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速压力机的振动及隔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文江  施国强  邵斌 《安全》2002,23(5):7-10
分析了高速压力机振动的原因及可能隔振途径.通过工程试验,测试了阻尼弹簧隔振器、高阻尼橡胶隔振垫隔振、适当减少降低行程次数等措施对100吨高速压力机的隔振和台座位移的影响,最终采用高阻尼橡胶隔振垫隔振和适当减少降低行程次数的方法,得到了满意的工程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2.
锻锤运行时会产生很大的振动,对周围的人和物造成很大的危害和影响,对其危害的控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隔振。在锻锤隔振的计算方法上根据考虑的自由度及阻尼因素的不同,可有三种计算方法,有的方法简单但精度差一些,但经过修正后也可供一般工程人员应用;有的方法计算繁复但比较准确。在隔振方法上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大质量块方法, 一类是砧下直接隔振。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后者是近些年来研究的新技术,其特点为投资小,简单易行,使已运行的锻锤改造成为可能。在锻锤隔振中需要弹性元件与阻尼元件,目前可选用的有大载荷阻尼弹簧隔振器、板簧和橡胶隔振器等,以第一种元件效果最好。近些年来,我们认识到锻锤隔振还能直接或间接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其运营引发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总结国内外学者对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研究工作,从3方面对其进行阐述:振动源强特性及传播规律、环境振动评价标准及预测方法的制定、减振隔振方法的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营林机械的隔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林机械的隔振措施张学明,王喜亮,刘志福1概述众所周知,振动会降低机器的强度,加快机器技术状态恶化的速率和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振动会恶化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使人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易诱发工伤事故,长时间还会造成生理机能的损伤和导致振动性职业病。机器...  相似文献   

5.
以某小区水泵隔振治理为例,应用功率流理论对水泵隔振系统中的参数对基础振动的影响进行研究.将水泵隔振系统简化为单层隔振系统的功率流隔振模型,依据电-力类比的方法,通过编写的Matlab应用程序,计算并绘制了质量块有无、质量块质量变化和基础区域面密度对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和振动速度的影响曲线.研究表明,质量块对基座的速度和功率流有明显的降低,增加质量块质量对幅值降低的影响不明显,增加基础区域面密度有利于隔振.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微型隔振沟槽的浅层隔振效果,通过进行砂土地基表层瑞利波的现场隔振测试,绘制了相对加速度振幅衰减的二维等值线图,分析了微型隔振沟槽的几何尺寸和位置等因素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型隔振沟槽减隔振措施能有效地阻碍瑞利波在砂土地基表层的传播,一部分瑞利波遇到沟槽发生反射被阻隔在沟槽前方,另一部分通过沟槽两侧绕射及经过沟槽透射至沟槽后方;微型隔振沟槽深度的变化对隔振效果影响较大;而沟槽宽度及长度的变化对隔振效果影响较小;微型隔振沟槽位置的变化对隔振效果影响明显。因此设置微型沟槽对阻隔表面瑞利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模糊控制技术在柴油发动机隔振系统中的应用,将模糊控制技术引入柴油发动机隔振主动控制系统,针对柴油发动机隔振模拟实验台架的振动特点,建立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柴油发动机隔振模拟实验台架垂直方向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外试验的方法、从二维角度入手并将排桩参数与瑞利波波长建立联系研究了几何参数变化时隔振半径的变化。结果表明:单排桩可取得整体性的隔振特点,并且隔振效果最佳的区域在桩后较近的距离;桩长增加可使其隔振效果提升且隔振半径随桩长与波长比值的增加而增加,当桩长与波长比值小于0.320时,隔振半径为0;随比值增加到0.820左右,隔振半径增加到约0.680 m。桩间距的增加可使其隔振效果变差,隔振半径随桩间距与波长比值增加而降低,当比值达到0.300~0.430时,隔振半径长度降为0。振源距离增加可使得排桩隔振效果增强,而隔振半径随振源距与波长比值增加而增加,当比值在0.165~0.305的范围内时,隔振半径为0;随比值增加到0.808左右,隔振半径的长度增加到约0.512 m。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水泵机组和地基的隔振装置,建立了水泵机组的双层隔振设计模型。通过改变双层隔振系统中间质量块的质量,由仿真计算得到双层隔振系统输入功率流和传递功率流频率特性曲线等参数,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有效地降低了噪声。结果证明,此方案是一套有效的控制措施,能完全满足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为其他水泵机组的噪声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锻锤运行时会产生很大的振动,对周围的人和物造成很大的危害和影响,对其危害的控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隔振。在锻锤隔振的计算方法上根据考虑的自由度及阻尼因素的不同,可有三种计算方法,有的方法简单但精度差一些,但经过修正后也可供一般工程人员应用;有的方法计算但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1.
