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产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模拟汽车碰撞过程的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模拟汽车碰撞时产生的撞击信号触发气体发生器开始工作,对模拟安全气囊的密闭、定容积的充气筒内产生的p-t曲线、气体发生器内部的p-t曲线、撞击时产生的a-t曲线进行测试并得到相关测试参数值;从而对气体发生器的产气性能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温度对安全气囊的工作有一定影响。利用该测试系统测试得到的数据与美国BREED公司对同类产品的测试结果比较,有很好的相比性,测得的数据可作为气体发生器生产质量的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穿戴性能,首先,搭建航空座椅试验平台,选择113个大学生和42个成年村民作为对比性测试对象,采用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均配备的标准救生衣作为穿戴对象开展试验;然后,分析试验结果满足国家标准《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GB/T 36508—2018)中穿戴要求的情况,并采用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演示水平下穿戴时间的差别是否显著。结果表明:测试的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穿戴时间无法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且性别、年龄对救生衣穿戴时间无显著性影响,但不同演示水平下穿戴时间的差别十分显著;国家标准中穿戴时间要求、测试对象选择、演示水平等方面与文中研究结论有较大差异,建议更多研究人员通过更详细、更深入的试验,来深入探讨GB/T 36508—2018中这3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救生衣的漂浮方式,包括依靠疏水轻质材料,依靠救生衣上预膨胀的气袋或气囊,依靠压缩气体自动充气机构对救生衣进行触发式充气等。对漂浮方式的最新发展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英国研制成功一种 新型的气体污染监测装 置──激光检测器。 这种检测装置十分 灵敏,具有自动故障检 测等优点,可以检测许 多用其他技术无法检测 的气体,而且可以自动 纠正任何微小的误差, 气体浓度较低时,也能 被检测出来。检测精度 为1.0ppm,检测时间为 10毫秒。 这种检测装置是根据大多数气体吸收红外线能量的原理,运用比尔──朗贝尔定律进行检测的。激光器产生一种能够被污染气体吸收的红外光波,照射在100米之外的信号检测器上,信号检测器根据激光器的光强,确定污染气体的浓度。这种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不受大气温度、压力、湿度、粉…  相似文献   

5.
用聚乙烯闭孔泡沫塑料作浮力材料的救生衣,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不受海水、油类侵蚀的影响。泡沫塑料救生衣有用棉布作衣套(5563型)和尼龙作衣套(5563~1型)两种,每套总重量不超过1.1公斤,穿着方便,在淡水中能支承 11.5公斤的铁块24小时不沉,而且浮力分布合理,穿着者落水后,即使失去知觉时也能保持身体仰卧,脸部露出水面,处于安全漂浮状态。介绍一种救生衣$上海市劳动局  相似文献   

