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发了一种新型淹没式平板膜组件,可将废水中氨氮进行富集分离。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电极材料、电流强度、电极淹没比、膜出水流量、出水抽停比对膜组件氨氮富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电极稳定时氨氮富集率为66.88%优于钛电极时的60.33%;在考察的电流范围内,氨氮富集率与电流呈正相关,膜出水流量为2.9 m L·min~(-1)时氨氮富集率达到最佳为81.7%;电极淹没比与氨氮富集率呈负相关;膜运行最佳出水抽停比为10 min∶5 min,此时富集率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高浓度味精废水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在自来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无机盐模拟味精废水,并与高浓度味精废水培养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对比实验,确定了味精废水中影响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废水中存在高浓度的氨氮和硫酸根,其中氨氮的影响大于硫酸根。在此结论基础上,研究了味精废水预处理材料、温度、时间等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培养的影响,并最终确定了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超声吹脱去除氨氮的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超声吹脱技术对某印染厂印染废水中的氨氮进行了处理实验,探索了其反应机理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研究表明,叔丁醇的存在没有降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证明.OH不是超声吹脱去除氨氮反应中的主导氧化物种。通过对反应产物的分析发现,超声吹脱去除氨氮的机理主要是氨氮以游离态的方式在空化效应下高温高压热解成氮气和氢气排出,同时氨气在空化效应产生的超临界状态下传质速度加快,在吹脱条件下更易于从废水中散失。动力学分析表明,印染废水中氨氮的超声去除反应属于一级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氧化法去除超高盐榨菜废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去除超高盐榨菜废水中的氨氮,阳极为Ti/RuO2-TiO2-IrO2-SnO2网状电极,阴极为网状钛电极,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时间、极板间距、初始pH以及极水比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电流密度对氨氮能耗和阳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氨氮浓度为472.73 mg/L,电流密度为156 mA/cm2,极板间距为1.5 cm,极水比为0.8dm2/L,原水pH为4.3~5.0时,电解30 min和60 min时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9.75%和99.94%,电解30 min时,氨氮能耗最低为96 kWh/kg,阳极效率最高为8.47 g/(h.m2.A)。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铈修饰的PbO2/C电极,通过SEM、XRD、XPS及循环伏安对PbO2/C、Ce-PbO2/C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PbO2/C电极比PbO2/C颗粒细小,表面均匀致密,电化学氧化能力较强,修饰电极中Ce以CeO2的形态存在。以Ce-PbO2/C为工作电极,电解浓度为1 000 mg/L的高盐酸性红B模拟活性染料废水,考察了电压、pH、电解质浓度、极间距对脱色率、氨氮去除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适宜工艺条件为:初始酸性红B溶液浓度为1 000 mg/L,pH值为6,电压10 V,电解时间1 h,电极间距1.5 cm,该条件下脱色率、氨氮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9.98%、97.23%和90.17%。通过UV-Vis及GC-MS初步分析了降解过程可能存在的中间产物及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铈修饰的PbO2/C电极,通过SEM、XRD、XPS及循环伏安对PbO2/C、Ce-PbO2/C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PbO2/C电极比PbO2/C颗粒细小,表面均匀致密,电化学氧化能力较强,修饰电极中Ce以CeO2的形态存在。以Ce-PbO2/C为工作电极,电解浓度为1 000 mg/L的高盐酸性红B模拟活性染料废水,考察了电压、pH、电解质浓度、极间距对脱色率、氨氮去除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适宜工艺条件为:初始酸性红B溶液浓度为1 000 mg/L,pH值为6,电压10 V,电解时间1 h,电极间距1.5 cm,该条件下脱色率、氨氮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9.98%、97.23%和90.17%。通过UV-Vis及GC-MS初步分析了降解过程可能存在的中间产物及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苦土为沉淀剂对模拟氮磷废水和实际氮磷废水进行了脱氮除磷实验研究,探讨了苦土投加量、pH及反应时间对废水中氮磷去除率的影响。此外,对苦土处理氮磷废水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苦土及反应沉淀物进行了XRD分析。结果表明,以苦土为沉淀剂,处理氨氮浓度为200 mg/L的模拟废水的最佳条件为:苦土与氨氮(NH4+-N)的质量比为25∶1,平衡时间10 min,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3%,磷去除率达到99%。用苦土为沉淀剂处理南京某厂的实际氮磷废水(氨氮浓度为590 mg/L,磷浓度为1 630 mg/L),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2%,磷的去除率达到99%。苦土处理氮磷废水的动力学数据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以化学反应为主。处理后废水中沉淀物的XRD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进一步证明苦土处理氮磷废水主要以化学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8.
