水冷壁未发现类似的情况.检验过程中发现锅炉受压元部件水侧局部结有1-2MM水垢,锅筒底部有大量脱落的水垢,有一些脱落的水垢分布在锅筒下端水冷壁管管头附近.经对水冷壁管进行通水检查,最终确认这13根管子堵塞.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情况 2006年泉州市某厂一台正在运行的锅炉发生爆炸,该台锅炉整体解裂,锅筒筒体与前后管板分离,并撕裂成几块碎片(其中最大的两块合重615公斤,一块飞到离原地200米外的一座三层工业厂房房顶,另一块1400×850mm碎片飞到锅炉右侧约9.2米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SHW”型小吨位的工业锅炉水冷壁联箱排污时,由于结构上的缺陷,会造成水冷壁供水不足,引起上半部瞬间缺水;严重时,会使管子过热胀粗,甚至发生爆管、炉膛爆炸。 剖析“SHW”型锅炉水循环系统(见图 1),大致可分成对流管束和水冷壁两大部分。对流管束部分定期排污门设在下锅筒和防渣管联箱处。上锅筒有两个水位计,锅炉上水直接进上锅筒。排污时有水位监视、能及时补充足够的水量,不论在运行工况或排污工况下,都能有效地防止缺水。水冷壁部分是按下降管、水冷壁管、输汽管的截面比例严格地设计的,正常运行时不会造成缺水。但在排污工况下,由…  相似文献   

10.
如发现灭火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应予报废处理 :灭火器、贮气瓶外表和螺纹部位发生严重锈蚀的 (筒体外表面漆皮大面积脱落 ,锈蚀面积超过筒体外表面积 1/ 3者 ) ;由于使用不当 (如严重磕碰 ) ,筒体严重变形的 ;经水压试验有泄漏的 ;水压试验后筒体变形率超过 6 %的 ;内机式器头没有 (或无法安装 )卸气螺钉和固定螺钉的 ;结构不合理的 (如筒体平底的 ,储气瓶外置而进气管从筒体进入筒身内部的干粉灭火器 ) ;公安部或省级消防部门明令禁止销售、维修和使用的 ;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灭火器何时报废…  相似文献   

11.
水击又称“水锤”。是由于蒸汽或水突然产生的冲击力,使锅筒或管道内发生音响和震动的一种现象,如在运行中当输出的蒸汽与管道内的积水相遇时,部分热量被水迅速吸收,使少量蒸汽凝结成水,体积突然缩小,造成局部真空,因而引起周围介质高速冲击,发出巨大音响和震动。当给水管道被空气或蒸汽阻塞时,水不能畅通.也会发生音响和震动。锅炉发生水击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损坏设备。影响锅炉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汪浮平  胡斌  李文健 《安全》2011,32(7):33-34
在锅炉日常运行中,锅筒及管道内蒸汽与低温水相遇时,蒸汽被冷却,体积缩小,局部形成"真空",水和汽发生高速冲击、相撞或高速流动的给水突然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由于锅炉是直接受火的承压设备,而压力容器是非直接受火的承压设备,故两者在制造、检验过程中适用的标准不同,因此锅炉与压力容器筒体、封头在尺寸形状公差的规定不尽相同,对于即有制造锅炉,又有制造压力容器的生产单位更容易用错标准,为了防止锅炉、压力容器在制造、检验及验收过程中发生差错,现将锅炉与压力容器筒体、封头在制造、检验过程中容易混淆的部分标准进行一一对比。二、适用标准的差别1、筒体锅炉筒体用JB/T1609-1993《锅炉锅筒技术条件》,压力容器用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2、封头压力容器封头的标准:现行的J…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2004年6月在检验某造纸厂一台DZH2-0.7锅炉时,发现左侧13 根水冷壁管几乎在同一位置(耐火泥上方)鼓疱、过热。用检验锤就能轻易击穿管壁,而右侧水冷壁未发现类似的情况。检验过程中发现锅炉受压元部件水侧局部结有1-2MM水垢,锅筒底部有大量脱落的水垢,有  相似文献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信都糖厂一台0.7吨/时的立式生活用锅炉刚修复使用4个月就发生爆炸,炸毁房屋3间,重伤2人,经济损失近万元。 该锅炉因缺水造成直水管烧坏和上管板中部变形被迫停止运行。修理时,错误地将下管板在离直水管约10—20毫米处割掉(见照片1),然后焊上两块管板和直水管。由于没有抽出炉胆,下管板只能从外部进行单面焊接,加上施工工艺要求不严,新加工的管板直径过小,装配间隙太大。同时,又错误地在管板周围加上一圈直径为10毫米的圆钢后填焊,再与筒体焊接。上述修理方案没有报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审查。爆炸时,下管板和筒体连接的焊…  相似文献   

