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春季冰灾”的严重后果无疑是“京珠高速”的瘫痪,而长时间滞留其中的长途汽车司机既是灾害当事人,也是灾害见证人。在灾害持续过程中了解当事人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过程,在灾害心理学上无疑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调查结果表明,灾害持续时间(车辆滞留时间)与当事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灾害持续一周后,当事人的心理安全感显著下降,应付方式开始从成熟型应对向不成熟型应对退化。看来,灾害持续不仅消解心理健康,而且瓦解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
导言 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灾害频繁的国家,几乎年年遭受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轮番袭击。尽管某些“自然灾害”实为人祸,或者被人祸所放大,在周期性循环灾害的困难中,我们铸就了坚忍的民族性格和疲于应对“抗灾救灾”的工作模式。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也许不乏救黎民于水深火热的“悲壮英雄”,但是却缺乏洞悉事故本源的“思想者”。  相似文献   

3.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治理的法治化,是我国统筹生态保护与确保“双碳”目标愿景实现的优选进路,也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要求的积极回应。该进路立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二者之间所具有的可协同规制的内在同一自然属性,具有丰富的法律意涵。在理论溯源上,成本效益分析理论与超越还原主义的环境司法观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治理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撑。循此逻辑,成熟且自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治理的法治进路应从价值理念确立、法律规则创设及制度体系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回应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治理过程中提出的规范性要求并形成稳定的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4.
梳理和总结新中国初期我国应对海洋灾害的实践,有助于我们了解海洋灾害的应对措施并为当今提供借鉴。通过对我国海洋灾害史料的分析和总结,得知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内,"防重于救"是我国应对海洋灾害的的主要指导思想,在海洋灾害预测预警、建设防护性工程、群众自救和政府辅以必要救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之后我国应对海洋灾害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然而,传统的发展观把现代化过程片面地归结为单纯的经济增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任意践踏自然,主宰自然,无情地向自然界索取,造成自然资源迅速耗减,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地球村”的安全,人是自然的产物,中国自古就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兼顾自然涵容能力,才能实现人类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海洋灾害对沿海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应对发生的灾害,社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救灾的主体。通过考察社会动员的主体、途径、力量等方面,探讨近代我国应对海洋灾害的社会动员机制,为我国未来应对突发性的海洋灾害提供历史借鉴,丰富应对措施与经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以往大部分文献从经济、政治和管理学等角度对“全能政府”与灾害危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过于重视政府角色的扩张,却忽略了非营利部门在灾害救助中的作用。本着社工非营利组织能发挥积极的“补充性(suplementary)”而非“替代性”作用的观点,本文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即“社工非营利组织如何根据地震灾害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行为策略,发展出一套组织生存法则”。虽然一些学者对社工组织在灾害救助过程中能否扮演重要角色或功能仍有质疑,但本文认为,社工组织通过“自省”(self-reflection)和“自我观照”(inner-understanding),制定正确的行为策略,就能将灾害危机化为组织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8.
以往大部分文献从经济、政治和管理学等角度对“全能政府”与灾害危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过于重视政府角色的扩张,却忽略了非营利部门在灾害救助中的作用。本着社工非营利组织能发挥积极的“补充性(suplementary)”而非“替代性”作用的观点,本文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即“社工非营利组织如何根据地震灾害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行为策略,发展出一套组织生存法则”。虽然一些学者对社工组织在灾害救助过程中能否扮演重要角色或功能仍有质疑,但本文认为,社工组织通过“自省”(self-reflection)和“自我观照”(inner-understanding),制定正确的行为策略,就能将灾害危机化为组织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9.
桑蓝 《环境》2011,(12):13-15
近几年来,极端天气在各地攻城略地,大肆,“发威”。先是持续的寒流再到罕见的高温,强风暴、冰雪、洪涝、龙卷风等灾害也接踵而来,异常气候一浪接着一浪。现在让我们放眼全球,直达极端天气的“事故现场”,亲身体验下它的“威力”。  相似文献   

1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7):14-19
雨水虽是一种可持续的非常规水源,但径流过程中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对公共卫生及人类健康存在潜在风险。生物滞留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径流污染控制的常用源头措施,其不仅可去除常规性污染物,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原微生物,在雨水处理回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结合回用水质标准重点分析了生物滞留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削减效果,综述了强化型生物滞留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去除研究进展。传统生物滞留系统虽可有效去除病原微生物,但难以满足雨水回用要求,而选用抗菌性植物,增设抗菌填料或添加生物炭介质可显著提高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去除率。作者提出,今后的研究将重点关注雨水径流中病原微生物在生物滞留系统中的去除机理与过程模型,进而探寻系统的最佳运行条件与工艺设计参数,以提高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去除效果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区域洪水灾害易损性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洪水灾害系统特征,提出了区域洪水灾害易损性概念,认为洪水灾害易损性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特定区域各类承灾体在遭受不同强度洪水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建立了包括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属性和社会救灾能力在内的洪水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目标层为区域洪水易损性,准则层为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社会救灾能力,指标层为降水、地形、植被、生命、环境与经济等要素的区域洪水灾害易损性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为便于决策,将易损性分为1~10共10个等级,等级越大,表明区域洪水易损性越高。   相似文献   