味精废水培养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高浓度味精废水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在自来水添加不同浓度的无机盐模拟味精废水,并与高浓度味精废水培养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对比实验,确定了味精废水中影响苏云金芽孢菌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废水中存在高浓度的氨氮和硫酸根,其中氨氮的影响大于硫酸根。在此结论基础上,研究了味精废水预处理材料,温度,时间等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培养的影响,并最终测定了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应用自制电化学反应器对废水中苯酚的电催化氧化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了阳极材料、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极间距离、废水pH值、废水电导率等对苯酚电解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条件。在电流密度为30mA/cm^2,电解时间为80min,电极间距离为2cm,废水pH值在7~8之间,废水电导率为1100μs/cm的处理条件下,苯酚的电解处理去除率可达97%以上。利用TOC测定仪、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仪,器分析的方法对苯酚降解过程中的产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应用自制电化学反应器对废水中苯酚的电催化氧化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了阳极材料、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极间距离、废水pH值、废水电导率等对苯酚电解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条件.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电解时间为80 min,电极间距离为2 cm,废水pH值在7~8之间,废水电导率为1100 μs/cm的处理条件下,苯酚的电解处理去除率可达97%以上.利用TOC测定仪、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仪器分析的方法对苯酚降解过程中的产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斜发沸石处理氨氮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斜发沸石为吸附剂处理氨氮废水,研究了斜发沸石粒径、反应时间、废水pH、废水氨氮初始浓度、斜发沸石用量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斜发沸石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298 K下,当斜发沸石用量为7 g/100 mL,沸石粒径小于74μm,废水氨氮初始浓度为200 mg/L,pH为7,吸附时间为3 h时,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92.71%,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在温度为298~318 K之间时,吸附等温线更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在此基础上,热力学计算发现,ΔH00、ΔG00、ΔS00,表明氨氮在斜发沸石上的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2.
对核桃壳吸附废水中氨氮的动力学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 H、时间、Na+、Cr3+和温度等因素对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核桃壳对氨氮的吸附最佳p H为8.5,通过对吸附过程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过程,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285、300和310 K条件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45、0.58和0.6 g/kg。说明核桃壳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生物质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3.
对甲鱼养殖产生的温室废水和外塘废水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温室废水COD、TP、TN、氨氮浓度较高,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外塘废水,将温室废水和外塘废水混合后集中于囤水池中,采用生物膜—活性污泥(HYBAS)工艺对甲鱼养殖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HYBAS工艺对COD、TP处理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76%、59.32%;受冬季低温影响,HYBAS工艺运行前期对TN、氨氮去除效果较差,而运行后期去除效果良好,后期TN、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84%、85.71%,处理出水总体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Ⅳ类标准和《浙江省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规范》养殖废水排放标准。HYBAS工艺建设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良好,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甲鱼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氨吹脱处理稀土分离厂中氨氮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分离厂排放大量含氩氮废水,为了使该类废水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对稀土废水中中等浓度的氨氮废水进行了氨吹脱试验研究.发现pH、温度和气液比是氨氮去除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废水初始浓度对去除率无影响.调节废水pH=12,气液比在3 000~4 000,温度在35-45℃范围,浓度为1 570 mg/L的碳铵沉淀洗涤废水经氨吹脱处理可使出水残余氨氮浓度控制在100 mg/L以下,去除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氧化法制备Ti/RuO_2-TiO_2-IrO_2钛基氧化物材料,通过SEM、XRD、XRF等方法对制备物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用该涂层材料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活性炭颗粒为粒子电极构成电解系统处理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结果表明,电解时间60 min时,该装置对亚甲基蓝脱色率达到87.83%,COD去除率达到74.45%,脱色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将Ti/RuO_2-TiO_2-IrO_2电极与其他常用电极对MB废水的降解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该电极对废水脱色率高于其他电极。  相似文献   

16.
电化学反应提高生物滤池的城市污水脱氮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电化学反应对废水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研制了电极一生物滤池以及相对照的普通生物滤池各一套。通过两套系统的对比试验,了解电化学反应对生物处理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极一生物滤池与对照反应器相比较,CODCr和氨氮去除率提高不明显,而总氮的去除率提高了14.9%。  相似文献   

17.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氨氮废水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综述了氨氮废水的几种主要处理技术 ,介绍了它们的处理原理以及适用条件 ,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浙江蜜蜂集团有限公司中低浓度味精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前后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中低浓度味精废水的主处理工艺采用改进型巴顿甫(Bardenpho)两段A/O脱氮工艺,COD总去除率达到98.2%,氨氮总去除率达到了97.7%,实现了高有机物、高氨氮味精废水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9.
氨氮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污染严重,如何寻求一种简单、高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以泡沫混凝土作为氨氮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模拟氨氮废水实验,探索了不同建筑材料、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对氨氮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泡沫混凝土投加量为40.0 g·L~(-1)、pH值为8.38、温度为25℃、时间为90 min时,对于质量-体积浓度为100 mg·L~(-1)氨氮废水,氨氮的去除率达59.19%,吸附量为1.479 9 mg·g~(-1)。等温吸附表明,泡沫混凝土对氨氮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对氨氮的吸附属于良性吸附;动力学吸附实验结果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更好,表明泡沫混凝土对氨氮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20.
以改进的化学沉淀法处理硫酸铵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MAP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中存在的问题。如处理成本高、处理后的废水中磷浓度高,对化学沉淀法进行了改进研究,考察Mg^2+以外的二价金属离子(Ni^2+,Mn^2+,Zn^2+,Cu^2+,Fe^2+)在磷酸根作用下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针对废水中磷浓度高的问题,进行了MAP沉淀法的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体系pH值和沉淀剂投加比例的合理控制,可以使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在出水氨氮浓度达标的同时,实现废水中的氮磷浓度同时控制;针对NaOH作pH调节剂成本过高,而以Ca(OH)2作pH调节剂时,钙离子严重影响MAP沉淀效果。对硫酸铵废水体系提出了CaSO4沉淀——MAP沉淀新工艺。结果表明,这一改进完全可以消除钙离子的影响。实现以石灰取代传统的NaOH调节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