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膜—生物反应器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外压管式膜组件与曝气池构成的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分别考究膜组件的操作压力,膜面流速以及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污泥浓度,溶解性有机特的含量和温度等对膜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组件性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生物反应器中不同膜组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同。论文主要对膜生物反应器中分别产自日本和德国的聚乙烯中空纤维膜膜组件处理生活污水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在给定的水力停留时间、污泥浓度、pH值等参数的条件下,对其膜组件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生活污水的降解试验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两种膜组件在浊度的去除方面均达到100%,并且系统处理出水COD均<50mg/L,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6%和85%,但对氨氮去除两者均未达到60%,另外两种膜组件的膜通量的衰减相差较大,日本膜组件的衰减较缓慢而德国膜组件的衰减很快。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反应器设计中工艺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曹斌  袁宏林  王晓昌  王恩让 《环境工程》2004,22(5):24-26,82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 ,系统构型、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是中试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对工艺中的设计依据、构型、膜组件和有机负荷、污泥浓度、固体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等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 ,为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设计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参数控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外压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和中空纤维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试验为基础,对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参数控制进行了研究。试验首次建立了曝气池容积与膜面积比的计算关系式,即V/A=J·S_O/N·X。验证了膜通量与污泥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污泥浓度愈高,膜通量愈低。还讨论了HRT和SRT对膜生物反应器生物性能以及出水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膜生物反应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膜生物反应器张琳,张元月(太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太原030024)1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分类何谓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中的膜生物反应器是指将膜分离技术中的超微滤组件与污水生物处理工程中的生物反应器相互结合而成的新的开发系统,英文称M...  相似文献   

6.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展望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上结合而开发的新型系统,该文就膜生物反应器的特征、研究现状、不同形式反应器的技术参数与处理效果等。进行了综述、由于膜生物反应器具有明显的优点,故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范围不断拓宽,有的已进入污水处理实用阶段,建议今后在开发适合于分离的特种膜方面,在组件形式,操作条件,清洗方式等对膜通量的影响方面,以及生物作用与膜分离工艺的相互  相似文献   

7.
根据家庭生活污水的水质情况及膜生物反应器设计应用技术规程设计并制作出一个小型的膜生物反应器。该膜生物反应器由三部分组成:水解酸化区、反应区、清水区。生活污水首先进入水解酸化区经水解酸化初步处理后进入反应区,在反应区内采用管式膜曝气来去除水中污染物,处理后的水经清水泵抽吸至清水区后便可回用于冲厕及其他生活杂用水。  相似文献   

8.
错流膜生物反应器水力清洗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外压管式聚砜-聚丙烯腈共混超滤膜进行错流膜生物反应器水力清洗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清洗时采用高膜面流速、低操作压力和限制透过液对流传递作用有利于错流膜生物反应器通量的恢复,这符合膜藏去除过程中的传质机理;适宜的膜面流速应稍大于临界流速vk=1.92m/s,清洗时间应控制在10min,适宜的清洗操作压力为0.07MPa。  相似文献   

9.
新型管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及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1种新型玻璃纤维管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并考察其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稳定,DMBR在重力自流出水下运行近80 d,在过滤压差为2?900 Pa的情况下,膜通量维持在3.75 L/(m2·h)左右,在膜组件的结构参数改进之后,膜通量有较大提高,在过滤压差为1 450 Pa下能较长时间稳定在6 L/(m2·h).本研究还考察了动态膜的过滤性能和系统处理效果,系统出水浊度在1.0 NTU以下,对COD、BOD5和NH+4-N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超过71%、96%和98%,动态膜对混合液上清液COD有19.34%的截留作用.  相似文献   

10.
膜生物反应器是污水膜分离技术以及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项新型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污泥产率低、操作简捷、出水水质优良等优点,本文试着通过实验对膜生物反应器的操作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对膜组件的长时间运行性能参数体系深入完善,以便于为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废水处理中必须能保证长期稳定运行,而操作方式与MBR运行性能密切相关。通过对小试规模的浸没式MBR(SMBR)恒流和恒压两种操作方式的短期以及长期实际运行研究,发现次临界区恒流操作和经济操作压力TMP以下的恒压操作有利于MBR的长期稳定运行;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应于不同的操作区域的膜污染机理。  相似文献   

12.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膜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近年来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试验采用浸没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某城市工业区污水,并对该平板膜在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情况进行试验研究,同时介绍其污水处理效果。试验表明,该MBR在次临界操作运行的情况下,以通量13L(m2·h)运行33d后,膜污染非常严重,将平板膜取出清洗后改以8L(m2·h)恒流运行,在此后60多d运行时间内,MBR系统保持稳定。同时,系统对该工业区污水CODCr、BOD5、NH3N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95%、90%和98%以上,但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一般,去除率只有50%~60%。  相似文献   

