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生物降解麻醉药品生产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宜昌人福药业废水处理池的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能高效降解麻醉药芬太尼衍生物合成废水的菌株M1,经过对其菌落特征及形态观察,该菌株初步鉴定为拟青霉属(Paecilomyces),并对其降解废水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反萃取后水相(COD为22 550 mg/L)的稀释倍数为10时,M1降解该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H 6.0,温度30℃,摇床转速100 r/min,富集培养液用量3%,最佳菌悬液(3 g菌丝体/菌悬液)接种量10%,经过大约6 d的降解,废水的COD去除率高于97%,最终COD值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50 mg/L).此研究结果为微生物在处理该类药物合成废水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铅锌矿的污泥中筛选出4株能高效降解松醇油的优势菌,经鉴定均为铜绿假单胞菌。研究了4株菌的生理生化特征、挂膜能力及对松醇油(俗称2#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上述4株菌单独挂膜能力最佳的菌株为JS19;混合菌挂膜能力优于单株菌,菌膜致密,菌体含量大。进水COD约250 mg·L~(-1),混合菌处理组的废水在4 d后出水COD降低到42 mg·L~(-1);对COD高达480 mg·L~(-1)的含松醇油废水,菌膜处理废水在7 d后逐步稳定,出水COD低于40 mg·L~(-1),这表明混合菌膜挂膜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更适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Trichosporon mycotoxinivorans XPY-10是一株分离自抗生素制药厂的高效四环素降解酵母菌。为了建立该菌株降解四环素的适宜条件,分别研究了碳源、有机氮源、金属离子等营养物质及初始底物浓度、接种量、pH、温度、装液量、摇床转速等理化因素对菌体生长及四环素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XPY-10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在含有0.05%FeSO4的培养基中,菌株XPY—10降解四环素的适宜条件为:接种量2%,pH8,温度3422,装液量10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速180r/min。在此条件下,菌株XPY—10在7d内对初始浓度为600mg/L的四环素降解率为83.63%。本菌株对养殖废水及制药废水中四环素的污染治理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某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厂浮选废水水量大,目前该厂对浮选废水的处理方法为尾矿库砂滤治理,但该方法存在效率低、周期长、回用影响选矿指标等众多弊端。为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浮选废水,结合浮选废水的特点(低COD、难降解、高pH),开展了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选矿废水的小试研究。选矿废水中各残留有机药剂及pH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废水中残留有机药剂及pH对浮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臭氧氧化-生活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选矿废水的小试研究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4 h、反应器臭氧浓度为33.3 mg/L,可获得COD去除率57%、pH降低到8的废水处理效果。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选矿,基本消除残留药剂及pH对浮选指标的影响。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处理浮选废水的新思路,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浮选废水的工业应用具备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Trichosporon mycotoxinivorans XPY-10是一株分离自抗生素制药厂的高效四环素降解酵母菌。为了建立该菌株降解四环素的适宜条件,分别研究了碳源、有机氮源、金属离子等营养物质及初始底物浓度、接种量、pH、温度、装液量、摇床转速等理化因素对菌体生长及四环素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XPY-10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在含有0.05% FeSO4的培养基中,菌株XPY-10降解四环素的适宜条件为:接种量2%,pH 8,温度34℃,装液量100 mL(250 mL 三角瓶),摇床转速180 r/min。在此条件下,菌株XPY-10在7 d内对初始浓度为600 mg/L的四环素降解率为83.63%。本菌株对养殖废水及制药废水中四环素的污染治理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臭氧氧化处理镀镍漂洗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考察pH、臭氧投加量、废水初始COD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的COD去除率随pH的增大而升高,比较适宜的pH为6~7;适当地增加臭氧投加量有利于提高COD去除率;在一定温度范围(15~35℃)内,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当臭氧投加量为20 mg/(min·L),对于初始COD为56 mg/L、pH 6.5的实际镀镍漂洗废水,在25 ℃的条件下氧化100min,出水COD降至10mg/L,COD去除率达到82%;在臭氧氧化镀镍漂洗废水的反应中,部分有机物的降解是在Ni2 的催化下由臭氧分解生成氧化能力更强的自由基来完成.臭氧氧化可作为镀镍漂洗废水处理回用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活性炭(SA-CA-PAC)生物微胶囊包埋优势降解菌用于生物流化床处理邻二氯苯废水。