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海上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和海洋石油资源的不断开发,海上溢油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阐述了海上溢油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及人类带来的危害,分别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处理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建议应探索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1—2015年我国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作为海洋经济增长指标,以赤潮累计发生面积、含油污水排海量、石油类污染物的点位超标率和无机氮点位超标率作为海洋环境污染指标,构建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污染的VAR模型,综合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两种方法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污染的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与各海洋环境污染指标呈反向变动关系;(2)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显著,海洋环境污染有逐渐抑制海洋经济增长的趋势;(3)环渤海地区含油污水和石油类污染物的排海量是限制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  相似文献   

3.
《四川环境》2007,26(6):115-115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的特点:一是污染源广,不仅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而且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都将汇入海洋。  相似文献   

4.
海洋运输与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似乎离我们大多数人太遥远了,她的污染看不见,摸不着。绝大多数人相信海洋的大面积污染一定会影响人类的生活,但究竟到什么时候人类才会受到海洋的惩罚呢?大概当灾难降临时,人们又会觉得突如其来而捶胸顿足了吧。海洋造就了人类,毁灭人类的依然是海洋。与海洋联...  相似文献   

5.
易乐  欧阳晔 《四川环境》2004,23(1):70-74,77
海洋容纳和消化污染物是有限的,而我们继续排放污染却是长久的,为了子孙后代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现在就在海洋能够自净的基础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且要认识到污染物在海洋中会损害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也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大海是人类最后的退路,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大海不是没有被污染,而是正在被加速地污染。  相似文献   

6.
曲晴 《环境教育》2010,(8):80-80
不仅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而且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都将汇入海洋。  相似文献   

7.
海洋垃圾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复杂问题,美国佐治亚大学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海洋垃圾污染前20位的国家,19个来自发展中国家。当前,沿海人口密度高、垃圾处理设备落后、排污口设置不合理、超标排放等问题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海洋垃圾排放量巨大的客观因素,2018年,我国政府与职能部门将实施最严格的海洋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严管海。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一直致力于净海行动,通过海岸带垃圾清理、规范渔业社区垃圾处置、海上垃圾打捞等举措治理海洋垃圾,保护渔村海域水质,建设渔民美好生活的家园。  相似文献   

8.
海洋环境保护是国际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际社会的合作是构建海洋环境保护国际法制的有效路径。本研究梳理了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历史演变,分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意义,从陆地来源、船舶、倾倒、远洋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造成海上污染的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海洋环境污染与国际法保护问题,最后总结了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中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海洋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促进我国蓝色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构建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识别算法,评估2006—2016年我国沿海11个省市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并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水平总体向良性转变,海南、天津、上海经济发达,入海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海洋环境质量水平高;河北、山东、福建、广东海洋环境质量水平一般;江苏、浙江污染严重,辽宁、广西环保投资较低,海洋环境质量水平低。引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影响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的九大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因子中经济效率、经济规模和海水养殖量对海洋环境影响不显著,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环境规制对海洋环境质量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前沿动态     
全球海洋环保亟待加强近日,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在北京开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海洋环境状况》报告,指出在有关全球海洋环境保护的九大关键指标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放射性物质和石油污染3个指标取得了“可喜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沿海和海上油田的大规模开发,溢油事故屡有发生。据估计,我国海洋年均溢油量约为2万t,对海洋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危害,成为海洋环境中的主要污染源。根据近年来对海洋溢油污染的研究,详细介绍溢油进入海洋环境的扩散、挥发、溶解、分散及乳化等过程,并进而阐述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溢油污染处置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规模的海洋溢油常常导致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灾难,溢油事故应急是世界应急技术领域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文章通过引用典型事故案例和国内事故概况说明了溢油事故的巨大风险及其危害,分析油品入水、扩散、漂移以及着陆四个不同事故演化阶段的污染特征,系统梳理溢油事故应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置方法,并通过对比各类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总结当前溢油应急处置技术、应急能力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应该在提高应急装备能力、开发新技术产品、建立全球联动机制等方面加强努力。  相似文献   

13.
溢油是石油进入海洋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何对溢油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成为有效预防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进行溢油防治,并对溢油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论证了不同海面状况下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化组合,并以辽河油田浅海石油开发公司导管架平台溢油事故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废混油钻井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钻井液是钻井作业中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中含有重金属、碱、盐、油、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质,特别是废混油钻井液,油含量更高,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制约油田企业环境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以废钻井液处理为代表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可有效治理井场废物,将处理后的废钻井液直接用来做井场围堰和平整地面的材料,既可有效地利用废物,消除污染源,又可缓解因污染引起的工农矛盾,减少由钻井开发引发的污染赔款,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地区石油类非点源污染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类非点源污染基本特征为污染源分散、污染源作用周期长、暴雨时易于形成高含沙水流以及由此引发的高强度石油类污染。试验结果表明,随土壤石油污染强度的提高,径流量增大,产沙量降低,但水、固两相中的污染物径流污染强度均增大。试验条件下,径流过程释放于水相中的石油类浓度可高达4~7 mg/L。  相似文献   

16.
油品储运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品在储运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损耗,造成对大气环境污染,从而影响人类健康,着重分析装油、卸油等过程中的损耗,并且给出了常压油罐油品储存、液体石化产品装车挥发损耗量,还提出了科学的油品储存管理,改进储运操作;将拱顶罐改造成内浮顶式油储罐和采用密闭化装车等防治污染措施,以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rmal remote sensing for mapping hydrocarbon polluted sites. This has been achieved by mono-window algorithm for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measurements, using multi-date band 6 data of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TM). The emissivity, transmittance and mean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were used as critical factors to estimate LST. The changes in the surface emissivity due to oil pollution alter the apparent temperature, which was used as a recognition element to map out oil polluted surfaces. The LST contrast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map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pollution in the Burgan Oil field area of Kuwait. The methodology can be positively used to detect waste dumping, oil spills in oceans and ports, beside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oil pollution at or near the land surface.  相似文献   

18.
油田采出水中含有多种组分,有油类(分散油和溶解油)、放射性元素、重金属和化学处理剂等。当采出水外排时,这些组分对环境有着不同的影响。现以海洋为对象,介绍采出水的化学特性及其对环境的作用,认为在一般情况下,采出水不致对海洋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讨论内容对陆上环境影响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海洋石油开发中含油污水处理与溢油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海洋石油工业清洁生产的关键是防止油污染,而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日常排放的含油污水中的油及事故性溢油。首先概述了海上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原理,并结合实际论述了主要采用的处理工艺,并分析了各工艺技术的处理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文章还叙述了海上溢油事故及防止溢油事故发生所应采取的多方位预防措施;建立管理体系,加强管理,通过培训来提高全员操作管理水平,建立溢油处置应急计划和组织系统。在溢油控制方面建立海上溢油漂移模拟程序,对溢油进行实时监控,并对采用的溢油处理装置及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事故状态下储油库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储油库在事故状态下次生水体污染事件的风险,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了储油库水污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的关键环节,指出国内相关标准在储油库水污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要求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储油库水污染防控体系建设的构架以及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