13.
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染物去除途径及膜过滤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体式悬浮生长型和附着生长型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主要考察了两种MBR对污染物的去除途径和膜过滤性能。结果表明,两种MBR对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NH4+-N均有良好的去处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66%和94%以上。悬浮生长型MBR的去除效果稍强于附着MBR,因为前者的生物量要高于后者。两种MBR的生物去除和膜去除对去除效果都有重要贡献,而膜去除是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的保证。曝气量对两种MBR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影响,一定范围内增大曝气量会提高生物去除的比例。悬浮生长型MBR的膜污染速率要比附着生长型快得多,但运行稳定后,两者的膜比通量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4.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杂排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膜 -生物反应器处理小区生活杂排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膜 -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处理单元是生物接触氧化 ,膜分离单元是中空纤维超滤膜。试验表明膜 -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杂排水具有稳定高效的特点 ,在试验确定的工艺条件下 ,出水可达到我国《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 5 1- 89)  相似文献   

15.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运行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悬浮生长型MBR和3种附着生长型MBR处理人工模拟微污染水源水时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4种MBR对氨氮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5%~90%.投加块状填料和粉末活性炭(PAC)的MBR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较高;投加沸石粉的MBR和悬浮生长型MBR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前两者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时,HRT对MBR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小.PAC投加量及其饱和程度会影响PAC-MBR系统对有机物特别是UV254的去除率.当PAC投加量提高到1000mg/L以上时,PAC饱和前UV254的去除率可较块状填料-MBR提高约25%; PAC饱和后,两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对于连续运行中膜的过滤性能,投加PAC和块状填料的MBR与悬浮生长型MBR相差不大,而沸石粉-MBR最低.改变PAC投加量对PAC-MBR中膜过滤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比较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与常规工艺和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处理长江原水的污染物去除效果。MBR工艺对浊度、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36%和32%,与常规工艺基本相当,弱于O3-BAC工艺。MBR工艺对氨氮去除率稍低于O3-BAC工艺,对挥发性有机毒物的去除效果却好于后者,常规工艺去除这2种污染物不理想。O3-BAC工艺出水加氯后消毒副产物生成量最少,仅有MBR工艺和常规工艺的70%,这表明O3-BAC工艺在减少加氯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方面优势明显,同时也说明依靠MBR工艺的生物降解能力大幅减少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可行性不高。  相似文献   

17.
将膜特性与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状况相结合,进行3种膜的优选. 对3种膜进行膜表面形态、孔径、孔隙率及水通量、临界通量的测定,同时将其置于MBR中进行短期高通量连续恒流运行及长期低通量间歇恒流运行,考察2种运行模式下的跨膜压差(TMP)平均增长率(Δp). 结果表明:具有平整表面、最小孔径、高孔隙率、高水通量以及高临界通量的A膜在MBR长期运行中表现出最低的膜污染速率,因此确定A膜为3种膜中的最优膜;在优选具有工程适应性的膜时,应采用长期间歇恒流运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MBR反应器中硝化菌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正常运行工况下6个不同MBR反应器中的硝酸菌和反硝化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的MBR反应器好氧段中硝酸菌之间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数值为78.7%~92.1%,但环境条件、进水水质及运行参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不同MBR反应器硝酸菌群落的差异.MBR反应器中有5种硝酸菌和3种反硝化菌,其中优势硝酸菌种以α-变形细菌(Alpha proteobacteria)、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维氏硝酸菌(Nitrobacter winogradskyi)为主,反硝化菌以好氧反硝化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红球菌属(Rhodococcus)为主,说明反应器内同时存在好氧反硝化菌,推断MBR反应器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硝化和脱氮途径.  相似文献   

19.
Membrane bioreactors(MBRs) are attracting global interest but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 biological performance of MBRs remains very limited.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modelling of a side-stream MBR system using 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 1 (ASM1), and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the modelling of tradi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SM1 parameters relevant for the long-term biological behaviour in MBR systems were calibrated(i, e. YH = 0.72gCOD/gCOD, YA = 0.25gCOD/gN, bH = 0.25 d^-1, bA = 0.080 d^-1 and fp =0.06), and generally agreed with the parameters in tradi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with the exception that a higher autotrophic biomass decay rate was observed in the MBR. A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steady state operation and DO dynamics suggested that the bi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BR system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effluent quality and the DO dynamics) a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parameters(i.e. YH, YA, bH, hA, μmaxH and μmaxA), and influent wastewater components( X1, Ss, Xs, SNH).  相似文献   

20.
膜污染问题直接影响MBR工艺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胞外聚合物则被认为是MBR膜污染中的优先污染物。在分析胞外聚合物组成特征与生理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底物、pH、温度、DO、SRT和污泥负荷等不同反应条件对胞外聚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及其膜污染机制,并总结了优化操作条件、调控混合液、清洗膜组件等减缓胞外聚合物所引起的膜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