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危险废物的鉴别与监测工作现状,分析了在危险废物的鉴别与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各国危险废物浸出毒性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气候状况(降雨量、酸雨现状)及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提出我国危险废物浸出毒性研究的技术路线为:通过模拟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在不规范填埋处置且受酸雨影响条件下,有毒物质浸出向地下渗滤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确定浸出毒性的浸取方法.浸出毒性保护目标为地下水,同时还介绍了主要技术参数液固比、浸取剂pH值和类型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毒性鉴别评价(TIE)国外新技术对导致组分较为简单的电镀废水毒性的原因作了鉴别评价研究,旨在为今后开展组分较为复杂的水的毒性原因的鉴别评价研究提供经验。结果导致镀水毒性的毒物是六价铬。 相似文献
4.
用毒性鉴别评价技术研究电镀废水毒性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毒性鉴别评价(TIE)国外新技术对导致组分较为简单的电镀废水毒性的原因作了鉴别评价研究,旨在为今后开展组分较为复杂的废水的毒性原因的鉴别评价研究提供经验。结果表明,导致电镀废水毒性的毒物是六价铬。 相似文献
5.
6.
7.
农业土壤危险废物污染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风险管理出发,探讨危险废物对农业土壤污染的途径,提出土壤危险废物污染的风险管理内容和方法,初步建立辽宁省农业土壤危险废物污染的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9.
胡晓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5):15-18
通过对上海市危险废物焚烧行业焚烧炉排放烟气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医疗废物焚烧炉还是一般危险废物焚烧炉,其二蟋英分布规律大致相同;PCDFs对二曝英的贡献率远高于PCDDs;实测检出的二嚼英异构体中,占二嚼英总量比例较大的依次为1,2,3,4,6,7,8-HpCDF、1,2,3,4,6,7,8-HpCDD和OCDD;I—TEQ贡献最高的二嚼英异构体为2,3,4,7,8-PeCDF,贡献率达31.08%~53.56%。17种二喏英异构体与I—TEQ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仅2,3,4,7,8-PeCDF在2类焚烧炉中与I—TEQ均存在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和0.998,可以作为潜在的测定指示物。 相似文献
10.
在参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环境与生物指标测定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水样生物指标测定水样前期处理的目的及其种类;指出水样处理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某省52家焚烧企业(21家生活垃圾和31家危险废物)排放烟气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类焚烧企业二噁英类17种单体分布有所不同,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浓度较高的是O8CDD和O8CDF;危险废物焚烧烟气中较大的是2,3,4,7,8-P5CDF、2,3,7,8-T4CDD和1,2,3,7,8-P5CDD;两类焚烧企业二噁英类单体对I-TEQ贡献最高的都是2,3,4,7,8-P5CDF,贡献率分别为0. 7%~45%和10%~67%;两者的17种二噁英类与I-TEQ的相关性分析表明,1,2,3,7,8-P5CDF在2类焚烧炉中与I-TEQ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0. 932和0. 927,可以作为潜在的测定指示物。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明确铝灰渣的环境危害特征,于2019年4月和9月分别对广西典型铝冶炼、加工、再生企业进行了调查。利用铝灰渣与水反应的氨气释放率测定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不同环节产生铝灰渣的浸出毒性、反应性、腐蚀性、易燃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铝灰渣浸出液中主要危害因子是氟化物,而非金属元素。氟化物质量浓度为2~1370 mg/L,原铝冶炼环节所产生的铝灰渣质量浓度最高。铝合金加工原辅料和末端处理方式会改变氟化物浸出质量浓度。铝灰渣反应性的氨气释放率为3.3~6.0 mg/kg,释放率和环境风险属于较低水平。铝灰渣在纯水中浸出液pH值为8.65~11.98,不具备腐蚀性;在1200℃条件下无法点燃,不具备易燃性。氟化物浸出和氨气释放是铝灰渣最需防范的环境危害,可作为其分类管理和无害化处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国内外危险废物分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健康风险的评估步骤,提出了基于全过程危险废物污染物释放情景的精细化-动态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处理利用工艺、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对于危险废物中污染物释放概率和能力的影响,并基于污染物向环境介质的迁移转化,定量评估危险废物的健康风险。基于危险废物污染特性数据库和事故情景数据库,结合全过程信息采集技术,构建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平台,进行涉废企业的风险级别划分,实施差异化管理,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危险废物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选择广东省为研究区域,探讨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目标,结合WebGIS技术开展广东省危险废物登记交换平台的设计,使广东省危险废物管理提升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多种前处理技术对18种多氯联苯(PCBs)痕量分析的应用试验,对前处理影响因素和仪器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参数,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危废样品中痕量PCBs的测定.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100℃,循环2次做加速溶剂萃取,用Si柱作为净化柱,洗脱溶剂体积为8 mL的净化条件下,18种PCBs在5.00μ... 相似文献
17.
选取某危废填埋场作为研究区域,结合地质及水文地质特性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水分运动和溶质迁移耦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定量计算并预测渗滤液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模式.结果表明,受下游敏感点的强开采扰动影响,污染物迁移速度较快,地下水发生显著\"捕获\"效应,污染物将在1 987 d左右到达下游敏感区域;模拟期污染羽最大迁移距离为875.62 m,超标范围最大可达9 986.4 m2.基于预测结果,提出建立源头预防-过程监管-末端治理的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