6.
煤矿井底发生煤尘瓦斯爆炸事故时产生的冲击波会冲开风井防爆门、盖,引起主风机风流短路,井底风流紊乱、通风系统瘫痪,导致毒害气体扩散、瓦斯积聚,引发二次爆炸。为了减少因此造成的损失,研发了一种在防爆门、盖被摧毁后能自动封堵的装置,通过感应防爆门盖的损毁信号控制充气动力设备对气囊折叠体进行充气,折叠体被充气弹出储藏硐室,沿支撑架构延展、膨胀并充满井筒横截面,实施对风井的密封,以维持灾后井底持续通风,降低灾害后果,为井底幸存人员的生存与自救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种由Eliotex纤维制成的游泳衣不久前在法国问世。这种纤维具有很强的浮力,体重25kg以下的儿童穿上这种纤维制成的游泳衣就能在水面漂浮起来,用250gEliotex能让130kg体重的人在水面漂浮。用这种纤维织成织物还能耐95℃的高温,且不产生形变,可制成军、警和水上火灾逃生、抢险用救生衣,各种民用救生衣等。具有浮力的游泳衣@凯力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分析穿戴经验对航空救生衣穿戴的影响,搭建航空座椅平台,选用32名学生分别进行5次救生衣穿戴试验,分析该穿戴试验的合格穿戴情况,将每人的穿戴过程分段计时,使用SPSS软件研究对5次穿戴试验的穿戴总时间、取包时间、拆包时间和纯穿戴时间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其前后2次穿戴的时间差异。结果表明:随穿戴次数的增加,穿戴总时间及每一步骤的平均时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其中第2次相对于第1次的下降最为明显,且穿戴总时间及每一步骤与第1次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第3次试验后,穿戴总时间及每一步骤虽有下降但程度较弱;在下一次修订《航空用气胀式救生衣》时,建议增加取包、拆包等要求,且取包与拆包时间不应该包括在穿救生衣时间内,建议其时间分别规定为4和9 s,使飞机救生衣穿戴要求更为完善、更合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传统爆破易产生强振等次生灾害问题,研发破岩气体发生器;通过评估破岩气体发生器的燃烧安全性,开展现场破岩试验并监测其振动,采用品质可调小波变换(TQWT)和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分析方法,提取得到气体爆破信号的主分量,并分析信号不同分量时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破岩气体发生器运输安全性高、燃烧稳定性好,振动强度低,在土石方爆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破岩气体爆破信号各分量幅值、能量占比和相关性系数满足非线性正相关关系。优势分量瞬时能量峰值数量与炮孔分段装药段数密切相关,破岩气体爆破时应采用差异化装填方式,炮孔分段装药应适当增加孔口和孔底部药量,以达到最优化的爆破效果。新型破岩气体发生器爆破技术具有显著减振降损作用,适合在土石方爆破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厂乙炔发生站所使用的乙炔发生器,大部是中压固定水入式和落水式乙炔发生器。这种乙炔发生器用人工直接操作,已有近二十年历史。乙炔用量较多时,每隔二十分钟左右就得装一次料,排渣时乙炔气大量逸出,同时,由于压力大,水温增高,在抽出袋料器换电石时,因产生摩擦,曾多次发生小型爆炸起火伤人事故。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工人的人身安全。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造桥工人,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实践论》,狠批了“爬行主义”,“洋奴哲学”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在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1.
乙炔发生器是利用电石与水的作用制取乙炔的设备。由于乙炔是易燃易爆气体,因此乙炔发生器具有爆炸危险。为了防止乙炔发生器爆炸,或一旦爆炸时保住发生器本体不受损坏,在其上设置了一系列防爆完全装置。 乙炔发生器的防爆安全装置有阻火装置、防爆泄压装置和指示装置三类。 阻火装置 其作用是防止火焰窜入乙炔发生器内。通常采用的阻火装置有水封或干式回火防止器以及水下气割用金属网组成的阻火器等。 气焊与气割操作中的回火现象(即焊接火焰沿焊枪烧向乙炔软管)较常发生,尤其是在技术不甚熟练的气焊工中更为常见。因此,回火防止器是乙炔…  相似文献   

12.
1月6日, 我因在船上不 穿救生衣受到 队干部的教 育,并被罚了 款。事后,我思 想上虽没通, 但怕再被罚 款,只好勉强 穿上。 1月15日 凌晨1点半, 我站在橹后头 准备把钢丝绳 扔给拖轮,忽然船被碰了一下,我站立不稳掉入江中。多亏救生衣帮我浮出水面,经同志们抢救脱险。这次落水得救,我真正体会到穿救生衣的好处,是救生衣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向船员们,特别是一些象我过去那样因不穿救生衣被罚欲教育而思想又不通的同志们进一言:一定要领会领导的一番苦心,穿救生衣是确保自己生命安全的大事。我平时虽遵守上船穿救生衣的制度,但并不真正懂得…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200 MW燃气流风洞高压氧气系统安全运行,从初始能量出发,对高压氧气系统充气、供气、排气时管道内的激波管流动、绝热压缩等过程进行安全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安全措施。结果表明:对于充气管道内存在的激波管流动,当驱动气体压力为20 MPa、被驱动气体压力为0.1 MPa时,激波反射后末端气体温度远远高于200 ℃,通过减小阀门开启速度,对阀前管道进行充气以减小上下游压差,可避免因绝热压缩产生的高温;供气管道充填时,管道内最高温度为73 ℃,通过控制充填速度,可进一步降低管道内氧气温度;通过高压排气、低压排气2种模式,可满足国标中对氧气流速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氧气管道远程安全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最近,总后勤部军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舰艇海上作战救生衣”设计定型评审会。与会评审专家认为,该项装备理论研究深入,设计科学,结构新颖,功能齐全,研制的材料先进,性能优异,生产工艺成熟可行。该项成果一是研制了木棉囊和气囊共同提供浮力的复合式结构;二是提出并证实了在木棉中适量加入三维卷曲中空纤维能获得最大的浮力和最小的浮力损失,研发出救生衣用聚氨酯-锦纶气密性面料并使之国产化;三是研究改进了手动充气部件,设计了防止误动作插杆,开发了镁-氯化铅海水电池示位灯和电池启用装置;四是首次提出以单位质量浮力作为评价浮力材料浮…  相似文献   

