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不长篇大论,就说个事例。几年前,在全国政协的一次会议上,一位来自西部的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为了拉动内需、创造国内市场,应该批判勤俭的观念。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见人家要批判勤俭,吓了一跳。我发现,他很有一套理论。他说,勤俭这个观念是中国人在贫困时期形成的一种道德原则,现在我们富裕了,我们就要批判这个"勤俭"观了,只有这样人们才舍得花钱,只有大把花钱才能创造拉动内需,才能创造国内市场。他说得振振有辞。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在全国政协的一次会上,一位来自西部的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为了拉动内需、创造国内市场,应该批判勤俭的观念。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见人家要批判勤俭,吓了一跳。他说,勤俭这个观念是中国人民在贫困的时期形成的一种道德原则,现在我们富裕了,我们就要批判“勤俭”,这样人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的《群言》杂志约请了几位确有真知灼见的专家学者座谈,他们提出的“不要把建筑只视为房屋”、“矿藏的过量开采将对地球造成毁坏”、“绿地中的射灯会形成一种绿色荒漠”等观点,都是新鲜、具体而又极发人深省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的腾飞,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准的极大改善,但也导致了空前的资源消耗。目前,中国在资源消耗方面正一个接一个地超越美国,成为第一资源消费大国。这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应对挑战,节约资源、绿色消费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本期“思考与探索”与您讨论的是绿色消费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邀请了环保界知名人士分析个人绿色消费行为将如何以点成线、以线成面地改变中国的消费状况,并开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环球》杂志刊载的对何院士访谈的文章的第二个小标题是"驳'人要敬畏大 自然'"。 我的理解,"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个提法有两层含意:一.人类应当尊重大自 然;二.人类应当畏惧大自然。我想,人类的聪明才智发展到今天,没有人会把这 个命题理解为既然"敬畏",人类就只能匍匐在大自然脚下而无所作为。事实上,自 猿猴从树上下来变成人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改造。中国古话所说的"沧 海变桑田"等,就是对这个过程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1999年5月23日清晨四时,车子穿过夜幕从格尔木向可可西里进发。四周伸手不见五指,初到昆仑的我也不知外面是山、是谷,还是水。直到天色渐白,才隐隐见着那一望无垠的莽原,中间一条公路,直通天际。过去曾多次出入云贵高原,海拔不过2000米上下,却是山高谷深,车在山头盘桓,窗外云山雾罩、“下临无地”,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河川在谷地奔流,看着叫人心悸。这里离天这么近,却一马平川,才突然明白高原的“原”字是什么意思。荒野,灰暗、粗矿、寂寞,似乎没有一点生气。雄伟,却显得单调。但天色再亮些,无意间却发现一片片紫色,雾一般淡淡地缀在莽原中间,竟是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野驴!”谁的一声惊  相似文献   
7.
几天前读到一篇文章,是《环球》杂志刊载的中科院院 士何祚庥先生的一篇访谈。我看到的文本的标题是:"人类无 须敬畏大自然"。 何院士访谈的第一个小标题是"人与自然,以谁为本?" 何院士在访谈中说:"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 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 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 我认为,应该以人为本。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 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有 的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 生态,但也是为了人"。  相似文献   
8.
几天前读到一篇文章,是《环球》杂志刊载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先生的一篇访谈。我看到的文章标题是:“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何院士访谈的第一个小标题是“人与自然,以谁为本?”何院士在访谈中说:“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