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劳动科学》2006,(7):60-60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城乡就业并重”的工作方针,实施“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统筹城乡就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五”期间,全省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60多万人,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2005年全省农村劳动者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1.2%;当年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务工收入达到1500多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又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培训8.5万人,其中减免费培训达5.6万人,安置就业5.2万人,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几乎未被纳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群体之内。在一些人看来,促进城镇人员下岗失业再就业已经很难,哪里还顾得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现实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统筹考虑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就业大计,已经不可回避。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如何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好的问题。现就山东省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委、区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全面的、便捷的、有效的服务工作,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服务共享、就业机会均等。目前全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再就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也已基本覆盖到各类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河北省威县从今年起在全县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中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威县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常年农村富余劳动力9万人。随着周边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威县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关系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充分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课题,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一些地区,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已经逐步摆脱自发、无序的状态,开始向组织化、规范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及时总结推广这些地区的先进经验,对于促进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围绕这一课题,我们赴山东省、江苏省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科学》2012,(11):F0003-F0003
兰州市就业服务局隶属于甘肃省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承担统筹管理全市城乡劳动力,组织发展劳服经济扩大就业.进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开展就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承担兰州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贷款信用担保工作.负责全市失业人员的管理和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进行农村及外来劳动力的务工管理和本市城乡剩余劳动力的输转,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山东省胶州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措施,多路并进,全力促进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1—10月份,已安置城乡劳动力2.6万余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0%以内。胶州市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2006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之一。市政府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围绕统筹城乡劳动力管理、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服务、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年初下达《落实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年中实施监督检查,年末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妥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今后长时期内必须要正视的。本文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特点入手分析,提出农村劳动力应通过城市和农村两条渠道同步双向吸纳,有层次性地实现转移。  相似文献   

11.
在城镇就业压力依然严峻、新成长劳动力亟待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失地农民数量随着城镇化速度逐年递增的现实情况下,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有没有可能实现城乡劳动者比较充分就业目标?位于中西部的成都市在全国率先破题回答了这一关乎民生、牵动民心的重大问题。2005年5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用3年时间实现城乡劳动者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并根据区域具体情况提出阶段性目标:即中心城区和已建成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在2006年底前、近郊区在2007年底前、远郊区在2008年底前分别实现城乡比较充分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继上个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90年代国企工人下岗浪潮后,第三次就业高峰已经到来。2006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职工、退役军人……种种因素使就业刚性矛盾仍然突出,劳动力总量增加以及产能过剩、贸易摩擦等原因,即将到来的第三就业高峰形势严峻,有可能超过前两次。”目前,我们国家的就业形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程度,无怪乎国内有学者称,我国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国家应当承担责任,而且应当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我国前两次面临就业高峰时,正值我国从国家用工转向市场就业,正是由于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才使我国化解高失业带来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盘点2003年就业,发现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下岗职工和长期失业人员再就业相当困难,资源型城市就业困难十分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为重要的是,2003年,我国面临了非典的考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并对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800万农村流动就业劳动力回流到农村地区,农村流动就业劳动力和城市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收入受到较大的影响。但另一  相似文献   

14.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这一划时代的决定无疑加快了改革限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制度的进程,农民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随后中央要求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一揽子具体政策措施也正在出台,政策变革已取得多个方面的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虽然以“农民工”身份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近1亿,我国农村仍然还有1.5亿农业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劳动600万人,农村就业比重目前仍高达65%。农民,特别是新成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将会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我国最主要的流动人口。大量农民离开乡村跨区域流动就业,一方面增加了自身的收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找到了出路,避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为城市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急需的劳动力,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建立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的发展观,必须逐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是社会保障模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围绕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目标责任制管理,狠抓就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月至9月,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0.4%、89%;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1%,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5%,确保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8.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这是城乡最艰难的一个要素市场的历史性突破,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既体现了20多年来城乡就业制度的改革成果,也为形成更加和谐、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关系指明了方向。然而,什么是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如何着手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目前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笔者因此抛出一点粗浅看法,以供学界和实践工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人口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就业、维权、社保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武进区劳动保障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开展阳光监察,土地置换“城保”,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在武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劳动科学》2006,(5):I0001-I000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