比较了微囊化菌和悬浮菌对废水的降解效果,同时考察了初始浓度、接种量、pH值、温度和曝气量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囊化菌比悬浮菌拥有更适宜的生长环境,具有更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微囊化菌的降解效果优于悬浮菌,处理150 mg/L的邻二氯苯废水的最佳接种量为10%,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生物膜法对广东省某硫化铅锌矿尾矿库外排废水的处理效果,探索不同载体,不同COD浓度对生物膜法降解COD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OD对生物膜法处理选矿废水有影响,在6~13℃的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为2 d时,以50 cm×25 cm×0.4 cm的黏胶材料生物载体作为挂膜载体,处理50 L硫化铅锌矿尾矿库外排废水取得了良好效果,出水COD浓度稳定在40 mg/L左右,出水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从长期施用阿特拉津的寒地黑土耕层(0~10cm)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能以除草剂阿特拉津为氮源生长的降解菌株,结合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将该菌株命名为Arthrobacter sp.DNSl0。在接种量为10。CFU/mL的条件下,菌株DNSl0在24h内对100mg/L阿特拉津的降解率为99.41%。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菌株DNSl0适宜生长和降解的条件范围是:温度25~35'12,pH值5.0~8.0,培养液盐度0.1%~2%,对阿特拉津最大耐受浓度可达1200mg/L。正交实验法进一步表明,该菌株保持较好生长及降解能力的最优方案是温度30℃,pH值7.5,培养液盐度0.5%。影响其降解能力的环境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是:温度〉盐度〉pH值。  相似文献   

10.
从餐饮废水集水井壁上的生物膜中筛选出酵母菌菌株,选择废水降解能力相对较高的3株酵母菌对餐饮废水进行处理。以COD去除率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pH、TN和TP进行优化,得到酵母菌处理餐饮废水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酵母菌处理餐饮废水最优的工艺条件为pH=5.55、TN=27.63mg/L、TP=4.40mg/L,COD去除率达到90.3%;当进水COD为2235mg/L、油为660.2mg/L时,COD与油实际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9.9%和89.8%。  相似文献   

11.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稠油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稠油污水中筛选出的3株高效烃类降解菌株HD-1、HD-2和HD-3用于稠油污水处理,研究了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对原油和COD的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单一菌株对原油和COD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混合菌株对原油和COD去除效果更加显著。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为6 h时,含油量和COD分别为30 mg/L和300 mg/L时,经过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出水含油量和COD分别降至1 mg/L和50 mg/L以下,达到了反渗透膜组件预处理的要求,为稠油污水热采锅炉用水回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含盐化工废水(A)、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水(B)、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C)、采油废水(D)4种不同来源废水进行为期15 d的采样监测,测定了其COD、TOC和Cl^-浓度,分析比较了3种废水指标之间的关系,其中COD分别使用重铬酸钾法、氯气校正法和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3种方法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4种废水Cl^-浓度差异较大,盐化工废水A(21749 mg/L)〉采油废水D(7013 mg/L)〉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水B(1807 mg/L)〉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C(977 mg/L);在15 d的监测周期内,盐化工废水(A)的TOC波动较大,其余3种废水的TOC浓度基本保持稳定,与Cl^-浓度变化没有直接的关系;4种不同废水的COD与Cl^-浓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通过分析比较表明,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比较适合于盐化工废水(A)和采油废水(D)的测定,氯气校正法比较适合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C)和采油废水(D)的测定,受潮汐影响的河流水样(B)波动较大,3种方法测得的COD浓度与Cl^-浓度的变化趋势没有显著差异。TOC较适合表征水质有机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3.
微波-Fenton氧化-PAFSi絮凝法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Fenton氧化-PAFSi絮凝法处理含油废水,结果表明,200mL水样先经微波辐射6rnin,在pH=2,H2O2(30%)3.5g/L,Fe2+ 1.3g/L的条件下氧化4h后,采用聚硅酸铝铁(Al:Fe:Si=10:2:1)和聚丙烯酰胺在pH:8时进行絮凝实验,处理后废水浊度、SS、COD、含油量和色度分别降低了99.46%、96.66%、91.94%、97.97%和95.00%,且经处理后废水的BOD5/COD由原水的0.04提高到0.53。实验还分析了含油废水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4.
