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叶》2018,(9)
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关注点总是在其自身,而对于大自然却不那么重视,更别说是为其著书立说了。我们熟知历史上丰功伟绩的人物和他们扣人心弦的事迹,但对于大自然的历史却知之甚少。那么,大自然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大自然视角下的人类又是什么样的呢?英国学者克莱夫·庞廷的《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则为我们解开了这些谜团。作者以"绿色"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试图撰写一本"绿  相似文献   

2.
“关注冰山消融”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热点。不少科学家在极地科学研究中已经看到了我们人类“最大的水库”——北冰洋正在逐步消融,不断地呼吁人类要善待地球,善待大自然。  相似文献   

3.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随着历史而变化的,在原始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出现了对太阳、对月亮、对火的崇拜;在农业社会,人们顺应自然,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在工业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认为可以去征服自然。实际上恩格斯在1886年的时候就指出"我们不应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应该说他是很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之最"深刻"的错误就是物理主义自然观和独断理性主义认识论。在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的支持之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被认为是最符合人性的生产-生活方式。摈弃了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我们就能明白,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永远握有惩罚人类之背道妄行的无上权力。大自然不允许几十亿人采取"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一生活方式。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5.
善水     
小记者证号:HJBJ0011水是美丽的,大自然赋予了它流畅的身形;水是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它透明的肌肤;水是自由的,大自然赋予了它灵动的韵律。水时宝贵的,因为它的美丽,神奇与自由。水的宝贵还体现在它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人才对水熟视无睹,更加不珍惜这宝贵的水,总是幼稚地认为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可供人类饮用的淡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     
正小的时候,妈妈经常给我唱一首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每次听到这首歌时,我眼前都会浮现出中的情景,那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美好的馈赠,而我多想变成那匹马儿,在蓝天和白云下奔跑。可是近几年来,人们不注重对大自然的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了。我们已经很少能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告诉我们,除了要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外,培养幼儿勤动手、多体验、常探索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同时又是复杂而多变的,幼儿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充满了无限的好奇。特别是3~6岁的孩子,他们更有着天生和自然亲近的本能,能够和大自然亲密对话,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让  相似文献   

8.
田松 《绿叶》2014,(2):32-36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走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人类中心主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尊重自然的权利,承认大自然的主体价值,在不违背大自然自身生态循环的前提下从自然中获取某些资源。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意识形态重新建构,认识到良好的生态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对"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重新理解,使这种新理念成为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基础准则。  相似文献   

9.
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敬畏"并 不是害怕的意思。当我们说敬畏大自然、敬畏生 命、敬畏传统,或敬畏某种超验的东西时,并不 是说我们害怕自然、害怕生命或害怕传统。而是 说,我们清醒地知道人的理性有局限性,因而,对 于自然、生命、传统等应秉持一种审慎的态度。 我们敬畏大自然,所以,在面对自然的时候, 我们应当审慎。不是说我们就不可利用自然或者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以改进人类的处境。但 是,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应当非常小心地权衡 其中可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远古时期,在地质的作用下,大自然就为我们储存了巨大的资源,她就像一位母亲,哺育着地球上无数的生灵;同时她也是一位严肃又和蔼的老师,教育着我们无知的人类。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开始,大自然就与我们结下了切不断的关系,光着小脚丫,走在光滑的鹅卵石上,伸着小手,抓来一根树枝,枝顶的花儿垂到你的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中,树林间有活泼可爱的梅花鹿在奔跑跳跃,海洋中有美丽灵动的鱼儿在自由闲游,花丛中有缤纷绚烂的蝶儿在翩翩起舞……它们色彩斑斓,就像那朵朵盛开的花儿一样,装扮着我们的大自然,使我们的大自然充满勃勃的生机和迷人的魅力。美丽可爱的动物们不仅装扮着我们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第1期《环球》杂志发表了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的署名文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在这篇文章中,何祚庥说:"我 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一观点掀起了由院士、学者、环保人士、普通市民、中学生、记者等组 成的大辩论: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我们该不该"敬畏大自然"?目前大辩论仍在进行之中。 《环境教育》杂志历来批判人类中心论,主张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2005年第1期"思考与探索"栏目为例, 本刊特别邀请了郑度院士、杨通进教授、王民教授、周艳萍编辑共同探讨"环境伦理"。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此次大辩论的 来龙去脉,本期"思考与探索"栏目转载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辩论文章予以刊登,以飨读者。这场论战的价值,应该不 在于谁压倒了谁,而是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推到了理论研究的前沿,也推到了每一个普通人面前。人 类该不该"敬畏大自然"?相信读者诸君自有判断。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一次会上很荣幸听到一位环保主义女士大讲"现代性",讲"德、赛、和(和谐)",谴责我们中国人在世界50多个国家砍树的"环境帝国主义"行径。总之,听她的口气,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品位低下、品质恶劣,只知道贪婪地发展,不懂得与大自然的和谐,因而呆在这个地球上就是污染环境,污染像她这样高尚的文明人的眼球。她说,她去过很多国家,如今还准备带她的小女儿到中国的各处走走,使她从小培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和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玩是青少年的天性。中小学生走到哪里,玩到哪里;玩到哪里,环境教育开展到哪里。少年"绿"则中国绿,这是我国环境质量改善得以传递的希望。环境教育是青少年的必修课,怎样上好这门必修课?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与会员单位22所学校合作开展环境教育历时20多年。前期我们是在教室里,后来到自然保护区里开展环境教育。每当学生来到大自然,就像出了笼子的小鸟,他们欢呼雀跃,东张西望,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每次活动都留  相似文献   

