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揭示河流生态缓冲带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浦阳江干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底栖动物野外采集、水质分析和河岸带土地利用解译,分析其干流河流生态缓冲带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水质和底栖动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和总磷(TP)与林业用地呈负相关,但与农业用地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对农村河流污染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控制农村河流污染的措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规划在前、政府重视、发动群众、综合整治、循环利用、结合特点、区别对待、建立制度、长效管理的农村河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于2013年5月至10月对密云水库上游河流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以下简称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的底栖动物隶属于4门10纲16目45科,其中以节肢动物种类最多,占总数的80%,且水生昆虫占总数的67%,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节肢动物门蜉蝣目蜉蝣科的昆虫,出现频率达87%;从分布来看,白河流域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种类最多、密度最高,而潮河流域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生物量最大;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的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密云水库上游河流中50%采样点的水质为Ⅰ级(清洁),其余50%为Ⅱ级(轻微污染),水质整体较好,与现场生境调查和水质监测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河流生态缓冲带(后称"缓冲带")对改善河流水环境、控制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确定缓冲带的宽度并对其进行合理构建,已成为学者与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之一.以浙江省湖州市平原河网型河流大钱港(溇港)为例,基于VFSMOD模型计算和地形坡度、水体流向、土地利用状况、降水条件、土壤类型等现状条件,确定了农田型河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现行的单因子评价法存在水体过保护问题,在系统分析765个国控河流断面水质状况的基础之上,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首先识别河流主要污染指标、再以单因子评价法对主要指标进行水质评价的联合应用方法。将单因子评价法、PCA-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对河流主要污染指标的识别较一致;将PCA和单因子评价法联合应用于水质评价,能更真实、客观地反映河流水质状况,有利于作出科学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6.
神经网络在次级河流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次级河流之一的临江河为研究对象,探讨神经网络应用于次级河流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短期预测的可行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选取对叶绿素a浓度影响较大的指标,在这些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网络训练和测试的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说明RBF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用于次级河流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的短期预测。通过对临江河回水区叶绿素a影响因子的分析,表明控制水体中磷含量应是临江河回水区富营养化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新的求解方法,根据有限的实测数据,分别应用免疫进化优化算法和免疫进化优选的捕食搜索算法,对河流水质模型计算公式中的多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得到的计算公式用于国内外若干河流的河段中DO浓度值的拟合,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将免疫进化优化算法或免疫进化优选的捕食搜索算法优化得到的水质模型参数精度不仅较高,而且相对稳定,从而为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新的求解方法,根据有限的实测数据,分别应用免疫进化优化算法和免疫进化优选的捕食搜索算法,对河流水质模型计算公式中的多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得到的计算公式用于国内外若干河流的河段中DO浓度值的拟合,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将免疫进化优化算法或免疫进化优选的捕食搜索算法优化得到的水质模型参数精度不仅较高,而且相对稳定,从而为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河流水质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均有很多文献报导,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价河流的水质,确定其污染类型,划分污染等级的文章国内先后也有报导。我们利用1979年~1982年的实测数据,采用聚类分析与置信度对其陡河水质作了初步分析,并利用P值法和姚氏法进行校核,其结果相近。该方法具有手续简练、运算方便、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河流生态缓冲带(简称"缓冲带")的划定是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的重要前提.如何确定缓冲带的宽度和空间布局也是管理部门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以浙江省金华市山溪型河流浦阳江干流为例,利用GF-2卫星影像提取河流岸线、解译河岸两侧土地利用状况,通过VFSMOD模型工具和缓冲带自然条件综合确定农田型、村落型、林草型河段的缓冲带宽度;而城镇型河段则结合城市河道蓝线来确定缓冲带宽度;最终划定浦阳江干流左右岸缓冲带总长度109.63 km,总面积2.837 km2.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试点区域上仙屋断面的缓冲带修复方案,旨在为缓冲带修复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巢湖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的形态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识别巢湖流域污染物的特征、来源及其沉积物有机磷各形态分布与富营养化的关系,测定了7条巢湖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形态的含量,分析不同污染类型人湖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形态分布的差异及与其他因素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不同污染类型人湖河流沉积物中水土保持控制型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顺序为残渣态Po〉富里酸-Po〉HCl-Po〉胡敏酸-Po〉NaHCO3-Po,平均的相对比例为7.5:3.1:1.9:1.5:1.0,而城市污染控制型和面源污染控制型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顺序恰好相同,面源污染控制型河流沉积物Po各形态含量低于城市污染控制型和水土保持控制型河流。中活性P。和OM、TP、Pi、Po、TN、NaHCO3-Pi、NaOH—Pi呈正相关,非活性Po与Po、NaOH-P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反映了中活性Po很容易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磷和非活性Po,且非活性Po仍然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一、生物与水体自净海洋、湖泊或河溪、塘堰内,都生息着无数的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能够通过生命活动对许多水污染物进行附聚、吸附、吸收和分解,引起生态学上的物质循环,使污染物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根本的变化,确保了水体的洁净.如对北京某河段曾进行过一次酚、氰河流自净的有趣调查,  相似文献   