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处理槟榔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温(35±2℃)条件下,利用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处理中高有机浓度的槟榔加工废水,并着重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器稳定运行,水力停留时间为1 d,进水COD浓度5 000 mg/L左右,容积负荷在2.53-5.25 kg COD/(m3·d)时,COD去除率在38%以上,出水COD〈3 000 mg/L,平均产气率为0.41 m3/kg COD;若水力停留时间延长至4 d,容积负荷为1.26-1.30 kg COD/(m3·d),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9%,出水COD〈1 200 mg/L,出水可生化性下降,BOD5/COD平均为0.28,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为利用厌氧技术处理槟榔加工废水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O3/UV工艺预处理磺酰脲类除草剂生产废水,考察了初始pH值、臭氧投量、叔丁醇投加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该工艺处理废水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pH为13.59和臭氧投量为65.08mg/min的条件下,预处理80min后废水COD去除率达63.47%,BOD5/COD由0.03提高至0.56,EC50从11%提高至55%。随着叔丁醇浓度的增加,废水COD去除率明显降低,证明该反应体系有·OH存在;体系中加入MnO2后废水COD去除率下降了16%,氧化效率明显下降,证明该反应体系内中间产物HO2O在O3/UV降解有机废水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4种廉价的生物质材料(水葫芦、柚子皮、木屑、核桃壳)用于餐饮废水的预处理。通过静态烧杯实验,研究了各生物质材料预处理废水的效果及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生物质材料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均在45%以上,油脂吸附量为4~16mg/g,最优吸附材料为水葫芦,COD去除率达65%,油脂吸附量为16mg/g;水葫芦和柚子皮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粒径〈0.2mm,投加量为20g/L,废水pH为4,处理时间为2h,温度为20℃;木屑和核桃壳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粒径〈0.2mm,投加量为28g/L,pH为2,处理时间为2.5h,温度为20℃。生物质对餐饮废水的预处理,为废水中大量有机物和废弃油脂的去除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降解氯霉素废水优势菌的筛选方法。经过筛选、分离和驯化后可得到 4个属的优势菌及其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这些优势菌分别为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棒杆菌属。将优势菌制成混合菌液 ,用于处理氯霉素废水时 ,12h降解率达 91% ,较SBR法驯化污泥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从广州石化污水处理厂废水中自行分离出 30株除油菌 ,用市售的 90 # 柴油作为油品进行筛选 ,所得菌种用于处理石化厂物理隔油后的废水。通过研究含油量和接种量对除油率、COD的去除率和pH值的影响以及酸、碱、盐对除油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来比较这些菌种对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6 # 菌株除油和去除有机物的效果都比较好 ,除油率约在 70 %左右 ,最高为 83.6 7% ,COD去除率约为 5 5 %左右 ,最高为 6 0 .0 1% ;5 # 菌株对环境要求较高 ,在碱性环境下表现出较好的除油和去除有机物的能力 ,除油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 5 5 %和 5 0 %左右。实验菌株在消除石化废水的异味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1株好氧菌对不同油脂的降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某餐馆排污渠污泥分离到10株油脂降解菌,以植物油脂花生油为唯一碳源,通过适应性培养驯化并检测细菌生长的OD值筛选出1株优势菌。在确定其最佳生长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分别以花生油、餐厅污水和一种含有油脂的膜为对象污染物,进行了优势菌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花生油溶液中油脂和CODcr的去除率在24h以内分别达到98.91%和97.27%;对餐厅污染中油脂和CODcr的降解率在30h内分别达到88.66%和85.42%。另外,该优势菌对油脂膜也有良好降解效果,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30d内油脂膜量分别减少了3.31%和11.29%以上。试验证实了该菌对植物油脂、含油脂污水和固体油脂废弃物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综合利用废椰壳,进行了废椰壳制备活性炭并负载氧化铜处理活性艳红X-3B废水的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法,以COD和色度去除率为目标函数确定了活性炭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65%(质量百分数),m(磷酸)/m(椰壳)比3∶1,活化时间2.5 h,活化温度500℃。在该活性炭上负载氧化铜处理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3.70%和99.72%。用扫描电镜(SEM)和X衍射仪(XRD)对裸活性炭和载铜活性炭样品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5,曝气时间4 h和催化剂用量0.55 g,在此条件下,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6.70%和99.75%,相应的出水指标为75 mg/L和32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