16.
蒸汽锅炉经过适当的改造可以作为热水锅炉使用。但是,为了确保安全运行,在设计改造时应考虑以下几项原则:1、尽量保持原有蒸汽锅炉自然循环的特性。2、改造工作量要小,尽量避免在锅筒上开孔。锅炉的承压元件需开孔时,应进行强度计算。3、锅炉受热面应能得到充分的冷却,减少各受热面之间水的热偏差,防止汽化。4.由于突然停电或其他意外因素造成锅炉汽化时,锅炉应具有一定的自身保护能力。5.在上锅筒的顶部应设置安全阀、温度和压力的监测仪表。在锅炉出水管上应设置紧急泄放管和阀门。 就热水锅炉的水循环而言,其方式可分为强制循环和自然循…  相似文献   

17.
一、下脚圈损坏的几个原因1、下脚圈内沉积水垢、泥渣,造成沉积物下腐蚀,这是下脚圈内部腐蚀的重要因素。立式锅炉容量较小,一些单位对水质不做处理或采用炉内加药处理。水被加热后,不断蒸发、浓缩、含盐量浓度增大,达到饱和后便析出沉淀。另外锅筒、炉胆上的水垢脱落后,也会在锅炉最底处的下脚圈内堆积,形成垢渣。在正常  相似文献   

18.
锅炉在长期运行中水冷壁管及烟管等部位产生水垢,因水垢导热系数很低,从而影响热量传递,使锅炉结垢严重,壁温超限从而导至过烧、爆管事故的发生。酸洗后能保证锅炉在可靠安全的状况下运行。但如果酸洗不当,特别是酸洗时部分垢渣脱落,聚集于水冷壁管内,必将在锅炉运行时产生事故,从而使水垢较酸洗前更加严重地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一、下脚圈损坏的几个原因 1、下脚圈内沉积水垢、泥渣,造成沉积物下腐蚀,这是下脚圈内部腐蚀的重要因素.立式锅炉容量较小,一些单位对水质不做处理或采用炉内加药处理.水被加热后,不断蒸发、浓缩、含盐量浓度增大,达到饱和后便析出沉淀.另外锅筒、炉胆上的水垢脱落后,也会在锅炉最底处的下脚圈内堆积,形成垢渣.在正常情况下,锅炉金属表面有一层Fe3O4膜,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锅炉可以不遭到腐蚀.但是如果Fe3O4保护膜遭到破坏,那么金属表面就非常容易受到腐蚀.锅炉水的PH值对Fe3O4膜有很大影响.在PH<8时,H浓度大,不易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当PH>13时,Fe3O4保护膜与碱反应而遭到破坏.其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快装锅炉虽然热效率高,安装和操作简便,但另由于锅筒内部横置两束"栅栏式"火(烟)管群,因而,空间狭窄,会由于除垢不彻底而产生隐患。 例如,1980年 5月,我厂一台 WNG 2-8型四回程锅炉采用循环酸洗方法,使90%的8毫米厚的水垢基本脱落。在排掉废酸、碱液,并予以冲洗后,需用手工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