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2年,1670名科学家(其中有110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向全球发出警告:“人与自然正处于迎头相撞的险境”。2000年,英国学者贝特在《大地之歌》中指出:“公元第三个千年刚刚开始,大自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化作为影响人类21世纪进程的大事,对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今年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的第二年,可以预见,从明年开始的“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城镇化进入全面提升质量的时期,也是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如何发展的关键五年。  相似文献   

3.
《绿叶》2007,(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厅)、宣传部、教育厅(教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现将《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开创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附件: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抄送: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一词的产生可追溯到1948年,当时威尔士自然保护协会主席托马斯·普瑞查(ThomasPrichard)提出“我们需要有一种教育方法,可以将自然与社会科学加以综合”,同时建议将这种方法称为“环境教育”。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教育便开始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采用,有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保护环境是人类二十一世纪的重大课题。而我国先秦时期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与保护环境。“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就属于以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6.
短信平台     
《绿叶》2005,(9)
“21世纪论坛”在北京开幕备受瞩目的“21世纪论坛”2005年会议在9月5日开幕,三十多个国家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聚会北京,就“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国家主席胡锦涛为“21世纪论坛”2005年会议致贺信。他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全人类的未来,是世界  相似文献   

7.
《绿叶》2006,(3)
“环境友好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的最小单位,套用生物学的概念,我们完全可以把“环境友好工程”比喻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的“细胞”。只有准确把握“环境友好工程”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理解“环境友好社会”。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环境友好工程”有着不同的含义。按照历史阶段来划分,“环境友好工程”的含义有如下三个层次:环境无害工程。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上,“环境友好”的理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在此次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两百多处内容提及“无害环境…  相似文献   

8.
梁山寺的蝾螈,又名虬龙,俗名乌龙,堪称剑门动物一绝。剑门原本不产。相传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南方有一老僧,前为梁山寺朝拜梁武皇帝(南朝的建立者萧衍公元502—549年在位)庙,随带乌龙数条,经过千辛万苦,远来放养在庙内天井的八角井中,作为进献之礼,为山寺增添了一景,群众视之为“神”,不敢危害。1972年,国家修建501工程(电视转播台)填毁水井,等于活埋了乌龙。近年,山民在山间阴湿的草丛中又发现有几支,已将它们放养在大剑溪旁的静水池内。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06,(2):68-68
珠海市斗门区和风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创建于公元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学校地处黄杨山麓,人杰地灵,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和风中学的创立,和历史上的“崖门失玺”典故有着深刻的渊源。200多年以来,和风中学先后有近10位皇室后裔担任过学校校长,教  相似文献   

10.
一、从省情出发,制定环境保护战略目标。 (1)“六五”时期,安徽省环境质量状况历年变化不大,有些城市有所改善,但局部地区污染和生态破坏仍比较严重。“六五”期间,全省共投资2.02亿元,建成污染治理项目1373个;5年新增废水处理能力总和85万吨/日,新增废气净化能力911万标立米/时;使工业“三废”排放总量在工业产值翻番的情况下,递增速率减缓,但“三废”排放总量仍在增加。  相似文献   

11.
看到热合曼,你会感觉他已经和戈壁、石窟融为一体。虽然通汉语,但他从不会主动说话,或是四处走走巡视,或是蹲在地上看着远方。你问他的话,他会以最简短的语句作答,然后又是沉默。“现在的生活怎么样?”“还可以,我转正了,工资也涨了。虽然老没信号,可这手机能让我同外界联系。”他晃着手中的“新式武器”——手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偶尔前来探访的学者和游客,热合曼成了这片文明遗迹中惟一的“文明”。克孜尔尕哈石窟群开凿于公元四世纪至八世纪,位于新疆库车县西北12公里的戈壁丘陵上,因附近著名的尕哈烽火台而得名,是我国现存最早…  相似文献   

