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论我国排污许可的设定: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卫星 《环境保护》2016,(23):26-30
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是加强和完善环境风险管理、贯彻和落实新《环境保护法》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排污许可制度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乏程序性、操作性的具体规定以致该制度未能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地方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逾越《行政许可法》所规定的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存在违法设定排污许可事项的现象。欲解决当前困境,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最优选择是由国务院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在《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所设定的排污许可事项之外根据实践需要增设一些新的许可事项;次优选择是由环境保护部制订"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部门规章虽不能设定排污许可事项,但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排污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排污许可制度立法经历的三十年划分为产生、发展和改革三个阶段,分别梳理了这三个阶段的立法背景和立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主要过程,并总结了每个阶段的立法特点。通过研究排污许可制度的立法脉络,厘清《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主要内容的发展轨迹,指出立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一是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明确排污许可制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的关系;二是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三是强化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排污许可制度的监管与执法,厘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进入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应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在抓好排污许可证数量的基础上狠抓质量提高,坚持走好精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道路;在建立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建成核心制度,推动排污许可制与环评、总量控制、生态环境统计、监督执法等相关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的系统联动,扩大排污单位、环境要素覆盖面,强化固定污染源"一证式"执法监管和贯穿全周期监管,全面服务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4.
夯实企业环保责任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石.文章基于环境管理的公共服务属性和较强的专业性,为落实《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政府的环境监管效能,提出需要在注册环境管理工程师认证基础上,依托第三方市场机构建立专业化、制度化的环保服务市场,为排污企业提供日常环境管理、编制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政府监管部门通...  相似文献   

5.
如何完善落实排污许可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14,(14):17-21
三十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排污许可制度建设。2014年4月修订通过的新《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对该制度的定位不够明晰,《大气污染防治法》与《水污染防治法》关于排污许可证管理主体的规定明显不一致,在许可条件、许可程序、责任承担等方面也无法可依。为保障我国今后治污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务之急,是在明确排污许可制度定位的基础上,加快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使之与《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衔接一致,并加快制定排污许可证条例以及相关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污染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2020年将实现排污许可制对所有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随着排污许可证不断颁发和相关技术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排污许可证监管和执法法律保障及配套的证后监管和执法问题不断凸显。本文梳理了排污许可相关法律关系并对《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中监管和执法条款进行剖析,结合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和实际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和总结排污许可监管和执法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建议加快推动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立法,强化监管和执法在落实排污者责任上的重要作用,建立排污要求与监管执法的同步和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围绕《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性质、意义、核心内容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就严格落实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保护责任,如何实施监督管理,如何为实施排污许可制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如何做好实施排污许可制的准备工作几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在实施排污许可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注重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有机衔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统筹其他各项制度的实施,企业取得排污许可证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排污。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大力推广排污许可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排污许可限值作为排污许可证中的关键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论文重点从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的法律规范基础、基于技术和基于水质的核定技术3个方面,对比研究中美两国排污许可限值核定实践与科研现状。通过对比美国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的特点与经验,分析总结出我国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技术指导文件不详细、基于技术的限值核定技术精确度低和基于水质的限值核定技术缺乏等问题,最终为我国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炳江 《环境保护》2014,(14):14-16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提出,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为了落实《环境保护法》的这一要求,我国亟待在已有的排污许可体系基础上进行改革,构建以排污许可证为载体的综合污染源监管体系。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现状和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结合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论述了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交易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污许可证交易系统应建立在一个完善和有效的排污许可证管理体制基础上。文章认为上海市现有排污许可证体制的经济内涵、产权、初始分配方式、基价体系等方面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与发达国家实行的排污许可证体制相比,上海市实行的排污许可证体制缺乏相应的经济内涵,只是排污许可“执照”体制,上海市的排污许可证交易实际上是排污许可“执照”交易。根据上海市现行排污许可证体制的经济内涵及实施现状来看,近期内全面推行真正意义上的排污许可证交易所必需的条件还未成熟。目前应当继续在黄浦江上游地区进行排污许可证交易,并在各方面进行探索,进一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是全国排污许可全覆盖任务最重的省份,其固定污染源数量居全国首位。本文系统梳理了广东省在排污许可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排污许可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从"一证式"管理角度出发,提出进一步做好制度落实的思考与建议,为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环境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我国近年来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试点工作的实践经验,阐述了排污许可证制度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2000年前,在我国大气环境管理中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设想,进而说明试点上作的实践,为将排污许可证制度纳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具有丰富的制度内涵,在当前强化排污单位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的政策目标下,对有效形成企业持证排污、政府依证监管格局,提升固定污染源污染防治的法治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当前应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制定为契机,以排污许可证整合企业污染防治义务,厘清政府和企业的权力义务边界,明确排污单位污染排放控制的责任范围,具体化监管要求,增强企业污染物排放管理的预期,激励和推动企业强化对自身排放行为的管理,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提升污染源监管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14.
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一证式"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作者参与实际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回顾了排污许可管理体系的构建情况,总结了江苏省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成效,剖析了江苏省排污许可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数据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建议,并提出了江苏省排污许可管理实践的下一步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及与排污许可制的关系,探索我国未来水环境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水污染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排污许可制是水环境管理的核心手段.②我国水污染总量控制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容量总量控制研究,先后经历了理论探索、应用探索和理论深化3个阶段,在管理上则经历了排污许可制试行阶段、制度探索阶段、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阶段.③我国目前实施的总量控制仍然是目标总量控制,难以与地表水质直接挂钩.对我国水环境保护形势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表明,我国从污染源达标排放控制1.0时代、目标总量控制2.0时代,逐步进入容量总量控制3.0时代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建议以排污许可制作为推进总量控制3.0的重要抓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问责机制,确保容量总量控制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特殊要求,聚焦太湖流域印染行业,构建了涵盖生产工艺与设备、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经济效益、工艺设备、处理效果以及管理水平等指标的企业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印染产品由G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5大类细化为14类。结果表明:采用企业监测数据、行业标准、环统数据以及排污许可申报数据4种方式计算取严得到的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负荷限值,远低于GB 4287-2012的排放限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方案,可为基于先进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提供依据,并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现状,分析了我国确定现状的不足之处.并借鉴美国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突破传统的简单以行业排放标准、环评报告、国家分配的目标总量等为依据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式,提出了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流程.同时,设计出企业递交申请材料-数据初步审核-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数据汇总和限值计算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技术流程,详细分析了污染物指标和两种限值——浓度限值及总量限值的确定方法.最后,以铁岭市企业为例,进行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计算的示范,并参照《水污染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选取悬浮物、COD、动植物油、氨氮作为排污许可证监管项目.研究发现,参照美国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体系以COD为例进行最大浓度限值、年总量限值、日最大总量限值的计算,计算结果分别为50 mg·L-1、6.1 t、33.4 kg.结果表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方案,可为本行业和其他行业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提供依据,并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美国空气质量管理的核心手段,有效控制了常规和有害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为美国空气质量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制度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和实施机制.鉴于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简要梳理了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的实施程序、实施效果及实施特点,为中国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全面有效实施乃至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排污许可固定污染源全覆盖的理解逐步深化,排污许可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推进。一是突破"片面覆盖",不再仅仅服务于总量控制和仅适用于部分地区;二是关注点从"排放"转移到"控制",实现污染物"全覆盖",从水、大气扩展到其他污染物;三是关注点从"许可"到"许可制",名录增加了登记管理类别,实现排污单位"全覆盖";四是关注点从"发证"到"监管",实现排污许可要求从纸面到实际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