15.
封面简介     
我们过去使用的救生衣,体积大,份量重(自重有3—4市斤),操作不方便;尤其是夏天穿起来闷热,群众意见很大。 1973年经上海市劳动保护用品商店、上海塑料十八厂等单位多次研究,为我港试制了一种5573-特1型聚乙烯塑料救生衣,用桔黄色尼龙布制作,4袋式,浮力6.5公斤,浮力总重量<0.4公斤,救生衣总重量≤0.78公斤。使用几年来,群众反映良好,认为这种救生衣,体积小,份量轻,性能好,操作适用,还能耐寒,耐酸碱,在江、河、湖等水上操作均适用。封面简介$交通部上海港务局安全处  相似文献   

16.
“回火”是气焊、气割生产中经常碰到的不安全因素。浮桶式乙炔发生器的乙炔筒上天,就是由于乙炔和氧气混合,气体倒燃而引起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回火”。我们车间研制的水封罐、干式回火防止器等,都是防止乙炔和氧气混合气体倒燃的安全装置。本装置(见图)是已经回火而防止爆炸的安全装置。回火时,燃烧气体把胶皮顶  相似文献   

17.
浮桶式乙炔发生器是一种落后的乙炔发生装置,但由于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一些企业和个体修理行业使用非常广泛。浮桶式乙炔发生器造成的事故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自1985年10且至1988年3月底,仅濉溪县,就发生浮桶式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10起,死亡2人,伤5人。其中,个体修理户发生爆炸事故4起,死亡1人,伤4人。据分析,造成发生器爆炸的原因,除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和操作不当外,主要是由于浮桶式乙炔发生器自身缺陷造成的。浮桶式乙炔发生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浮桶式乙炔发生器主要由定桶、浮桶和电石篮组成。在装换电石和正常运行时,都可能引起定桶、浮桶、电石篮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从而产生火花、造成爆炸。  相似文献   

18.
在安全气囊的关键部件——气体发生器的产气性能测试试验中,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被测参数.采用1套台架冲击实验装置模拟汽车碰撞过程.通过调节提升高度和弹性缓冲物来使碰撞加速度峰值和碰撞持续时间满足气体发生器产气性能测试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英国温迪柯 公司研制成一种 灵活的漂浮服。穿上这种漂浮眼,在船上或者在滨海石油钻探设备上工作时,可以减少落水后体温过低和溺水的危险。 穿这种漂浮服的人落水与受水冲击时,即使不省人事,这种服装也能够自动地使人的身体翻转,面部朝上而躺卧在水面上,并且一直保持它原有的浮力。 这一漂浮服由三层构成,外层为聚氯基甲酸乙酯,中层为泡沫,内层为轻质尼龙。它不需要充气,入水后,能吸收大约28磅水。这28磅水分布在各层之间,薄薄地在身体周围展开,温度可上升到体温的程度,使身体保暖。在温度为46°F的海水中,穿着者可在水上生存4~9个小时(根…  相似文献   

20.
1前言救生衣作为水上作业劳动防护服装和紧急救生装备,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是水上运输业、渔业、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等众多行业的从业者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军队、武警、公安干警、海关缉私等特殊群体人员执行勤务时的救生装备;也是水上娱乐、水上运动所必需的安全保障装备。无论是船用救生衣、民用救生漂浮装置还是军用救生衣,最基本的性能要求是能够提供足够大、足够持久的浮力,以避免人员溺水,赢得足够的施救时间。救生衣的浮力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浮体材料的浮力;救生衣的浮力保持性取决于浮体材料的浮力保持性,也取决于救生衣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