15.
守望自然     
5年前,我在参与策划第三届安徽省中青年美术家作品双年展时,把展标和主题曾起名为“守望自然”,结果竟出奇不意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艺术家为什么“守望”呢?还是我们的古人说得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有了大自然,才会有艺术创作。所以我们这些画家都疯一般,一而再、再而三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的造化面前神魂颠倒。这其中,我们尤为陶醉的是真实纯净的大自然,因为,如果大自然不“自然”了,就如同人没有了精神,“守望自然”就是守望我们所有人的精神家园。守望自然@王永敬$中国美术家协会  相似文献   

16.
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中的各种资源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遭到破坏,其他方面也会受到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威胁人的生存,使人类受到惩罚,所以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大自然是多么的美丽,既有千山万水,高楼大厦,还有花草树木,蓝天绿草,可人们还是不甘心,为了更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 ,我们在创建绿色幼儿园的过程中 ,通过开展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采、充满儿童情趣的活动教育孩子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组织幼儿走进大自然怀抱增强他们热爱地球妈妈的感情大自然对幼儿来说是一本神奇的教科书。在幼儿的眼睛里 ,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姿、充满无数问题的世界。为了让幼儿深切感受大自然特殊的魅力 ,我们经常组织他们走进“绿色的课堂”。在那春暖花开的季节里 ,带领孩子们来到绿色的油菜田里仔细观察嗡嗡的小蜜蜂忙着采蜜的情景 ,使他们感悟到甘甜的蜂蜜来源于大自然 ;在那…  相似文献   

18.
《环球》杂志刊载的对何院士访谈的文章的第二个小标题是"驳'人要敬畏大 自然'"。 我的理解,"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个提法有两层含意:一.人类应当尊重大自 然;二.人类应当畏惧大自然。我想,人类的聪明才智发展到今天,没有人会把这 个命题理解为既然"敬畏",人类就只能匍匐在大自然脚下而无所作为。事实上,自 猿猴从树上下来变成人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改造。中国古话所说的"沧 海变桑田"等,就是对这个过程的概括。  相似文献   

19.
喜爱活动、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活动区游戏由于有适度的目标,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愉快和谐的合作交往,从而赢得幼儿的青睐。我们认为在活动区游戏中渗透一些环境教育,幼儿是能够主动接受的,并能将环境教育的早期培养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对幼儿进行教育。 有意识地划分专门的 环境教育区域   引导幼儿认识环境。运用多种方法向幼儿介绍大自然,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了解各种自然现象,知道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是奇妙的,是千变万化的,从而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及探索大自…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地震所引起的一系列后果告诉我们:无论人类再怎么聪明,技术再怎么发达,都始终抵挡不过大自然的力量。震后的海啸、核辐射,都可以危及我们的生命,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