12.
淇淇挽歌     
公元2002年7月14日,白鳍豚淇淇辞世于武汉。被称为“长江女神”的白鳍豚,正处于灭绝边缘。一个不祥的日子珍稀的你走了一池清水依在虚空溢满我的心我们远隔千里却不曾分离因你的呼吸我的存在才完整  相似文献   

13.
海岸带是重要海陆过渡带地貌单元与区域,兼受海陆动力双重作用与影响,包括不同类型的沉积相,经历复杂的动力沉积、地貌演变及灾变过程。海岸带调查涉及学科交叉融合,调查要素相对独立与内容多学科交叉并存。我国曾分别于1960年、1981年和2003年组织开展过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工作,调查获取了大量丰硕成果。当前海岸带调查与研究过程中亦暴露出一些亟需突破问题,包括:1)海岸带存在大范围“盲区”,浅水易陷、礁石养殖等区域难以到达,成为海岸带数据“空白区”、调查“禁区”;2)我国海岸带观测平台数量少、分布零散,未形成综合有效观测网,导致长时间序列、多源准同步调查数据缺乏,难以准确把握海岸带变化规律,破解资源环境有关问题;3)海岸带数据获取智能化程度低,严重阻碍制约有关对策及时有效性;4)海岸带不同学科协同调查、交叉融合研究模式尚未建立,不能及时发现海岸带科学问题。今后海岸带调查将在海岸带高分辨率过程数据、全覆盖无死角实时动态数据获取技术,长时间序列综合数据采集平台建设,陆海空全天候立体化数据采集传输及快速智能决策,以及海岸带多学科交叉攻关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4.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6,16(1):5-11
(2006年2月21日)这次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委会和省人口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5.
古墓鬼影     
当“打开康王坟,胶东不受贫”的古谚从西汉时代流传到公元2000年的时候,一个建国以来最大的盗墓团伙,用各种现代化工具向汉武帝刘彻之弟刘寄的陵墓伸出了黑手。而令人深思的是,其主谋之一竟是一位省文物鉴定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6.
约公元七世纪的唐代初年,人们无意中从今天陕西省宝鸡市所属凤翔县的三(音zhi至)原挖出了十个圆滚滚、胖墩墩的鼓形石,石上刻有残缺不全的怪异文字。经仔细辨认,人们发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体系框架,是指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已具雏形,已远不是单项制度的“构件”的简单堆砌,而是一座由新老制度构成的结构初具规模的有机整体的“大厦”.其中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收费等“老三项”制度产生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初创时期,于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确立.“老三项”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尤其是在环境保护的开创阶段,对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被称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枯竭、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同时环境教育也受到了重视。韩国在中小学教学中开设了环境保护选修课,是较早独立设课的少数国家之一,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此介绍韩国的中学环境教育情况,供我国广大环境教育工作者参考。一 (一)独立学科“环境”的设置 在韩国,随着20世纪7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进入80年代后,开始在行政、司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仅成立了“环境厅”(1991年改称环境部),在宪法中增加了“环境权”,同时还在中小学中普遍开展了环境教育。1982年告示的第四  相似文献   

19.
公元1872年.美国人那夏理女士从大洋彼岸来到广州创立“真光书院”,至今“真光”一门七校.分布在穗港两地,长堤真光中学是其中的一员。位于珠江河畔的长堤真光中学,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内有两座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一一豫章书院和潮州会馆.已被命名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逐步确立了“绿色——健康”的办学  相似文献   

20.
对于包括中国正内的整个世弄,环境教育不过是近半个世纪采的一个新鲜而又热问的题材。从发展过程采蕾,环境教育起因干不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现买环境问题的关注,早期是着重于环境知识的“关于环境”的环璋教育时期;1972$斯德哥尔摩会议后,环境教育不再局限于“关于环境”的单纯性知识教育,扩展成为包括知识教育在内的强调环境技能、技巧培养的“在好境中”进行教鲁,和培养人们形成对于环境合理的态度、伦理道德的“为了环确”的教育,这是环境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92年世界环环境发展大会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