铁路连续梁桥铅芯橡胶支座的减隔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了铅芯橡胶支座的非线性特性和桥梁结构的相互影响 ,并在建立有限元铁路连续梁桥全桥动力分析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了时程分析的方法 ,对不同地震输入激励条件下的铁路连续隔震桥梁的动力响应及参数影响规律 ,进行了计算研究 ,取得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果 ,为铁路连续梁桥的减隔震设计 ,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规划并有效利用矿区及周边土地资源,以某铁矿爆破作业及临近拟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现场开展振动监测并结合修正后的撒道夫斯基公式得出振动速度等参数;针对单次爆破振动情形,依据不同类型建筑物在寿命周期内可正常使用对应的振动速度,得出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针对频繁爆破振动情形,采用ANSYS有限元建模分析频繁爆破振动下建筑物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单次爆破振动对建筑物影响较小,仅对精密科研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影响,长期爆破微振动会使结构出现“软化”趋势和疲劳损伤,当振动次数超过20 000次时(每天振动2次,约27 a),建筑结构压应力已超过破坏极限应力,从而预测建筑物使用寿命未达到设计年限要求;建议拟规划建设项目的选址距离振动源200 m以上(一般居住或办公用途)或1 km以上(精密仪器设备等用途)。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增设高承台支座的单晶炉的自振特性.根据设备对环境振动的高要求,首先分析并计算环境振动对其影响,给出振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按照单自由度体系对加支座的单晶炉进行强迫振动分析;然后按基本烈度8度分析并计算设备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其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地铁在市区建筑物群中穿过 ,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会通过行车轨道系统传递给隧道结构 ,再经隧道结构传播到周边的围岩介质 ,最后影响到沿线建筑的基础 ,产生局部区域振动。区域振动直接影响到地面建筑物和沿线地下管线的使用安全 ;同时 ,地下振动使人烦躁不安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为此 ,对地铁列车运行振动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基于数值分析方法 ,用适合岩土工程数值模拟的FLAC程序 ,分析了不同轨道参数对地铁诱发振动的衰减作用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钢轨支座弹性系数对振动的衰减有直接的影响 ;(2 )钢轨支座弹性系数减小 ,将导致地面振动的强度减小 ;(3)地面振动的衰减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地铁列车振动对精密仪器和设备的影响及减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轨道交通对环境产生的振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关于对精密仪器造成影响的研究成果非常少。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地面机构的修建,便捷的轨道交通与精密仪器的使用将形成无法回避的矛盾。因此,关于振动对精密仪器、设备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研价值。为此,笔者探讨地铁振动对精密仪器和设备影响的表现,详细介绍仪器和设备允许振动的含义及影响因素等,建议采用综合减振措施,并提出综合治理及减振措施设计原则,为减振措施的选取和设计提供了参考,同时还指出了该领域中还需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齿轮的振动故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轮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传动部件 ,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农机等机械设备中 ,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机设备的性能 ,它的失效是诱发机器故障的重要因素。笔者从理论上研讨了齿轮故障的产生机理 ,列举了影响齿轮产生振动的因素 ,并仿真出了齿轮存在不同故障的振动信号图形 ,为诊断齿轮的故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 ,可以参考仿真图形与实际图形的对比 ,得出齿轮的故障所在 ,并为此提出了对齿轮振动信号进行处理的各种合适方法 ,同时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大型设备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7.
振动和噪声普遍存在于火电厂锅炉送风系统中 ,是电厂噪声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严重影响电厂安全、经济、文明运行。有效地降低送风系统的振动和噪声是火电厂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针对丰镇火电厂送风系统结构和运行参数 ,对由此产生的噪声进行了细致的测量 ,分析了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 ,认为送风机蜗舌处产生的气动噪声和管道二次涡流是引发送风系统振动和噪声的主要原因。根据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 ,并结合电厂要求 ,进行了技术改造即在直管中安装栅格网及弯管处安装导流栅以消除局部涡流。技术改造方案实施后经测量的结果表明 ,冷风道的噪声下降了 7~ 1 6dB ,明显降低了送风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手传振动危害的现状及为减少振动危害开展的工作。对国内关于振动危害调查报告进行了汇总分析;研究了按行业、工种的分布情况并对常见的手持工具进行了振动测试及评价;对防振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调查及分析;回顾及介绍了涉及手传振动的法规及标准  相似文献   

19.
灰色预测法在设备状态趋势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设备状态特征量——振动烈度 ,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测定值非常接近 ,而且可进一步预报设备运行状态趋势。灰色预测法的引进 ,丰富了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 ,推动了该学科向更高水平发展 ,预示了该学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