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鞍钢"二二〇"喷爆重大事故已经发生了两周,事故造成了13人死亡、17人受伤(6人重伤)。截止记者发稿前,事故详情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与此同时,铸造业相关人士都在翘首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一位重机企业铸造车间的老工人心情沉重地向记者说:"这个灾难,不仅是鞍钢工人的灾难,  相似文献   

2.
2001年7月22日,徐州贾汪区岗子村五副井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92人丧生。2002年6月,当记者重新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依然感到这起事故所留下的挥之不去的阴影。在瓦斯爆炸的井口,竖起了一座石碑,上面镌刻“7·22”这个灾难的日子,以警示后人。虽然事故已过去了一年,但记  相似文献   

3.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克拉玛依友谊馆“12·8”大火前后记者玫尧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12·8”大火早已魂飞烟灭,读者肯定会关心这场灾难的“前车之鉴”是什么。从大火这一似乎是偶然的灾难中历数每一根事故发生的必然性链条。克拉玛依的现在的情况怎样?这起事故...  相似文献   

4.
主要在事故灾难范围对安全发展城市进行探讨,提出了安全发展城市的概念。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对城市事故灾难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两类危险源引起事故灾难风险因素的理论。并将城市事故灾难风险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事故灾难风险因素是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第二类事故灾难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人、物、环境、管理控制能量方面的问题。并从降低事故灾难风险因素的途径,对安全发展城市各要素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5.
鞍山钢铁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现有厂矿一百多个、职工近40万人。近几年来伤亡事故不断下降。1984年冶金部在鞍钢召开安全生产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1985年,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又在鞍钢召开安全生产现场会,并将全国第一块安全生产的奖牌授予鞍钢,下面介绍的是鞍钢安全生产的部分做法。 一、确定○的目标。车间保厂矿、厂矿保公司,从1984年起,鞍钢制订了“实现工亡和重大设备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零的目标给人压力、催人奋进、让人追求。 二.一把手政策。一把手抓安全,也是改革安全管理模式上的突破,强化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评估城市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基于我国对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管理制度和标准要求,设置了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的构成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提出了我国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评估的体系框架,并以南京市某高层公共建筑为实例,运用模糊综合法对该高层公共建筑的事故灾难应急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该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定量评估得分为83.636 3,级别为“好”。研究表明,该评估方法能较为准确、客观地反映出高层公共建筑的事故灾难应急能力,并可根据定量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的提升和完善,为科学评估并提升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行为安全与本质安全是安全科学要研究的两个重要课题。深刻理解它们的内涵,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事故致因论证明,造成事故的原因不外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鞍钢近40多年所发生的1600多起死亡事故中,多数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针对这个教训,鞍钢于近几年来在抓职工的行为安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提出了“严明职责、严密制度、严肃纪律、严格考核”的治厂原则,推行标准化作业,开展全员教育等等,有效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但是,鞍钢是个老企业,工艺较落后,设备陈旧率高,在设备本质安全方面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决定,把鞍钢安全管理模式作为全省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模式。以鞍钢的经验为主,吸收全省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精华,建立起辽宁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全省推广。这个决定,是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副省长闻世震在8月中旬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宣布的。 鞍钢人把自己的模式,称之为“0123”安全管理模式。“0”,即以事故为“零”为目标;“1”,即以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保证;“2”,即以标准化作业、建设标准化安全班组为基础;“ 3”,即以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为对策。近几年来,鞍钢…  相似文献   

9.
按理说,事故就是事故,灾难就是灾难,无论是较小的损失,还是惨重的伤亡,既夸大不了,也缩小不了。应该面对现实,实事求是报实情,坚持原则论事故,切切实实找原因,实实在在订制度,认认真真抓落实。采取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求以后少出或不出事故。 然而,有的单位出了事故却不是那样,常常是千方百计收集开脱的“论据”,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重就轻。比如,明明是责任事故触电死了人,却在那里“群策群力”,“全力以赴”寻找客观原因,“同心同德”、“口径一致”对付上级在灿 事故明明都要考核,却千方百计规定一留亭效只统计,不考核。一些领导甚…  相似文献   

10.
2012年2月20日,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发生重大喷爆事故,温度超过1000℃的钢水从砂型模里喷溅出来,当场致13人死亡、17人受伤,其中6人严重烧伤,爆炸现场极为惨烈。事故发生后,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于探究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主要责任在谁。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2月22日,河南巩义市竹林镇一煤矿发生井下透水事故,造成7人死亡、9人受伤。这是一起高度疑似瞒报的事故。透水事故发生后,矿长第一时间回应说是“无稽之谈”,当地安监局和煤炭管理局都表示“没听说”。在记者向当地煤管局举报的第6天,当地宣传部门才给记者发短信,通报了事故伤亡情况。到有关部门对此展开调查并发布事故消息,已经是十天后的事了。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每当出现一起工伤事故时常有人说“这事让他摊上了,真是倒霉”。好象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与人的安全思想不牢固,不按技术操作规程办事没有联系。鞍钢弓长岭选矿厂的几起事故清楚地告诉我们,工伤事故大多是与没有按标准  相似文献   

13.
罗时 《劳动保护》2012,(4):54-5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等要求,不仅引起与会代表的热议,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安全生产是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 今年“两会”召开的前夕,2月20日23时30分许,鞍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铸钢厂发生喷爆事故,死亡13人,17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  相似文献   

14.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12):33-33
每次矿难过后,安监部门总在查找事故原因,却忽视了矿工自救演练。记者调查发现,矿工掌握理论知识多。但面对现实灾难,多数人感到措手不及,大脑空白,不知如何逃生。尽管有关法规也明确规定了矿山每年必须搞一次救灾演习,但很多煤矿鲜有执行。  相似文献   

15.
近期重特大事故灾难频发,表现出我国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依然不足。为引导地区或企业有序地开展应急准备工作,设计了事故灾难类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概念模型,分析了概念模型中的“机会窗”和“准备效益”等重要理念,总结了概念模型在我国当前阶段的重要指导意义。最后,以某化工园区为真实背景,开展了生产安全事故情景构建的原型研究,证明了在事故灾难领域开展情景构建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机关系不仅影响工效和产品质量,而且与伤亡事故的发生密切相关.无数事例证明,生产中的伤亡事故往往是人与机器关系的反映。如果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仅仅归结为“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时不注意”、“设备不完善”等,是很不够的.只有运用安全上的事件树分析、危险性分析、人机关系分析等科学方法,才能找到事故的症结所在,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防止。本文试图就鞍钢内部的铁路运输事故,从人  相似文献   

17.
王璇 《劳动保护》2008,(1):35-37
2007年对山东省来说,是个“多事之夏”。在短短1个多月时间里,相继发生了3起特别重大和重大事故:德州市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泰安市山东华源矿业公司“8·17”淹井事故灾难和滨州市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8·19”铝液外溢爆炸事故,共造成200多人死亡。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07,(10):30-33
针对近来接连发生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和因自然灾害引起的事故灾难,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新华社记者为此于9月4日采访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我局制定的《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5项部门预案已经国务院审查同意,《冶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已经总局审查批准。现予印发,自印发之日起实施。附件:1.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3.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4.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应急预…  相似文献   

20.
马玉宝 《安全》2012,(12):24-26
有人说,事故是纯粹的悲剧和灾难。也有人说,事故是一面镜子、是一声警钟、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说事故是灾难是因为它使许许多多的家庭人亡家破,使许许多多的企业破产倒闭;说事故是镜子、是警钟、是财富,是因为事故作为一面镜子,它可以让我们发现身边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