12.
灾害风险认知能力是进行减灾教育的基础,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方式是影响减灾教育方法的重要因素,而受众获取灾害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则会直接影响灾害内容的传递效率和效果。本文针对以上所关心的问题,为了建立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减灾教育计划,应对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不足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了来自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灾害风险认知水平、获取灾害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与途径。从自然灾害风险认知的视角,通过寻找不同特性大学生群体获取减灾知识与信息的差异和趋同性,提出了现势条件下针对大学生的减灾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nvironmentally-induced migration and displacement resulting from L’Aquila's earthquake of 2009. After a general critical overview of th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on this topic, the main changes in the migration system are analysed looking at the roots and trajectories of the forced human displacement that followed the earthquake, and reflecting on the challenges related to post-earthquake demographic movements and post-disaster resettle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 disaster (2002–2008) and recovery period (2009–2013) data, this paper offers a general model of how environmental disaster might affect migration and displacement and suggests the main challenges related to the post-disaster governance. Relying on ISTAT data on internal migration in Ital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post-seismic recovery period is characterized by a strong increase of out-flows from L’Aquila to other provinces, within the Abruzzo region and outside it, in particular toward the closest regions (Latium, Campania).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常规的气候评价标准对湖南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冰冻灾害进行了初步评价,指出这次冰冻灾害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冰冻强度大、灾害损失重的特点,灾害评定为特大型气象灾害。与历史上的冰冻相比较,此次冰冻是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冰冻灾害。本文还从成因上对特大冰冻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经向环流维持时间长、副热带高压偏强,这种异常的大气环流是造成特大冰冻的天气原因;冷暖气团持续交汇,下冷、上湿的温湿结构使得冰冻得以维持。从长沙与郴州高空资料进行分析:逆温层的高度、融化层的厚度是造成郴州冰冻灾害比长沙重的主要原因;从长沙与宁乡、郴州与桂阳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温度的差异导致了冰冻日数的不同。文章对冰冻灾害的出现进行了反思,提出了防御此类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公众旱灾风险认知的灾害风险沟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中,风险沟通被作为一种工具以提高政府与公众风险消息交流成功的概率。公众的风险认知情况是影响灾害风险沟通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洞察到公众对风险的感知与理解,有效的风险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评价了公众的旱灾风险认知水平,针对性别、受灾经历和风险消息传播媒介等对公众风险认知...  相似文献   

16.
沙尘天气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不仅对于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工农业生产,交通、建筑设施、人民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危害,可谓是现今最重大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锡林郭勒盟是遭受沙尘危害的重灾区,通过对2006-2010年期间的沙尘天气的发生情况的研究,总结沙尘天气产生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海南省儋州市自动气象站近60年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和近13年雷电灾害资料,分析了儋州雷暴活动和雷电灾害的年际变化和月分布特征以及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征。结果表明:儋州市近60年平均年雷暴日数为112天,儋州年雷暴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儋州雷暴日主要集中在4至10月,盛发期为5至9月;儋州雷电灾害也主要发生在5至9月;儋州雷击人员伤亡绝大多数发生在农村,雷灾及其造成的财产损失最频繁发生在电子系统。  相似文献   

18.
广西海域优先关注问题甄别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已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沿海地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态损害、海洋灾害、海洋物理条件改变、海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存在。针对不同环境问题对食品安全、人群健康、海洋资源、生态系统健康、其他经济和社会价值(如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影响,通过采用表格法和权重法,甄别广西海洋优先关注问题,确定各类环境问题优先关注次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翟伟康  许自舟  张健 《海洋环境科学》2016,35(2):243-246,251
对河北省近岸海域1989~2014年间发生的赤潮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全省赤潮灾害发生的频次及累计面积呈现上升趋势;每年的5~10月是赤潮灾害的发生期,其中5~6月是赤潮频发期;秦皇岛市、黄骅市附近海域是河北省赤潮灾害的多发海域,也是深受赤潮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海域;甲藻门引发赤潮灾害的比例较大,尤其夜光藻引发的赤潮灾害的次数最多;有毒赤潮生物种较多,达12种;新的赤潮生物种抑食金球藻引发的赤潮灾害扩散快,影响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超标排放;加强海水养殖业的科学管理,控制养殖废水的排放;加大对抑食金球藻引发赤潮的机理、快速检测与识别方法的研究,减少或避免赤潮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污水土地处理存在的主要缺点及其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水土地处理是一种高效、低耗、简便并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污水就地处理技术,特别适用于小城镇、农村等缺乏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系统的地区。该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其大面积推广仍然面临着渗滤系统易堵塞、磷穿透和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问题。堵塞会直接导致系统瘫痪;磷穿透会对地下水及周边地区造成二次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则会加剧全球暖化趋势。本文就这些问题的发生、解决方法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最后对该技术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