13.
于2012年的7月在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域采集贝类样本,测定了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并进行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安全食用量推算。结果表明,采集的5种贝类样本中,六六六(BHCs)的各组分均未被检出,而滴滴涕(DDTs)在各种样本中均有检出,其中僧帽牡蛎和部分縊蛏样本中DDTs总量超过《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 18421—2001)一类标准(10μg/kg);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贝类样本中α-BHC、β-BHC、γ-BHC、p,p’-滴滴伊(p,p’-DDE)、p,p’-滴滴滴(p,p’-DDD)、p,p’-DDT的总致癌风险指数均低于10-4,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α-BHC、β-BHC、γ-BHC、p,p’-DDE的总接触风险指数均小于1,接触风险指数未超过危害剂量参考值,人体食用舟山近岸海域的贝类是安全的;按可接受的致癌风险指数进行评估,人体的贝类安全消费量为9.8~138.0g/(kg·d)(按体重计,下同),而按可接受的接触风险指数进行评估,人体的贝类安全消费量在24.6~235.0g/(kg·d)。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水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在一定的限度内,河流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从而维持其正常的生态平衡。进入河流的(?)染物一旦超过了其自净能力的范围,河流的这种正常的平衡就被破坏,水体逐渐恶化。为了合理利用水环境的自净能力,实现水体的良性循环,必须掌握水体净化所具有的特定规律。水体自净过程的两个突出表现是污染物的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市地表河流硝酸盐氮来源的氮氧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有效防治城市地表河流硝酸盐氮的污染并进行针对性水体治理,利用δ15N和δ18O双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北京城区地表河流硝酸盐污染进行了溯源。选取北京9条河流的10个监测点,分析了硝酸盐氮污染的浓度分布特征,并运用MAT253氮氧双同位素技术解析了硝酸盐的各种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地表河流硝酸盐氮污染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加重,上游8个监测点的硝酸盐氮平均浓度在0.7~3.4 mg/L之间,下游东护城河和通惠河2处硝酸盐氮的浓度均值分别达7.6 mg/L和7.0 mg/L。利用同位素质谱MAT253分析,得知北京城区地表河流δ15N值总体分布范围为-1.2‰~+28.88‰,δ18O值分布范围为+0.09‰~+6.62‰,依据δ15N和δ18O的特征范围,得出北京城区地表河流硝酸盐来源主要是粪肥和污水。  相似文献   

16.
毛蚶是人们喜爱的生食贝类,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也是浙东沿海重要的海涂资源.据近几年的资料报道,贝类的生物性污染很严重,主要是受人畜粪便的污染.从毛蚶中分离到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弧菌达10余种.沿海居民由于习惯生吃毛蚶、牡蛎等贝类食品,常常引起腹泻.其中以致病性弧菌发病率最高.为了安全利用贝类食品,本文以毛蚶体内的大肠杆菌为代表,进行消除试验.结果能使毛蚶体内的粪大肠杆菌减少75%~91%,认为安全性可以提高.1 材料和方法实验毛蚶来自象山港尾部、三门湾北部和  相似文献   

17.
因子分析及其在河网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因子分析方法在天然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证明在数据较为缺乏的情况下,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可以损失较少信息,减少评价指标,针对主因子进行分析,使水质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和有效。同时,利用因子的得分值还可以将不同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应用因子分析对河网地区典型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了增长潜力较大的主要因子,并对该地区的水质状况做出了符合实际的总体评价,表明因子分析在水质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俞波 《污染防治技术》1997,10(4):213-214,219
着重分析了河流水文状况的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分析和研究了水污染的变化规律,以氧亏值作为水质的约束指标,以河流量的P-Ⅲ型概率分布为基础,建立了水质控制模型,并以保证率来控制水污染,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这一模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9.
浙江近岸海域有害赤潮发生区麻痹性贝毒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自浙江舟山海域和浙江中南部海域的麻痹性贝毒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浙江舟山海域六横岛的西格织纹螺含有贝毒,其毒素为3,7Mu/g,舟山海域有毒贝类检出率为3.1%;浙江中南部海域南麂列岛的棒锥螺含有贝毒,其毒素〈1.7Mu/g,浙江中、南部海域有毒贝类检出率为9.1%。  相似文献   

20.
高邮市城区污染强度与北澄子河环境容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维来 《污染防治技术》2006,19(2):54-56,64
根据2004年度高邮市主要纳污河流北澄子河流经城区后,污染物增加量、城区段河流的自净量及河流剩余环境容量,计算出城区段河流的总环境容量,再通过各年度河流流经城区后污染物增加量及自净量,计算出各年度城区段河流的剩余环境容量,分析城区污染强度与北澄子河环境容量的相关性,得到线性公式,从而可以根据城区污染强度推算环境容量的变化,或根据环境容量的变化推算城区污染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